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閱讀。早起的貓頭鷹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讀書心得【反智】-是反制還是反智? (1)

閱讀。早起的貓頭鷹
·
·

圖片來源:網路 | 資料來源:書籍-反智:不願說理的人是偏執,不會說理的人是愚蠢,不敢說理的人是奴隸 | 作者:古倫姆斯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你很善良和熱情,但是如果遭受到背叛,你也會產生憤怒,並且勇於反抗。」
  • 「你錯了、我才是對的。」
  • 「開什麼玩笑?相信ooo、xxx的人都是愚蠢的!」

有沒有覺得上述的話語很常見?我們在遇到與自身價值觀不同的時候,會立刻感受到不舒服、本能的想要反駁對方,就好像細菌入侵自己身體,必須要立刻排除掉這個垃圾、不然會生病。但有時候身體不舒服的反應不一定就是細菌、病毒,比如花粉症。我們身體如果過於【敏感】,很容易對自然的花粉產生一連串的【過敏反應】

我們的思想也會互相碰撞,也產生出這種衝突,

我們只想要情緒,不是邏輯,

我們只想要勝利,不是證據,

我們只想求速度、不是真實度,

我們只想要反應、而不是反省。

所以,我們的問題在於,有時候以為自己在反制某人的論點、實際上是反智。


問題1.「人們只聽自己想聽的,其他都當耳邊風。」

無法否認,我們的世界觀天生就是歪曲的,當我們依靠某些媒體、新聞、網路來源來形塑自己的世界觀,就好比給你看我的腳,然後要想像我這個人長的怎麼樣、甚至要推測是怎樣的個性。

而且強烈的情緒能帶來更強的契合感,能夠將我們緊緊擁抱再一起,讓我們更容易形成組織、團隊,在同溫層取暖,帶給我們強烈的滿足。強烈的情緒帶給我們憤怒、起伏不定的情緒,這種不成熟的情緒會是一種稜鏡,會將不同的情境導向成非黑即白的思考模式,將複雜的真實人物轉變成默劇中的英雄或惡棍,放大我們的偏見和既定信念的事物。

強烈的情緒讓人更容易駐留在意識型態裏面,而非超越它們。


問題2.「舊石器時代的情緒;中古時代的習俗;但卻有著上帝般的科技。」

二戰時期,針對希特勒的心理側寫,發現他的主要規則如下:

  • 永遠不要讓群眾冷卻下來;
  • 永遠不要承認過失或錯誤;
  • 永遠不要承認敵人可能擁有任何優點;
  • 永遠不要留下任何選擇的空間;
  • 永不接受指責;
  • 一次專心對付一名敵人,並將一切罪過都推到他頭上;
  • 人們會更快相信一個大謊言,快過相信小謊言;而且只要你重述大謊言的次數夠多,人們遲早會相信它。

於是二次世界大戰開打了,具備高度教育以及文化素質的德國人,就這樣把權力交給一個不負責任的獨裁者。我們的認知具有嚴重的缺陷,獨裁者要興起,就必須破壞人民的分析判斷力,瞄準人民的成見,並利用人的認知網路缺失。

獨裁者利用著進步的科技、利用著我們的善良,讓我們用善意為獨裁者鋪成通往地獄的路。


問題3.你是反制、還是反智?

或許會想問、現在資訊發達,這種情況又會怎麼樣?我就是想看我想看的、想聽我想聽的啊?這不就是我們的自由嗎?

可以想想這樣的思維造成的最終結果,是否應該深刻關注?

2018年【科學】期刊的一項大型研究,分析2006年至2017年間共計12萬6000篇新聞報導,結果發現不論採用甚麼衡量標準,欺騙和謠言都能蒙蔽真相,而且還比真相傳得更遠、更深、更快,其中尤其是政治類的假新聞、假故事,這些假故事被精心設計來誘發噁心、恐懼、以及針對性的怒氣。

而且更嚴重的是,【揭穿一則虛構的故事所需要的力氣,遠比最初編造它要大得多。】

這些手段偏激但極為有效的宣傳方式,被大量的使用在政治上面,即使缺乏客觀事實,但由於速度夠快、而且反覆出現在你的眼前,抓住你僅剩不多的注意力。最後由不同管道、但是結論都是同樣的情況下,讓你感覺更有說服力。

而現在、一個網站只不過「看起來」光鮮亮麗,或是一個社群媒體帳號只要有大量追隨者,我們就足以愚弄這些數位E世代的年輕人。

當人們開始認同「OOO就是一群激進分子。」、「某某某組織都是勢利的知識份子」、「只有認同XXX才是腦袋正常。」諸如此類的話,其實就是【自己對思想進行某種形式的閹割】,這種有色眼鏡扼殺我們的思維,並抹黑那些擁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人,我們很需要有能力去挑戰這些不正確的說法,還要有能察覺騙人的策略。

我們需要檢驗別人信念般嚴苛的標準來檢驗自己的信念,我們必須隨時拋棄錯誤的想法,不論這個信念有多麼讓人感到舒服,不論我們是否喜歡、是不是符合我們的世界觀,隨時都要有【自己可能是錯的】的觀念。這種分析思考對我們來說,並非天生的,它需要我們多反省,看重真實度──我們需要透過後天學習、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所以、該如何學習呢?

我們下次再來聊聊。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