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040《史記》卷三〈殷本紀〉02
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報丁立。報丁卒,子報乙立。報乙卒,子報丙立。報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為成湯。
成湯,自契至湯八遷。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作帝誥。
商代始祖「契」之後,司馬遷又一口氣列出商部落的13個領導人譜系,直到天乙,也就是成湯的時候。在這一份很長的譜系中(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微→報丁→報乙→報丙→主壬→主癸→天乙),可以發現司馬遷筆下的商部落的傳承方式全都是由「兒子」來繼承。另外,從「報丁」這位領導人之後,所有的部落領導之名,全都跟「天干」有關。
這裡提出一些疑惑與心得:
其一,就我所知,商王朝正式成立後,繼承人的選擇上,早期是「兄終弟及」與「父死子繼」兩種模式,直到商朝後期,才正式確立「父死子繼」的繼成模式。因此,對於司馬遷寫出這一段13代的父子傳承,讓我感到有些困惑。因為其中有好幾位君王,感覺比較像是兄弟,而非父子。例如:「報丁」的兒子「報乙」、「報乙」的兒子「報丙」,這三個「報」字輩的君王,真的不是兄弟嗎?而且為何順序是「丁→乙→丙」,而不是我們熟悉的「乙→丙→丁」呢?又例如之後的「主壬」,兒子是「主癸」,這兩個「主」字輩的君王,真的不是兄弟嗎?由於沒有查到任何相關研究,因此就暫時放下這個小小的疑惑。
再者,如果把協助治水的「契」定位在「大禹」的時代,並把推翻夏朝的「湯」定位在「夏桀」的時代的話,再以夏王朝的角度來看,從大禹到夏桀,一共傳了17位君王【大禹→啟→太康→中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發→履癸(桀)】。但如果改以商部落的角度來看,卻只經歷了14位領導人而已。雖然兩者差異不大,但或多或少也可以反映出夏朝政權的日趨不穩,以及相較之下商部落較為穩定的特色。
另外,司馬遷也提到從契到湯,商部落已經遷居八次之多。最後,湯又帶著人民又回到部落的發源地─亳,並為此寫下一篇《湯誥》來記錄這段遷居的歷史(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作帝誥)。
搜尋了一下《尚書‧湯誥》,才發現原來這篇文章不是在介紹商部落的遷居過程,而是記載他們打敗夏桀,重返原居地─亳之後,對各部落的告誡(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誕告萬方)。其中「商湯」不斷提到他們能打敗夏王朝的關鍵,就是上天的庇護。因為夏王做出失德的舉動(夏王滅德作威,以敷虐于爾萬方百姓),導致上天降下災難用以懲罰夏朝(天道福善禍淫,降災于夏,以彰厥罪),才讓他們有機會大敗夏朝,建立新的政權。因此,「商湯」告誡他所冊封的各部落,一定要各安其位,各守本分,才能夠得到上天的庇護(凡我造邦,無從匪彝,無即慆淫,各守爾典,以承天休)。另外,他也告誡各部落與自己,一定要保持謹慎的態度,因為無論好壞,上天都看得一清二楚(惟簡在上帝之心)。最後,甚至告訴各部落,如果你們犯了錯,都是他沒有領導好的緣故(萬方有罪,在予一人)。相反的,如果他自己領導上有錯,也不會波及其他部落(予一人有罪,無以爾萬方)。
簡單來說,這篇《湯誥》中,展現了「商湯」這位領導人的氣度,以及他對上天的敬畏。
這些內容都被司馬遷省略,但他仍希望後世讀者能自行去參閱的地方。所幸,拜今日的網路發達所賜,要查到這些資料還滿方便的,也讓我可以很容易獲得這些資料來完成這篇文章。
以上,就是這兩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終於持續寫到第四十篇了,也給自己一個小小的讚許,期望自己能繼續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