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Darren創業思維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音樂觀賞推薦|大館 x 港樂:《社交距離》

Darren創業思維
·
·

上個月我曾經寫作過一篇透視報 文章刊登|從一個展覽得到的啟發的文章,大家有興趣可以點擊連結閱讀,今次同樣是談及社交距離,但是它是音樂表演的演繹方式。

因應疫情關係,這段時間有不少有關音樂與藝術表演的節目,已移師至線上發佈形式,早前在農曆新年假期的時間,在家中觀賞了這段短片,是大館聯同港樂合力製作的《社交距離》。

以前,我曾經在網上嘗試觀看港樂表演的影片,但由於有感太過靜態,所以大多只是看過數分鐘後,很快地沒有耐性繼續看下去啦^_^

今次,我能夠看完全片,它是結合了現代建築、演奏、社交與距離,利用音樂的演繹,向我們傳達當中的訊息,特別喜歡演奏時的澎湃感,動用每位樂手的距離,旋轉樓梯呈現的空間感,能夠讓大家透過視覺,聽覺,反覆去思考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距離,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對這句話很有感覺:

作曲家龐樂思 -

這段日子,人們都付出了很多。樂曲氛圍蕭索,令人聯想到孤獨。獨奏段都是哀歌──是四首不同的歌曲,講述喪失、絕望、激動、夢幻、精神的巨大痛苦,還有希望。

介紹:

默契是音樂演出不可或缺的精萃,但在疫症的籠罩下,音樂家已多月無法與同儕排練和演出。自16世紀起,空間距離一直是作曲家的靈感之源,不少作品與建築結構互相呼應。結合兩者,多媒體藝術家成博民邀請香港管弦樂團的音樂家,於大館獨特的空間演奏作曲家龐樂思的新作《社交距離》。在分隔多月後,身兼樂團首席定音鼓的龐樂思與同儕再次聚首一堂,在大館以音樂、影像和建築記錄這不平凡的時光。

作曲家的話

「社交距離」於我曾是個虛無的概念,直至人們真正被迫隔離,樂團無法奏樂時,我才真正明白。為了讓我的樂團──香港管弦樂團的部分團員回來合奏,我寫下這個作品。以小型樂團編制,技巧超卓的樂師各自代表不同的樂器家族:木管、銅管、敲擊樂、豎琴及弦樂,在影像或保持距離的現場演奏中現身。由於傳統演出場地關閉,我想到了突破常規的設置和標誌性建築,正正就是由赫爾佐格和德默隆設計─大館中宏偉的旋轉階梯。

作品的概念是「聲音雕塑」,可以以兩種方式呈現:樂師全部身處同層、至少相隔兩米;或每層都有樂師,如同立體西洋棋棋盤。我原本的構思是將四位獨奏者當成四個「角色」,重現疫症期間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影像/時刻──人們在家中隔離時,推開窗戶向著外面唱歌。我想像樂師在不同樓層的窗戶,窗戶團團圍繞著中間的廣場,樂師「唱」出樸素簡陋的旋律。

這段日子,人們都付出了很多。樂曲氛圍蕭索,令人聯想到孤獨。獨奏段都是哀歌──是四首不同的歌曲,講述喪失、絕望、激動、夢幻、精神的巨大痛苦,還有希望。醫護人員、不能抱孫兒的祖父母、去世時沒有親人在旁的人,還有數以百萬計被迫接受孤獨時光的人。到了全曲最後一段,所有旋律同時響起。

背景聲音中的mp3以低音和金屬的敲擊樂聲構成,襯托對答的樂器。低音(D)從頭到尾貫穿全曲,持續到底,彷彿反思新型冠狀病毒那種無處不在的威力似的。我們雖然也許偶然忘了疫症(就像持續低音的效果一樣),可是疫症仍然滲透在日常生活中。全曲由「七扇窗戶」組成:1. 圓號獨奏;2. 長笛獨奏;3. 插曲;4. 低音單簧管獨奏;5. 小號獨奏;6. 插曲;7. 所有窗戶。

配合富創意的戲劇效果,作品在大館的階梯上呈現了我理想中的模樣,並錄製成影像。疫症使音樂家徹底失去了最原始的渴望,就是在台上親密地一同演出。我希望透過這部作品,鼓勵世界各地的同儕在各自城市中的地標錄製,將樂團中的精英呈現人前,靜候生活再度回歸新的正常。

我亦另外改寫了為13把弦樂器對答的版本(Op. 23b),兩個版本的樂曲結構和mp3相同。

導演:成博民

音樂監製:蔣源龍

作曲及首席定音鼓:龐樂思

第一小提琴:王亮

第二小提琴:余思傑

中提琴:李嘉黎

大提琴:方曉牧

長笛:史德琳

低音單簧管:艾爾高

小號:莫思卓

圓號:江藺

豎琴:譚懷理

編制

長笛

單簧管

小號

圓號

第一小提琴

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豎琴

敲擊樂

資料來源:大館 x 港樂:《社交距離》

即時欣賞表演節目:

大館 x 港樂:《社交距離》

以上節目為限時觀賞至2021.2.28

歡迎訂閱我的寫作和分享:https://liker.land/greendarrenwong/civic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