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太的觀後感 | 《偶然與想像》- 非日常的日常
以下含有劇透
《偶然與想像》是我近來看過最喜歡的電影。
它由三個短篇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描述著因著偶然契機而起,然後圍繞「想像」一詞發展下去。第一個故事《魔法》始於女生發現閨蜜新歡恰巧是自己的前男友,遂發現自己對他依然有著某種藕斷絲連的感覺,於是突然決定去見他,兩人隨即開始了一輪有點不知所云且矛盾的對話。第二個故事《敞開的大門》描述一名已婚女性扮作書迷去勾引成名的大學教授,過程中被錄音下來,卻因女性失誤而令音頻曝光。最後一個故事《再一次》落在女主角偶然在街上認出自己的舊同學,後來到了對方的家作客,卻發現原來自己認錯人。
這三個故事我都非常喜歡,它們都分別以生活的小事為起點,隨即延伸出以人類情感為基底展開的強烈戲劇衝突。譬如第一個故事當女生去找回她的前度,兩人互相對質,傾吐心底話,一層一層剖開的,是我們於愛情裡面愛與不愛的矛盾;第二個故事透過敘述性來探討人類的道德觀;最後一個故事我最喜歡,是關於活在我們腦海內的想像與現實的差距。各自故事即使看似平凡,但隨著散文式又帶點朦朧感的文本和巧妙的鏡頭設計(尤其是《敞開的大門》把門打開的設計),使電影在許多瞬間打破了空間的限制,把本應是舞台劇式的狹小空間隨著「想像」而變成了一個觀眾可以自由幻想的超現實世界。
而且,雖然三個獨立成章的故事已經足夠精彩,但電影更為難得的是,當它們被整合於《偶然與想像》的這一大命題底下,卻又能夠自成一體,始終地輕盈流動,最後的利落完結甚至可以做到情緒上克制的釋放。
這是因為電影的劇本是如此強大。
本來電影是把文字轉化成影像的媒介,一般而言會更依賴視覺和聲音的結合,但是這部電影最令我喜歡的地方是 —— 它最大化地突顯了文字的魅力。在三個故事裡,正如我剛剛所說,電影的場景設計類似舞台劇,演員在同一場景裡有大量對話,隨即才接續下一個場景,這變成敘事將重度依賴在文本的呈現上。而《偶然與想像》的劇本不但使對話流暢而玩味十足,更善於以此擴大觀眾的想像空間 —— 譬如第二個故事《敞開的大門》單單透過文字的朗讀,卻令整個氛圍頓時比實際性愛更具挑逗性;再加上演員的表演極具日常感卻毫不生硬(第一個故事女生在對話中慢慢的走神及不投入,透露出劇情上的線索,令人印象深刻。),使每個故事就算沒有太多視聽覺震撼,卻因著文字的韻味而令人回味無窮。
所以我一看完是自然地吐出兩個字:精彩。
隨即而來的,是一湧而上的感慨。
嘗試去解構這份餘韻,我想這要拜謝於電影所充滿的,非日常的日常感。在人與人的交集中,我經常有感最神奇的是,不同人之間的對話會形成不同的空間。這種空間指的是隨著氛圍而改變的空間,同事間閒談的輕鬆氛圍,在海邊摯友之間談心所形成的親密感,情侶分別之時的肅殺空氣⋯⋯ 從人口中吐出的話語,其影響力其實完全足以把一個平平無奇的地方轉化成一個我們或會懷念、或會恐懼、或會感慨的空間,因而為何當我們再次舊地重遊時會認為那個地方如此特別,因為我們曾經在那處建造過屬於我們的空間。
而《偶然與想像》把這份在人交集之間而生的空間感做到了極致,坦誠、挑逗、似是而非,人類的情感化成語言,語言再建構出空間,我們在觀看電影時,猶似是像一個旁觀者,就站在那處,聽著他們的對話。然後從那而來的,是電影它指向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因為在我們的生活裡,偶然與想像何妨不是比比皆是?
我當時第一次聽安溥的《日子》:「我們像所有人一樣謙卑,忙碌與分別,走出家裡,走在日復一日的大街。」,哭得淚流滿面。我想這部電影所帶來的,是類似的感慨。
生活像電影,電影像生活。它們從來都不是能夠完全分割的兩者,當我們在觀看《偶然與想像》的非日常的日常,之所以會被吸引是由於他生於平凡,卻因著人的創造而充滿戲劇感,但回過頭來,其實也是日常對話而已。
所以日常到底是甚麼呢?我們冷眼看著這個世界,其實會發現大部分的事物都是我們創造的,是因為我們是人類,所以我們把情感賦予在許多事物上,我們始終是複雜的動物,於是亦把這份複雜性投射在我們身處的空間,看見的景物中。沒有人的地方是不奇妙的,沒有人的地方是不充滿可能性的。但其實許多東西都十分純粹,只是我們擅長把事情變得複雜。
哈,到頭來我連自己在說甚麼都不知道了,人是何其有趣的生物。
*本文同步於方格子發佈
我是灰太,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下拍手鍵支持我。如果你想更進一步支持我的話,可以按以下連結訂閱我,讓我有更大的動力去寫作。
https://liker.land/yipjacky70/civic
另外,你也可以在 方格子 上找到我。
謝謝你!讓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