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十點 在線問答】謝郁:計劃生育制度變遷中的罪與罰
日本纪录片《港町》中的濑户内海牛窗小镇,在现代化浪潮中被遗忘,整个镇子只有老年人和猫。在片中,86岁的渔人仍不分季节独自出海捕鱼,但在牛窗这样一个传统产业凋萎,人口老化社区萧条的地方,老渔人没有后继者,他很有可能是牛窗最后的渔人。
根据日本总务省今年3月发布的人口估算结果显示,75岁+群体占日本总人口比例为14%。2017年IMF的报告中估计,未来几十年,东亚国家将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为迅速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者的数量会越来越少。亚洲的劳动人口预计将减少数亿人之多。例如在未来三十年,中国的劳动适龄人口可能减少1.7亿人。劳动人口减少和人口老龄化意味着医疗费用和养老金支出将增加,社会经济增速将减缓。国家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是总和生育率(Fertility rate, total)的下降。先来看世界银行截止到2016年,中国和日本的生育率图,以及台湾内政部统计处发布的生育率图示:
生育率是反映未来人口趋势的核心指标,对于中国来讲, 生育率的急速下降,与80年代严格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紧密相联。生育率与出生率容易混淆,出生率是指当年出生人口除以总人口;生育率的全称为总和生育率,可理解为每个女性平均生育孩子的数量,某个年龄层的生育率是指该年龄层的女性在当年生育的孩子数量除以该年龄层女性数量。总和生育率则是15–49岁的各个年龄的生育率总和。
2018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公布的数据与此前几年相比,缺少与生育率数据相关的表述。这不是第一次生育率数据在官方公布的人口数据中消失。《中国统计年鉴2017》中也删除了“孕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相关数据,这两项恰好是计算总和生育率的必要数据。
在这份报告中还可以看到,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63万。这个数字与国家卫计委在2015年施行全面二孩政策之初曾经预测2017年出生人口最低2023.2万,而实际数据比预测数据少了整整300万;其二,按照数据,1723万新生人口中,二孩数量达到883万,一孩数量只有723万。一孩数量锐减可以归为两个原因:一是生育旺盛期女性的人数在急剧下降;二是新一代的生育意愿更低。这背后的原因包括现代化和城市化,女性可能推迟生育时间,甚至减少生育数量。关键则是,一般人口学上认为一孩生育率与总和生育率呈正相关,所以一孩出生率是影响生育率的关键,靠二孩拉升生育率不过是强弩之末。
一孩政策鲜血淋漓,然而通过压缩家庭可生育数量,客观增加了家庭资源在女性上的投入,女性受教育机会,劳动市场的竞争力都获得了一定自主性,但这又是通过侵犯女性生育权,人身权利,劳动权来实现的。近期有专家发表文章建议设立「生育基金」和丁克税,公民按工资基数缴纳,舆论哗然,很多人视之为吹风。
鼓励生育是非常立体,极其浩大的社会工程,涉及到女性权利,性别平等,教育,财政补贴,住房问题,社会保障,甚至再到疫苗,奶粉的安全。如果没有相应的社会配套,那鼓励生育会促使女性付出更大代价。
生育制度研究者 @有耳 在Matters的文章:设生育基金制度一文中的各项措施的问题与思考 则提到从限制一孩的强制型生育政策,到全面开放二孩,生育自由的基本权利理念还没在宪法及法律层面确立,就因为生育率低下和人口问题而走向鼓励生育。
回顾中国计划生育制度史,从强制减育的计划生育过渡到“强制”增育的计划生育,内在逻辑始终如一的,即人口是工具,是服务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每个人的生育权利只有一定的私法属性(主要如对医院的健康生育知情权,对丈夫的生育自主权),在公法层面,对于国家而言生育义务才是内核,其关联的是国家利益与公共利益。这时候的生育鼓励,由于国家自始的人口工具观念还在,自然容易滑向强制。专家谏言正说明这一点。
今晚十点,我们邀请人口问题及生育制度研究者@有耳,主讲生育制度所折射的人口问题,甚至危机。他会带领我们回顾这部血淋淋的计生史,回顾中国生育制度各阶段变化背靠的领导人看法,民众生育意愿的变化,再推及生育保障的问题。有耳近期在整理因违反计划生育产生的劳动合同纠纷案例(超生无偿解僱),针对女性的辞退率在80%以上,远高于同时违反条例的男性职工。
人既不是纸面上的数字,也不是工具。如果要避免滑入少子化及社会老龄化困境,我们需要探讨,在坚持生育自由的基本权利地位下,如何鼓励民众生育,在世界范围内面临同类问题的国家,提出过怎样有尊严的社会保障。今晚的在线问答,恭候各位。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