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华人选华人”的枷锁!记纽约唐人街市议会初选

北美打工人评论
·
·
IPFS
·
唐人街的工人和住客在长久以来争取公平和改善民生的运动中逐渐擦亮了双眼,看清了挂着“身份认同”来招摇撞骗的政客。

在美国,每到竞选,华人社区就会流传一句口号:华人选华人。这句口号的逻辑是,只有华人的民选官员才能真正代表华人社区的利益,毕竟来自同一个族裔和文化,难道不应该最了解同族人的需求吗?而且,有华人当官了,不就是华人地位提升的最好证明吗?

持这种逻辑的人似乎忘记了世上还有“华人出卖华人”。曼哈顿唐人街社区就是长期吃了这种亏。

纽约市寸土寸金,市议会则对土地使用有直接的决定权,市议会选举因而跟社区福祉关系重大。十二年前,陈倩雯(Margaret Chin)正是打着“华人选华人”的旗号,当选为包括唐人街和下东城在内的第一选区的第一名华人女性市议员。这个“第一名”很快就变得不那么光彩了。她先是推翻了市政府在空置已久的苏域柏公共土地“建100%低收入住房”的承诺,和前百万富豪市长彭博(Michael Bloomberg)联手,放行地产商在这里大建市场价豪华公寓。到白思豪(Bill de Blasio)任市长时,陈又跟他勾结,否决了社区推出的《华埠工作组土改方案》,而该方案的目的正是要遏制豪华高楼野蛮扩张和房地产投机行为,保护住客、工人和小商户的利益。再者,当白思豪市长执意要在唐人街建新监狱时,陈倩雯不顾社区的强烈反对,坚定和他站在一起,推动监狱计划通过。在包厘街85号住客被房东恶意驱逐、金丰大酒楼(唐人街最大的酒楼、民众的凝聚点)被业主诸氏家族逼迁等社区居民关心的重大事件上,陈倩雯却连人影都没有。十二年间,在陈倩雯的奔走效劳之下,大地产商更加肆无忌惮,唐人街则日益凋零,民怨沸腾。

白思豪(左前)与陈倩雯(右前)

到头来,“华人选华人”成了一句魔咒:陈倩雯之流举着身份政治的大旗,对内蒙骗民众,让人产生“华人已发声,地位已提升”的错觉;对外则以“唐人街代表”自居,更得心应手地帮着有钱地产商和腐败政客出卖社区。表面上“反歧视”,实际却加深整个制度对华人社区的歧视、压迫和剥削。有这样出卖社区的华人当政客,还怎么期望其他族裔看得起华人?

唐人街的工人和住客在长久以来争取公平和改善民生的运动中逐渐擦亮了双眼,看清了挂着“身份认同”来招摇撞骗的政客;明白了“反歧视”应该打破族裔界限和偏见,联合下东城各个族裔,共同对付分裂和压榨我们社区的统治势力,要求大地产商停止逼迁,反对血汗工厂对广大有色族裔工人的压榨和暴力;认识到选举的目的不是为了推一个跟自己长得像的人去代表有钱人的利益,而是在组织和团结社区的基础上,不分族裔地推动能够代表自己社区利益的人。在此期间涌现出像马泰(Christopher Marte)这样关心社区的青年。马泰虽然是西班牙裔,但他并没有局限于自己的身份,在关乎社区的大事如逼迁、监狱、工资盗窃和护理员24小时工作日等具体问题上,他均与工人以及住客站在一起,比那些自称“代表社区”的华人政客和领袖更关心华人,更了解华人社区的需求。

马泰(中)是唯一一位支持工人和住客的候选人

于是,在今年的市议会民主党初选中,马泰作为第一选区市议员候选人获得了包括华人在内的各族裔民众的支持。不出所料,华人候选人包括陈倩雯的办公室主任李金枝(Gigi Li)和多年强迫有色族裔妇女家庭护理做24小时工作日的刘林剑虹(Jenny Low),再次打出“华人选华人”的旗号,企图掩盖她们丝毫不关心社区利益的真面目,还以“他不是华人”为由号召选民不要投马泰。联邦、州和市的各级建制派民选官员更是联合起来为刘林剑虹背书,甚至赌上自己的名誉,无中生有地造谣中伤马泰,企图打压社区对他的支持。

但是,在觉醒的民众面前,这样的口号和动作已经变得苍白无力:首轮投票中,马泰以40.14%的大比例领先刘林剑虹(17.45%)和李金枝(15.77%);随后的排序计票中,马泰以60.5%锁定了胜局。这样的选举结果,撼动了剥削和出卖华人社区的恶势力,着实值得我们打工人自豪!

唐人街民众庆祝马泰(左一)高票当选

马泰竞选的大胜,得益于华人社区突破身份政治、联合各族裔反歧视和保护社区的运动。这一成功先例也将继续鼓舞和启发纽约本地其他族裔、社区的斗争。这不才是华人地位提升的最好证明吗?

延伸阅读

‘We have won!” Marte and backers declare victory, Village Sun, 7.3.2021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