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游民:在游牧中串联文化
一、作为学术游民的我
我本人是一名“在学术圈之外学术”的独立研究者,用新的范式研究语言、文化与认知的关系,以及什么样的哲学能带来能回应后现代弊端的文化。
我也是一名创作者,喜欢把有内涵的思想理念以大众能上手的作品呈现出来。作为当代游牧民族,我通常在行游中关注文化现象和背后的思维认知。
背后的心路历程是这样的:我在爱丁堡大学完成语言学和哲学的本科学习后,决定回国在“学术圈之外学术”,“学术游民”的生活大概过了两三年了吧。我当时觉得,只有理解中国乃至亚洲文化的精神内核,我才能真正理解汉语文法背后的认知。为此,我用步履去丈量华夏山河万朵,慢慢地形成了自己一套学术游民的方法论,我的行游生活、学术思考、现实实践能结合起来并相互提供营养。这个过程中,我对于现代的“知识吞噬思想”、文化的互鉴、公共理性、“以创造而非虚无回应后现代之漩涡”等有了更深的思考。
如今,我用更日常和艺术化的视角研究“语言”和“创造”。行游路上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搞技术创新的,做创作的,在地文化的,游戏设计,做社会实践艺术的,公共空间的,文博圈的…… 我以我的亲身行动,沟通不同背景人们的认知思维,产生艺术性的结合来回应现实问题。
上阵子,我刚刚写了不一定数字的“新游民”:论中国国情下的当代游牧民族万字长文。其中我指出,在当前中国环境下,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游民”概念,以不完全固定于一个地点为标志,与众多从事非事业单位、固定公司工作的人群相结合,带来新的社会生产创造,区别于严格意义上的的“数字游民”,我称之为“新游民”。新游民具有【追求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喜欢有文化创造力和社群的地方】和【被动地与主流做法形成对照】的特征,并需要有很强的自我觉察、自我认知、自律和切实可行的方法论。我还讨论新游民与社群的关系、基础生活需求(尤其住宿)和精神文化需求。对“新游民”来说,在路上,在游牧中,不断地获取新的信息和灵感,才是工作的发动机。游于路上的个体,还需要有很强的自我觉察、自我认知、自律和切实可行的方法论。其中的很多人,都充满着想法、执行力、激情和勇气,甚至可以说,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完善对新游民、漫游者的支持网络,我认为是一个值得被更多探讨、和行动的议题。
其实我并不是专门研究游民话题的,也没有专门做过田野调查。所思所想,皆来自我的生活,与同伴的交流等等。或许,也因此具有了更朴素的视角。
更多关于我的知识探索路径、学术游民、方法论实践和大大小小的有趣项目,欢迎访问我的主页:https://cyanlibra.notion.site/Cyanlibra-4609204221724f8f96b406e4ab1855e3
二、2024游牧计划
23年12月我在大理沙溪古镇,捡漏了一个新村民改造好的小院子,主人去外地出行了,所以享受了主人留下来的食材、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等。(开始写申请时候是 12 月)
1月份在昆明大墨雨村。这也是一个新村民聚集的村落。我这这里发起、组织一场 creator house , 以【社区与漫游网络】为主题,有明确的产出计划(包括在地地图和一本盘点全国共识社区的实体书册!),有8人常驻,中途还来了不少伙伴。经“家园计划”唐冠华老师的介绍,我们找到了合适的住宿地点,住宿费用从11月706的伊斯坦布尔 creator house 的结余中出。以及我们通过众筹(“乞讨”)得来。目前该项目正在复盘阶段,正在回顾这样一个 7 天的项目是否实现了凝聚共识、发生项目等期待。
这几天顺便考察了一下当地的自然与社群生态,觉得未来有希望做个据点。
1 月中旬飞到广州,帮朋友摆摊艺术书展+一起讨论创作。下旬打算提前回家。
2~6月的计划是去DN余村享受江南春光,同时我也有想法在大余村做一个据点。一路上我和伴侣发现我们对办公环境的需求还是很高的,据点的存在可以固定地让我们放书和其他有助于工作地物品,而余村的一些在地支持看起来有利于建设一个工作室。所以会去考察当地生态。当然,在 DN 余村主要还是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前面提到的社区串联小册子的项目等等。
7~8月计划去恩施的云间山谷,也是一处数字游民友好基地。—— 最重要的原因是,当初我写过一篇国内游民社群+目的地盘点,其中写到大家也可以把自己家开放出来,于是那位朋友因此受到启发,在老家恩施做了这个基地,欢迎我过去住。能看到自己的写作思考真的有带来一些改变,让我很开心。
24年下半年打算去南美。原因其实是美签还有一年要到期了,而且去过欧亚非之后很自然想去到另一篇大陆,理解那里的文化。计划在接下来几个月里慢慢找一个合适的项目去切入(我发现这方面的资料也很少)。主要想看秘鲁和玻利维亚,它们是印加帝国文化保留比较好的地方。因为目的不是去找个宜居地工作而是比较文化,所以跟传统数字游民偏好的麦德林、卡门海滩这类的目的地偏好不太一样。
三、行游主题
就说去南美吧,虽然三四年前我在塞尔维亚、伊朗、埃及、东南西北欧都待过,但在华语的语境呆了有点久了,我有时担心自己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思考已经被无形地受到限制。去清迈也不改变什么。因此,我想从跳脱出“亚洲视角”地去看。
另外重要的是对异域文化的探索比较。我以为的通识教育中,会有很大一部分对世界各地文化的普及。但其实我们对西方、东方之外的世界了解甚少。如果在面临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时,我们越来越发现理性、尊重和真诚的沟通的重要性的话,我们理应对我们不熟悉的地方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才有可能减少因为不熟悉、不了解所导致的先入为主的偏见。了解了地球上各种人群的生存环境、历史背景、思维习惯,才可能真正拥有“全球化”的视野——否则也只是“通过英语了解到的的西方化视野”,以西方的历史和价值观为参考系。
在《颠倒看世界》和其他拉美作家的作品中,我已经对拉美的文化认知方式有了一定的理解,我很想亲身去对照起来,因为事实上很多理解方式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需要的。
3.1 文化认知视角
我喜欢在漫游过程中,记录下细节,拆分提炼其中的风格和元素在当地的体现(观察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达方式),对比各地,去对照和联想其背后的文化背景。
就算是在中国大地,统一的城市规划之下各地只能在大框架之下的做一些小的改动,这些元素的改动或许就是一把打开当地文化的钥匙。
而在其它国度,那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可能呈现出来完全是另一种样子。
这些是容易走在路上就观察到的:
具体的事物:路牌,市集,小摊,叫不出名字来的工具材料。比如印度的菜刀就是固定在地上用的。
活动:音乐舞蹈,习俗仪式,其它原生文化中自发形成的现象,当地的游戏,菜市场
信仰的体现:在生活中,建筑上,角落里
传统文字符号的体现:同上
小的pattern和结构: 建筑上的小建筑;食物的做法;人地关系;…………
外来文化的本土化体现,多元文化的交融
3.2 寻找当代性
我也喜欢探索不同地方,尤其是那些有历史底蕴的地方,是如何结合传统与现代的。从表面的符号化文创,到深层的现代化手段解决传统问题,这些都能在路上找到很丰富的观察资料:
文创设计,包括用当地风物所进行的对现代问题的表达
现代化手段解决的传统生活问题,包括各种艺术乡建、社会设计、社区营造
文化和艺术灵感的表达
精神角落:书店、公共空间等
文化创造力:社群与新鲜有趣的事情,当地的精神角落
一座城市真正的活力是什么?是复古手工市集、潮牌、咖啡节和舞会?或者展览、乐队、剧场和脱口秀?我觉得不应该只是如此。文化创造力 ≠ 青年活力。每个人感兴趣的事物或许不同,但千篇一律、没有主动权、隔靴搔痒的文化形态只会使我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无聊、萎缩。因此我回去观察不同地方的文化生产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
3.3 整合文化理解,提炼共识与差异,输出为整合的认识和思考
可能你会觉得这些关注太宽泛了,但其实是可以落脚、整合、收拢到一个点上的。从三年前我写的《波斯古今》、《赤峰行游 | 用草原的方式,理解草原》,到近两年的泉州、喀什等漫游系列,我一直在行游中记录。(您可以再我的公众号@水光清弦 Cyanlibra 上读到)
我看到一个徐徐展开的历史文化轮廓,和它如何影响渗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作为一个学术游民、游民哲学家,我也同样置身其中而求索着.一方面,过于厚重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有时不被重视理解,另一方面,人们面对后现代的种种弊端亦束手无策。写作时,我也有时要在“让人觉得有趣”和“写自己真正想写的深度思考”之间寻找平衡。
3.4 关注创作者社群
这个可能需要再开一篇长文来写。简单地说,作为一名创作者,ta 如何能从社群网络中取得支持帮助?CBI 只是一种可能途径。更多的交流、有效的反馈等等,都是一个创造型的社会需要的。
四、如果可以做到,你希望怎樣與當地建立互動?
我比较希望在南美顺便上三个月西班牙语的课。西班牙语本身语音-文字对照清晰,上手容易。在南美学是因为,一来是南美的西班牙语教育比较成熟、平价;二来那些课程中有很多本土文化的代入学习。有了英语和当地生活的加持,不论是地理套利还是从语言认知的角度,我都觉得这是很好的机会。
此外,地图、文字、摄影都是我平常就在用的记录形式。我通常到一个地方,会搜集很多的在地资料,然后结合自身的行走探索,画一幅在地地图。这个地图一方面是为了自己有一个更清晰的方位概念,也是回馈漫游者社群和当地的。
举例来说,我在越南会安的时候,从我住的 homestay 的年轻经营者那里问来了很多孤独星球之类的攻略上完全没提到的,当地人才去的路边摊、小馆子。亲自去过之后,发现那些推荐的地方真的又便宜又好吃!我画了这幅 Foodie map , 扫描之后把原件留给了他们,这样他们可以展示给客人看。
地图之外,我也会写旅居攻略、值得探访的地方。
摄影是最近理解的。我在 NCC 新游民社区做过一次关于云南地理历史民族文化的分享,用到了大量我在走村落时的素材。在场有一位摄影师表示,摄影的意义不在于技巧构图,而在于是否拍出了值得被记录的有意义的内容,所以你拍的内容是真正的观察、文化摄影。我意识到原来最普通的拍摄,也可以是有价值的。因此我会尝试选一些最能体现我观察的照片,印成小册子给没有机会去到实地的朋友以一个窗口。
预算:
预算按之前行游的经验,我觉得一个月四五千已经过得很不错了。
就这样吧!发得晚了,也不打算拉票了,给大家有启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