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歷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閱區,回到作品頁
范米索
IPFS 指紋 這是什麼

作品指紋

一考,未必定终身

范米索
·
·

高考结束成绩已出,虽然我公众号读者年龄在25~30岁占据大多数,不过这几年里,陆续来主动找我沟通,分享他们困境的,却有不少高中生和大学生。

同为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过来人,高考距离我已经十年了,今天这篇文章想分享一下我自己关于高考这个人生重要转折点的思考。


(1)


我上小学的时候,数学成绩自四年级起后起,就一落千丈,经常考不及格,四五十分逐渐成为日常,可在四年级前,卷面成绩95分以上都是常态。

记得当时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文章讲述雷锋考了88分的故事,我当时竟会认为雷锋成绩很糟糕。

自四年级后,我们的数学考试几乎全是奥数竞赛题,每周一考,因此班上不及格的比例瞬间拉到了50%以上,而数学成绩最好的几个学生也会时不时考六十多分,在这种压力之下,很快一些同学就被父母送去少年宫参加奥数竞赛训练,显然这种差距进一步被拉开。

于是,我对数学的预期在一次次的考试中疯狂被拉低,我的信心也不断被卷面不及格的分数一次次击碎,对数学的恐惧和阴影伴随着我整个小学时代。

更要命的是,我们的考卷需要带回去找家长签名,我现在都能记得那个卑微低着头,害怕到颤抖着把考卷递给父亲签字的自己。

无一例外,父亲每次都是大发雷疼,额间青经暴起,拿着卷子的手狠狠地朝着我劈头盖脸地砸去,言语充满了对人格的侮辱和否定。

当时,我悲观到认为自己这辈子的人生要完了。数学成绩越是糟糕,家长越是辱骂,就越加剧我对数学的排斥、厌恶和反感。零几年初,大家还在倡导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这句口号让我开始对未来的人生都丧失了信心。

进入初中,我依旧对数学充满阴影,甚至担心“不及格”会伴随我日后整个人生,可万万没想到初中的数学测试竟然能让我屡次拿高分,我一下子从小学时代的差生变成了尖子生。

而后,我对数学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我变得无比喜爱做数学题,越做越得心应手,沉迷在思考和解体的世界里。有时候标准答案有了,我还得绞尽脑汁思考有没有更多的方法解题,如果解出来了,就立刻举手上台写下解题思路。

老师的嘉奖和卷面的成绩将我原本碎了一地的信心一点点重新拼凑起来,有了信心后,我竟然爱上了曾让我恐惧的数学。

我想,或许是因为我曾在一个难度极大,周围人普遍厉害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可当自己一下子进入到一个学业相对容易且学生水平普遍一般的环境,使得我能够重新改善自己的心态,不仅不再对「数学」恐惧,反而还爱上了曾经的「噩梦」。

不只是数学,整个初中生涯于我而言是一段非常美好又快乐的时光,因为我在初中的成绩始终都能保持在班级前五的水平,偶尔好一点还能各科拿第一,可我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尖子生,只能说是中上游水平。

如果说小学的我不过是个小透明,成绩在中游徘徊,那么中学因为成绩较好,为我带来了多次的高光时刻,而这些高光时刻也将我小学时的自卑和恐惧在一点点的缝合起来。

事实上,我学习谈不上刻苦勤奋,谈恋爱、玩游戏、社交几乎都没怎么落下,我挺满足中上游水平的状态,既不想争第一,但也不会让自己进入垫底的存在。恰恰是这种心态,影响着我,直到今天。

记得我高中思政课的老师曾在课上跟我们说:

“读书是看书性的。有些人再努力,成绩也没办法得到多大的提升,有些人不需要怎么努力,哪怕上课睡觉,考试照样能拿高分,你会觉得很不公平,你甚至怀疑为什么努力没有回报。可这就是个体和个体的差异,所以就算读书不好,也不要认为自己的人生从此就无望了。”

类似的话,我在初中音乐课的老师嘴里也听到过。

音乐对于应试教育而言是最不重要的一门学科,永远都可以被主课老师随意剥夺或取消,可是他却是我人生遇到的唯一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音乐老师,我觉得他真的理解什么是“教育”。

他见多识广,拜访过欧洲许多音乐名人的故居,也去过维也纳音乐厅现场。即便是作为我们的老师,他也会每周去自己的老师那里学习声乐课,同时与我们分享他上课的内容。

他在课堂上会讲述许多著名音乐人物的人生故事和经历,分析作品创作和诞生的背景,作品表达的思想等等,而不只是让我们学习如何发声、唱歌,学习音符、音调等等纯“技术面”的知识,他把音乐作品的深度拉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引导学生们进入更广阔的视野去理解这些作品。

此外,他布置的作业也很有趣,经常会让我们每个人以小组的形式去调查名人生平和作品的赏析,调查完毕后,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演讲。

当时,我选择的研究对象是肖邦,而这个作业让我充分理解了一个音乐大家背后的系列的人生与经历,无论是他的爱情、他的身份认同,他所处的时代如何影响着他的作品等等。

事实上,这种课程形式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主动对一个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而非照本宣科的跟着教材大纲学习,不仅容易扼杀学习的趣味性,也会让学生像和尚念经般,有口无心。

虽然他只是音乐老师,可是他掌握的知识,见过的世面远远高于许多按部就班教书的老师,他的风趣幽默,循循善诱,完全改变了我对音乐课的看法。

他也会在课上谈人生,他说他教书这么多年,见过形形色色的学生,他遇到过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孩子们,天天上课睡觉,但让他起来回答问题,可以完全答对,还有一些孩子,做数学题可以纯靠心算想几秒,就能脱口而出答案,即便是老师,也会惊讶于这些孩子们的能力和天赋。

他在讲述这些时,充满了感慨,对我们说:


有些人生下来就拥有极高的天赋和造诣,也注定这些人会比普通人有更高的起点优势,可是我希望你们知道,大多数人都只是普通人,那样的人是极少数。


我之所以教音乐,是因为我真的很热爱音乐,音乐点亮了我的人生,我在音乐上并没有什么天赋可言,但就是因为喜欢,所以我会把大量学习时间花在这件事上,会选择成为一名音乐老师。

虽然音乐在应试教育的系统里是可被随时牺牲和替代的存在,毕竟应试教育多少带有功利性,但我希望你们的人生不会只追逐“功利”和“有用”,而是能够有“美”的存在,懂得欣赏何谓“美”,音乐是一种“美”,艺术是一种“美”,不要让这些“美”轻易的从你们的人生中消失。”

那时,我并没有学习太多的音乐技巧,可他的经历和阅历却拓宽了我对人生的想象,拓宽了我对外部世界的渴望,在我心底埋下了一颗种子。


(2)


回顾我的应试教育生涯,我认为它多少给我未来的人生某种启示——

应试教育,分数为王的单一评价系统,曾狠狠地摧毁了我的信心,成绩差可以直接毁掉一个孩子的尊严和人格,在人前抬不起头,仿佛就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可当扭转境地后,你尝到了成绩好所带来的一系列赞美、荣誉、夸奖,你的态度发生转变,由痛恨转为认为该评价系统无比公平,甚至会排斥企图诋毁该系统的人,毕竟你是系统的优待者。

如同黑镜第一季,那位对系统产生不满并抵死反抗大声质疑者,却在得到关注和优待后,转而成为了系统忠实的拥趸。

那么「单一评价系统」是如何转变了一个人的境遇呢?

在一个人才诸多且难度极大的环境里成长起来,显然你会无法客观判断自己所处社会的真实能力水平,进而不断开始自我否定、丧失自信,做任何事都充满着压力、沮丧和恐惧,你会因为周围人的层次远高于你而深陷痛苦。

当你进入到一个难度相对容易且人才较少的地方时,你曾经被击碎的信心能够快速被修复和生长,可与此同时,你会因为掌握着能力武器,进而获得许多的”优待”与“权利”,优越感不断滋生和膨胀,于是你会成为这套评判标准最忠实的拥趸——「成绩好意味着一切,成绩差就是低人一等」。

你甚至会带着对这套标准的认知进入社会,并作为一切决策的依据——名校名企就是上等人,而普通院校甚至学历低者,就是人下人。毕竟“标签”筛选法对于这个追求效率为王的社会而言,再适用不过。

而对于从小到大在应试教育里始终处于下等水平的人而言,一些人的脑海里同样会形成一种极端和偏见。

一些人会认为「读书无用,学历无用」,学历高的人还不如自己赚得多,进而对知识丧失基本的尊重;另一些人则会加深对读书的执念,认为如果当年自己能进入好大学,那么势必能够成为「人上人」,在人前扬眉吐气,对于「学历」的执念不断加深,甚至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人与人之间的认知显然会被这套单一的评价系统影响深刻,而这种系统也极易带来两种极端。

不过,任何事物都会存在两面性,尤其是当高考结束,学生时代生涯结束,社会的规则开始不按曾经校园规则那般运作,当年的“好学生”与“差等生”脑海里的标准体系,在面临的社会竞争问题时,很可能会开始反转。

社会往往不如校园公平,更没有严格的标准和监督机制。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染缸,形形色色的人都会存在,不守规则、不按常理出牌、不讲道理、甚至背后捅刀子的现象都会层出不穷,巧言令色者、阿谀奉承者在职场各个角落涌现着,若想在这世间混得好,那么学校从未提及过的人情世故和生存之道,都需要重新学习。

名校毕业的大学生,放下身段,开始为学历远不如自己的有钱人打工,也不再是一件令人唏嘘不已的事。听起来,不公平,可恰恰似乎又是某种意义上的公平。

昔日“擅长做题”的技能,不会成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让你这辈子稳坐「人上人」的位置,相反,在复杂的社会网络里,很可能变得不堪一击。

生存或赚钱的技能,与成绩的好坏,并非是一件强相关的事情。书性好且懂得读书做题的人,未必能在社会上拥有强大的生存技能(赚钱能力)。

至于老师和家长常劝说的一句话:“等你们高考结束,熬出头就好了。”自然成了一句听过就算的「谎言」。

人生这场游戏短暂也漫长,高考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但并非是一锤定音的节点。当你在越年轻的时候,去经历重大事件,即便遭遇滑铁卢,你的修复成本都可以非常低。

这和投资要趁早是一个道理,越早学习如何决策,即便亏了钱,这些钱和你日后的财富相比都只会是小钱,可是亏钱的经历,却能在日后大幅度帮你提高判断力和胜率。

社会的评价相比校园的单一评价系统会复杂许多,如今回想起当年上课的日子,我始终忘不了那位音乐老师,我认为他在一定程度上试图修复着学生们对主流评价系统的观点,他不以分数的高低来判断一个孩子的能力,无论好与坏,都会给予鼓励并提供建议,他清楚教育不是大量训练后的“做题技巧”,因此他会引导我们去发现更多元的“美”,去了解不同的人和他们的经历,去欣赏和感受作品,而不是死板的技术考核。


(3)


十年前,我的脑海里充斥的画面和多数人类似,有着一套不会出错的标准答案。

若当时问我,人生怎么过?

这剧本无非是考上一所重点大学,毕业后进入本地的报社或电视台工作,捧着性价比极高的铁饭碗,有缘分遇到合适的人,组建家庭,生儿育女,偶尔带全家人一年国内外旅游两三次,一辈子这样过挺好。

毕业后,我却并没有继续扮演着大人眼里“好学生”的角色,而是一次次做出了许多叛逆的决策,大多的决策只是因为“我不想xx,我就想xx”,而几乎所有重大的决策,都带着大人眼里的“不靠谱”和“高风险”。决策不断被否定、不被认可,可我就像脱缰的野马一般,执意去对抗着“反对”的声音。

这是我的人生,没有人有权利剥夺我选择的权利,即便我做出再大胆、再匪夷所思的决定,也是我自己去体验和经历。这种念头在进入社会后,变得越发强烈,因为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本就一无所有,那有什么可失去的呢?因此,无论是任何的遭遇和经历,对我而言都是打怪升级的经验值积累过程,没有所谓的好与坏。


我,还是我,可我,也不再是我。

回头再看高考,似乎改变了我的人生,可似乎对我人生也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的确因为文凭在毕业后就拿到超过许多应届生的薪资水平,可我也并没有走上专业对口的职业,志不在此,而十年后我的高考和如今所做的事业,关联并不大,毕竟我从小语文写作就挺好的,丝毫不会因为高考结束丧失该能力。

如果你从小能发现自己的擅长点,那么我相信一次考试是很难决定你这辈子要走的路的。总之,我没有因为那一次的分数成为“人上人”,也没有成为“下等人”。

我的生活,完全按照我个人的自由意志进行着。无人再能干预半分,很多决策只看我想不想做,要不要做罢了。

十年后,我原本设想的剧本早就在无形中被改写的一塌糊涂,至今,我都没有成家立业,没有如当初设想那般稳定下来。计划的确永远都赶不上变化。人生必定充斥着大量的偶尔性,偶然性中也带着一些必然性。

这十年间,我生活过的城市,接触过的语言、文化,以及不同的体制、教育、环境所孕育出来的人,不断地在击碎和挑战着我从小到大所接触的教育理念、人生理念。


安大略美术馆的展览


日本小学生汉字辞典的“人权”教育


能上地铁坐公交的狗

我的思想和三观经历过无数次被其他意识形态摧毁推倒后的再重建,这种过程很痛苦,会让你开始怀疑人生,可是痛苦过后,却会让你开启一段崭新的旅程。

严格来说,从你结束高考的那一刻起,你的人生就该开始由你自己介入和主导。父母的意见可以成为你的决策依据参考,但绝不能成为你直接的决策答案。否则,你会逐渐丧失自己的意志和主见,你的依赖性并不会因为你成年这件事有半分改变。

如果你考得很好,值得庆祝,可是高考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你人生游戏的结束,你会进入到更高的起点,面对更多的困境和挑战,而你曾经引以为傲的考试能力和被众心捧月的状态会在进入强者生态后瞬间跌落万丈深渊。

倘若不及时调整心态,放低自己的姿态,就会很容易陷入愤懑与不满,迷茫与挣扎。昔日高考的辉煌会成为你人生唯一拿得出来的谈资,也可能会让你感到“德不配位”。

学历在毕业的前几年有用,可是时间一长,学历与事业能力的评判会直接成反比,当五年、十年后都还需要靠谈论学历来赢得他人的青睐,那么这样的人生势必会丧失「成长性」。

辉煌的学历可以成就你,也可以轻易毁掉你。

我曾在「一流大学生的迷茫与挣扎」一文里,写过优等生的痛苦和挣扎:

“我们的教育体系只给优秀一种定义,只把微笑和鲜花送给那些考出高分的学生,这势必导致学生的思维是单一的、线性的,个人发展缺乏独立性和多样性。

许多大学生都缺乏对自我内在的探索,与自己对话的能力,更缺乏对社会和人生更深刻的思考和探索。所以“迷茫”必然会是功利教育下的一个意料中的产物。

如果你考砸了,你可以选择复读,可以选择将就一所不那么好的学校,可以选择找出路出国读书,甚至可以选择不去上大学。虽然你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会远比按照既定路线行走的人要艰难很多,但是你收获的经历和体验也会截然不同。

“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这句话不无道理,可并不代表它是真理。

事实上,人这辈子的生命漫长也短暂,即便你考试失败,也不代表这辈子人生就彻底完蛋了。

这十年里,我接触过一些人从大学退学、辍学的,还有不少人都主动选择Gap year休学一两年再上学,我也接触过一些人没能上大学的,但其能力和思想深度反而超过许多人。

如果“上好大学”是无可争议的答案,“一考定终身”是无可辩驳的真理,那么他们或许都会因为一次考试而彻底沦为社会的失败者。

可是,这些人有的恰恰是因为没能进入好的大学,甚至因为没进入大学,反而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剧本,提前进入社会这所大学,习得了许多生存的技能和本事。而一些人赚到钱解决了生存危机后,又重新开始拾起课本,申请海外的院校读书。虽然这不是常态,但他们也并未曾因高考失败而彻底沦为失败者。

当然,我还遇到过身边有些读过大学且拥有本科甚至硕士学位的朋友们,因为后天工作后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准备再申请中意院校,重新修读自己感兴趣的相关专业的本科。

最后,我虽不喜应试教育,但我认为「高考」的过程是一段人生很宝贵的经历,相反,结果未必对你的人生影响有多大。因为这段废寝忘食奋斗和拼搏的过程可能你人生也就经历那么一次,经历过后,或许你能更感同身受「高考」对你人生的意义所在。

只要你在结束高考后,始终不放弃继续学习,不放弃探索大量的未知,不放弃接触新的思想、文化等,不放弃尝试新的挑战和体验,那么高考成绩作为你在18岁时取得的结果,无论好或坏,都很难对你的28岁、38岁甚至更往后,带去所谓「决定性」的作用。

因为,没有任何暂时性的“成绩”可以束缚住一个人的能力和潜力。从被管制的人生走向自由决策的人生,你完全可以调整好心情开启自己的航海,撰写自己的人生脚本,体验你想要的人生。

当跳出传统的规则和思路,试着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化被动为主动,那么「高考结果」就再也无法定性你的人生。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微博@斜杠少女范米索

播客@空无一物

电报群:https://t.me/misso0513

智慧杂志订阅:https://xiaobot.net/p/Misso

CC BY-NC-ND 2.0 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