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屢戰屢敗 政府失靈何以成為台灣新常態
原文發表於2021/4/6《多維新聞》
近來台灣政府動輒高調組織「國家隊」以因應各式情況,從2020年初新冠疫情期間組織了口罩、解藥、快篩、疫苗等「國家隊」,再到最近因應大陸封禁台灣鳳梨輸入,又組織了將鳳梨往「新南向國家」輸出的「國家隊」,在純網路銀行、離岸風機、半導體產業鏈等各種領域,也處處見到「國家隊」插旗的痕跡。
然而近日卻出現,台灣政府大量貼錢運輸至新加坡、澳洲等國的鳳梨,發生過熟、內部發黑的情況,遭新加坡網民譏諷為「太陽花鳳梨」;而曾被視作新冠肺炎解藥,被大量生產的奎寧也因庫存過剩,而落得被免費配送的命運。這些現象恐非一時一地的個案,更有可能是台灣的「國家隊」運行所產生的政府失靈,而其苦果則得由台灣納稅人來埋單。
「國家隊」的運行方式
「國家隊」屢見不鮮,其本質是以政府力量集結公、私各部門,調度資源應對特殊狀況的執行模式,在需要極短時間內應對緊急情況時,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運行方式。要說起台灣近期拿得出實績的,大概當數「口罩國家隊」了,這也是蔡英文政府最喜歡用來高調宣傳的案例。
「口罩國家隊」的運作模式大至如下:一、補助境內口罩生產商,建制口罩生產的工具機台;二、以保證價格收購作為原料的不織布,用低於市場行情的價格配發給口罩製造商,再以保證價格收購口罩成品;三、透過分配機制,配給醫療院所、藥局、超商等,讓民眾取得口罩;四、以管制命令的形式,禁止作為原料的不織布及口罩成品出口。這種模式在疫情前半段確實幫助台灣取得不錯的成績,不過在疫苗落地、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的當下,口罩產能已然過剩,而台灣政府後取消了保證價格收購制度,也讓一度風光的口罩生產商被打回原形,重回虧損。
前揭的運行模式看出,「國家隊」就是一種政治強制力,透過補助、生產、分配及管制等手段,介入市場運運行的方式,它可以在非常規狀態下作為「從無生有」的角色,生產某些財貨(或服務)供應市場;也可以在常規狀態下,形成一種對廠商的「養套殺」模式,當過度依賴政府訂單的業者沒有足夠的升級或轉型方式,很容易落得虧損、甚至倒閉的境地。
鳳梨出行新南向 反遭譏「黑心產品」
中國大陸在今年3月份宣佈禁止台灣鳳梨輸入,台灣當局才驚覺鳳梨出口業者的脆弱性,根據台灣農委會的公開統計資料,台灣2020年出口的鳳梨銷售額達5475.1萬美元,其中有超過90%是銷往大陸。雖然相較於2020年總體出口額的3452.76億美元相比,也就不到萬分之二,但是對於台灣已經相較脆弱的農業經濟來說,心理意義的震撼還是頗大,同一時間廣東省的徐聞菠蘿已逐漸取而代之,對個體農戶來說形成了滅頂之勢,若不對之進行輸血搶救,台灣果農們可能抱團拋棄蔡英文政府,讓民進黨在接下來的選戰中「被教訓」。
令蔡政府更為難堪的是,早在2020年3月,蔡英文便以其最依賴的哏圖在臉書發動「大內宣」,宣稱已將台灣鳳梨輸入澳洲,但是在大陸發布鳳梨禁令後,遭專門研究食品安全和農產品的臉書粉專戳破,2020年以來輸入澳洲的竟只是56公斤的鳳梨乾,引發軒然大波。眼見窘態遭揭,台灣農委會指使台灣農業金庫及台農發公司合作,趕忙將2公噸的鳳梨以高額運費運往澳洲,而當地台商及華僑亦願意以高昂的價格接盤,風波似乎稍顯平息。
然而,過往台灣的鳳梨,除輸往日本的之外,輸往其他目的國與地區並沒有標準化的檢查制度,也無完善的運輸配套,經驗的匱乏造成大量輸出的鳳梨出現「黑心」過熟狀況,在新加坡市場首先遭到責難非議,而運往澳洲墨爾本的鳳梨,也因發生變質而遭銷毀處理。現狀不斷的打臉台灣農委會的哏圖,如何收尾將成為他們的難題。
「救世主」胎死腹中 奎寧淪為免費配送
無獨有爾,在2020年4月期間,各國無不在與新冠疫情搏鬥的期間,法國出現一則研究表明奎寧可以緩和症狀的報告,這項研究讓許多人倍感振奮,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甚至在推特上高調宣稱其具有療效。台灣當局也沒閒著,蔡英文趕忙赴台灣最大的奎寧生產商進行視察,廠商表示每年將捐贈1公噸的奎寧給由台灣衛福部組成的防疫指揮中心,並且每年保留3公噸的原料作為戰備物資,蔡英文也高調發佈哏圖,宣佈成立「製藥國家隊」。
市場對於奎寧「老藥新用」的期待甚深,也在一小段時間內讓「奎寧概念股」火紅了一陣,然而短短的一個多月間,美國及巴西出現直接服用奎寧導致心臟病變死亡的案例,美國食藥署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及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也因科學研究的陸續出爐,否準了奎寧對於治療新冠肺炎療效的宣稱。
台灣的製藥廠商對上述事件儘管心知肚明,但因為其本業就是生產該藥品,而且有政府以保證價格收購托底,也不必擔心過剩的產量會對其營運造成影響。台灣衛福部事後亦「不好意思」對於奎寧沒有療效的事情進行宣導,只能放任庫存量增加,最後將之免費發送給醫療院所。對於醫療院所來說是拿到了「零成本」的奎寧,不無小補,但是卻苦了納稅人將辛苦錢用來補貼製藥廠,而其主要應對症還是在台灣已極為罕見的瘧疾。
上述的事件表明「國家隊」是一種違反市場運行機制,為了達成特定政治目的,而不計任何成本代價推行特定政策的模式。誠然在遭遇緊急狀況、市場失靈的情況下,私人廠商不願進入成本代價不明的領域,這時只能由政府介入進行調度。然而台灣政府過去一段時間的所作所為,突顯了當「國家隊」在各種場合中形影不離時,其不計成本代價的特性就會反噬於己,成為全體人民的負擔,並且讓社會資源蒸發於無形之中。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