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杂编

Tuya
·
·
IPFS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读毛泽东诗词三首赏析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读毛泽东诗词三首赏析

机关党委 李清龙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独树一帜的伟大诗人。在他的诗词里,时而指点江山,穿越时空万里;时而神游天地,胜似闲庭信步;时而评古论今,彰显博大胸怀;时而独立寒秋,抒发书生意气。他,就是毛泽东,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一位独领风骚的诗词巨匠。

主席的诗词,想象丰富、气势磅礴,寓意深刻、意境高远,充满了革命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在中国诗词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魅力和光芒,每每读来,给人以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启迪。

(一)

1925年,毛泽东辗转回到湖南继续从事革命活动,遭到湘潭县地方反动势力追捕,后来在韶山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掩护下,摆脱了敌人的追捕。期间途经长沙,毛泽东重游了学生时代熟悉的岳麓山、橘子洲等地,时值而立之年的他,站在橘子洲头,回忆自己的前半生的起起伏伏,感慨之余,挥笔写下《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展现出伟人青年时代的豪情壮志和理想抱负。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每当我读起主席的《沁园春·长沙》,都会被词句中所洋溢的乐观、豁达、豪迈、激昂等情绪所感染。宁笑白须翁,莫笑少年穷。每个人都会经历青年时代,每个人都会遭遇坎坷与波折,只要眼中有目标、心中有毅力、脚下有方向,就会迎来人生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伟人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艰难困苦,对于有志青年而言,往往是一种成全。

(二)

在主席的众多诗词中,有一首词极具纪念意义。

那是1935年的10月。国民党在六盘山一带建立严密的封锁线,妄图围歼长征途中的红军。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声东击西,机动灵活,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击溃了前来堵截的国民党骑兵团,扫清了长征途中最后的障碍,而后中央红军长驱直入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为长征的最终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红军翻越六盘山之后,主席挥毫写下了满怀革命豪情的一首词,这就是《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今天,我们品读的是诗词,回望的是历史,感受到的却是伟大的长征精神。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干部,必须自觉大力宣传弘扬长征精神,为走好新时期长征路提供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

(三)

1954年,新中国成立刚满五年。在这五年中,人民政权不断得到巩固,国家顺利启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是年夏天,主席在北戴河主持审阅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期间写下了一首令北戴河与秦皇岛扬名四海的不朽词章—《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词与曹操的一首名诗《观沧海》存在时空脉络上的逻辑关联性,但是却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展示了一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襟。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时间距离1954年已经过去60多年了。这60多年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伟人诗篇中智慧和精神的光芒依然引领和感召着我们。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发愤图强,砥砺前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Tuya每懷靡及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