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討論會隨筆2:存在著租稅的社會運動戰略嗎?
今日的主題聚焦於地方財政的結構與手段,但同時也額外延伸到地方與中央的財稅改革問題。這裡涉及到的並不只是數字分析、法規工具或是抽象的財稅政策理念。而是實際上高度專業封閉的官僚機器運作與常民對租稅認知隔閡的距離,許多選民經常無法分辨真正有效的租稅政策,或是如同Bartels在<不平等的民主>裡講的,許多選民選出的候選人其實更容易惡化各種不平等問題。所以Marc Leroy在<關於稅,你知道多少?>一書裡,指出租稅社會學應該更關注納稅人作為行動者的面向:「影響租稅政策之社會性要素為何?納稅人在特定情境下如何進行理性思考?以及如何透過租稅達成社會正義?」
許多財政上的問題都很難引起公眾共鳴與介入,例如稅改法案乏人問津。或是相反,以一種很表面的方式理解,例如償還債務作為政績。過去雖然也出現過幾次稅改的社會運動,但由於複雜的知識門檻,所以能創造的社會支持基礎其實極為有限。現場討論出了幾種面向的思考點:(1)如何在地方層次揭露更多財政資訊,鼓勵地方團體可以有效監督,或是試圖說服地方民代願意接受比較健康(但是沒有選票)的財政收支監督觀念。(2)現實中也有許多公共服務面臨人力不足的問題,但同時民眾對政府機關與人力運作又不熟悉與不信任,那該如何說服加稅?光談租稅負擔比,可能已經沒有太多說服力,必須要在日常生活層次建立起某種「沒有稅收沒有服務」的認知。可能的手段包括對公務員做人力與勞動調查。另外各種與公共服務相關的倡議團體,除了要有能力倡議以外,也要能評估出改革的支出與如何連結稅收,事實上現行的公共服務不乏各種短缺形成的失能與疲於奔命,包括警察、消防員、社工、公托、教授教師等等,而這些短缺也衍生出各種其他問題,例如派遣,這些都是不加稅產生的直接後果。如果上述這些相關團體能夠聯合,從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公共服務去說服加稅,應該會比由數字來說服加稅更為有力。更能建立起一種可以被認可的輿論觀念與因果關係。
最後想講的是,租稅雖然對多數人與團體來說都很困難,各式各樣的訴求也經常會遇到財政支出困難的回應,說到底還是得去面對這個艱難的戰場,不能只是將這些問題完全丟給政府,認為是政府國家的責任,才有發語權避免被痛宰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