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 Vitalik 新文赞赏:走进以太坊 L2 项目 Taiko 的技术创新及生态建设

深潮TechFlow
·
·
IPFS
生态扩张持续发力,代币 TGE 即将到来。

撰文:深潮TechFlow

随着牛市的回归和以太坊 ETF 的通过,以太坊生态热度骤起,其中L2 项目 Taiko 近期引起市场巨大关注和讨论度。继Vitalik打包了Taiko的头块并附消息称赞其技术路线后, Vitalik 今日发布的《Layer 2s as cultural extensions of Ethereum》文章更是再次提及 Taiko 表示:

每个以太坊 L2 都有其独特的「灵魂」,Taiko 强调「无缝用户体验」、「以社区为本」、「安全至上」和「Based (多维度“基于”以太坊)」。

而在此前的多场大型活动中,Vitalik 曾多次分享关于以太坊 L2 发展看法,观点包括 ZK 是以太坊的未来、站在更长远视角以太坊 L2 需要 Multi-proofs 等,而频频获得 Vitalik 赞赏的 Taiko 便是首批将其付诸实践的项目:

作为 Type-1 zkVM,不仅是行业中第一个正在开发基于 Based Rollup 的团队,更是第一个实施 Multi-proofs 概念的项目,并致力于进一步提高系统安全性和稳健性的同时支持高效低成本的处理复杂计算和大规模交易。

突出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不仅使得 Taiko 成为许多人眼中的以太坊 L2 赛道创新排头兵,也让社区对于 Taiko 主网上线空投抱有极高期待:2024 年 5 月27 日,Taiko 主网正式上线。而值此项目里程碑时刻,Vitalik 一如既往的送上了支持与祝福,在网络上打包了高度为「1」的头块,其元数据包含每个 Taiko 核心贡献者的姓名,并表达了对 Taiko 主网上线的期待以及感谢了团队在实现去中心化社区主导、推动网络启动所做出的关键性支持。

主网上线之际, Taiko 另一重要里程碑代币 TGE 也进入倒计时阶段。

本文旨在走进 Taiko,更多通过技术角度探究项目核心优势与生态建设策略,走进 Taiko 「构建真正去中心化、无需许可、完全继承以太坊安全特性且高效低门槛的 L2 架构」愿景。

频获 V 神赞誉:Taiko 多项技术创新实现真正去中心化

身处百舸争流的 L2 赛道,Taiko 能够在同质化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很多人对于 Taiko 的第一印象,一方面来源于其明星创业团队,另一方面则来源于项目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Taiko 核心团队几乎是以太坊 L2 ZK-Rollup 项目 Loopring 的原班人马,而 Loopring 是第一个部署在以太坊上的 ZK-Rollup,2020 年 Loopring 上市 Coinbase ,成为首个上市 Coinbase 的中国项目。Taiko 联合创始人兼 CEO Daniel Wang 不仅曾是 Loopring 创始人,且拥有丰富的 Web2 经验,曾担任京东的技术负责人,谷歌技术主管兼高级软件工程师等重要职位,Web2 + Web3 双重履历光环下,使得 Taiko 在诞生之初便备受关注,项目从产品设计到具体实现方面更是拥有扎实的技术基础。

从技术架构上来说,Taiko 分为三个主要模块:

  • Multi-Prover: 利用多种zkVM和SGX等集成证明系统,直接编译及运行基于Rust的以太坊虚拟机,生成零知识或TEE证明以验证以太坊区块执行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 Multi-prover,Taiko 可以在不改变现有智能合约和 dApps 的情况下扩展以太坊,同时继承以太坊安全性、去中心化和兼容性。

  • Layer 2 Rollup 节点:负责在 Layer 2 上管理和执行交易,同时与以太坊 Layer 1 (L1) 进行交互。通过 Layer 2 Rollup 技术,Taiko 能够提高以太坊的交易吞吐量,降低交易成本,并保持去中心化和安全性。

  • Taiko 协议:定义并执行 Layer 2 Rollup 的规则,确保交易的正确性和网络的安全性。通过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验证,Taiko 协议实现了以太坊的高效扩展,同时保持其去中心化和安全特性。

Taiko 旨在成为 Type-1 zkVM:zkVM 作为一种基于 ZKP 的通用计算平台,能够在不泄露执行细节的前提下验证计算的正确性。并支持在链外处理计算量大的任务,仅将验证结果提交到区块链,极大地提升了区块链的扩展性。另外与其他解决方案相比,Type-1 zkVM 完全以太坊等效, 是直接可以在以太坊链上运行的 EVM,但存在较高的技术门槛,因此行业中追求实现 Type-1 zkVM 的项目并不多,Taiko 便是其中之一 。基于 Taiko,开发者和用户能够安全地体验以太坊,交易费用更低,而且不对以太坊做任何改变。

基于 Multi-proofs (多证明者交互式证明)打造的 BCR 架构进一步扩大了 Taiko 在成本、效率以及安全方面的优势。

作为 Taiko 协议的关键创新,BCR 框架(Based Contestable Rollup)的核心在于「竞争」: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提议者,提交区块提议,且任何对状态转换结果有异议的验证者都可以提交安全级别挑战证明,更改 L2 区块状态,在正确和错误的分叉之间作出选择。提议者需要打包用户交易并生成零知识证明,多个提议者可以同时竞争提交区块;验证者负责验证提议者提交的区块和零知识证明,多个验证者可以竞争验证区块。这一流程不仅确保了每个区块的生成和提交过程的去中心化,而且进一步增加了网络的安全性。

Multi-proofs 是实现 BCR 框架的核心理念,该概念最早由 Vitalik 提出并将其视为未来以太坊升级的重要方向,Vitalik认为:single-proof 方案无法应对 zkEVM 复杂代码所潜藏的 Bug 问题,而 Multi-proofs 对单个区块生成多种 proof 类型,即使其中一种证明类型出现问题,其他类型的证明可以继续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及时检测到任何错误的状态转换。

作为第一个实施 Multi-proofs 概念的项目,Taiko 认为 ZK 中的 multi-proof 可以转化为使用 multi-SNARKs + multi-Client,即使用多种 ZK-SNARK 证明多种不同的以太坊节点,这将为未来以太坊 L1 中的 SNARKed 节点多样性奠定基础。 此外,Taiko 还采用了 Halo2-KZG 证明系统,使得处理复杂计算和大规模交易时能够保持高效和低成本。目前,Taiko 已推出多重证明器 Raiko,这是一个集成环境,可以构建、运行和基准测试 ZK-VM 目标,目前支持 SP1、Risc0 和 SGX,并正在努力集成 Jolt 和 Powdr。

此外,在 2023 年 12 月 13 日举办的「Multi-proofs for rollups」 Twitter Space 活动中,,Vitalik 还围绕 Taiko 另一核心创新 BBR (基于助推器的汇总,Based Booster Rollup)展开深入讨论并表达了高度赞赏。

在了解 BBR 之前,我们可以先简单了解一下 Based Rollup:Based Rollup 也称为 L1-sequenced Rollup,最早由以太坊基金会的研究员 Justin Drake 于 2023 年 3月提出,是一种其排序完全由基础 L1 推动的 Rollup。这种设计将排序权利外包给了 L1 验证者,共识层、数据可用性层、结算层都是以太坊,只有执行层构建在 Rollup 网络之上,这种不需要额外的安全机制或共识算法来保证交易的有效性和顺序的设计不仅简化了技术复杂性,减少了延迟和操作成本,且使得 Taiko 完全继承以太坊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成为更具吸引力的 L2 选择。

BBR 构想的诞生源于 Taiko 团队对于 Based Rollup 的进一步思考:为 Based Rollup 添加开箱即用的原生以太坊 L1 DApp 扩展功能以进一步增强优势。BBR 不仅与 L1 无缝集成,且完全兼容以太坊的现有架构,可以增强任何类型的汇总,且其所采取的双层结构实现了交易执行和存储的分离,兼顾高效的同时保证去中心化。这种非常接近原生以太坊扩展的解决方案提高了交易执行和存储效率, DApp 只需部署一次,就可以自动将其扩展到所有 L2,如果需要额外的区块空间,还可以添加更多「booster rollups」,且无需任何额外的设置工作。

相比较于其他 OP 或者 ZK 系 L2 项目,Taiko 在技术上的系列创新也让其为生态参与者带来了独有的良好体验。

无需许可是 Taiko 的显著特征:不管是出块还是证明块,任何人都可以出块这笔交易。任何人都有机会参与到网络的建设。

将排序权利外包给了 L1 验证者的 Based Rollup 不仅使得 Taiko 成为真正继承以太坊去中心化意志的 Layer2,允许任何人成为提议者的设计更吸引广泛参与,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去中心化程度,推动网络更加健康的运行。

对于开发者而言,Taiko 在技术层和协议层通过以太坊本身的运行方式来扩展以太坊,不仅更加安全高效,且一次部署就能够实现无限拓展,节省了时间、人力成本的同时交易费用更低、可拓展性更强。

可以说,自成立以来,Taiko 对于 L2 的思考以及对于创新的追求从未止步,从 Multi-proofs、Based Rollup 再到 BBR 、Type-1zkVM 等设计,Taiko 在多重维度堪称 L2 赛道「第一个吃螃蟹」的积极探索者,这也让 Taiko 吸引了一众行业顶尖机构的投资:

2024 年 3 月,Taiko 宣布获得 15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加上此前两轮融资所筹集的 2200 万美元,Taiko 累计融资额度高达 3700 万美元,其中参投机构包括红杉中国、Generative Ventures、Lightspeed Faction、Hashed、Generative Ventures、Token Bay Capital、以太坊基金会等 。

一直以来,Taiko 始终致力于对二层网络(L2)的深入思考和持续创新。随着主网上线和生态建设进程的加速,Taiko 一方面寻求与多家行业领先的项目的合作,另一方面重视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与凝聚力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其生态的多样性和活力。

生态扩张持续发力,代币 TGE 即将到来

5 月份的 Taiko 可以说是牢牢吸引社区目光。

首先是主网上线带来的广泛关注。Taiko 自 2022 年开始开发就开启了测试网相关工作,并在测试网阶段拥有超 110 万个独立钱包,超 30,000 名去中心化提议者和 14,000 多名去中心化验证者。两年来经历 7 次测试网, Taiko 最终于 5 月 27 日正式主网上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主网上线之后,Taiko 代币预计将在主网上线几周后推出。相比较于其他头部 L2 的 TVL 以及市值数据,拥有多项技术创新、知名机构支持以及 Vitalik 高度赞赏等优势的 Taiko 是很多人眼中以太坊 L2 赛道极具潜力的存在。

主网上线之前的 5 月 23 日,Taiko 的创世空投活动在社区受到广泛讨论。

根据 Taiko 公布的代币经济学模型,TAIKO 代币总供应量为 10 亿枚,其中 5% 代币将分配给创世空投,空投对象包括区块提议者、区块证明者、与测试网交互的用户、参与 Galxe 活动的用户以及在符合条件的存储库上进行 Github 贡献的用户等。此外,TAIKO 空投申领将在 Taiko 主网 L2 上进行,空投代币不锁定,也无归属期。

随后,Taiko 上线空投查询页面,社交媒体上也很快出现了一批晒空投的用户。根据 AEVO Premarket 所提供的场外信息,TAIKO 目前价格约为 5 美元左右。

但大项目空投总是很难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本次 Taiko 的创世空投总体上也表现出了「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也有用户发文表达自己的不满。

面对社区情绪 Taiko 团队更新了其官方 FAQ,据最新更新显示,共有 30万个地址,认领了超过 5000 万个代币空投。紧接着,作为本次空投的受众之一,Loopring 宣布将获得的 250 万 TAIKO 分发给社区。

另外,本次 Taiko 创世空投仅是第一期,占总代币供应量的 5%,未来还有 10% 的代币用于后续空投。比如 Trailblazers 活动,据悉,活动徽章可增强开拓者积分计划,参与 Trailblazers 活动并在主网日铸造派别徽章即可获得独家奖励。

生态方面,在主网上线之前,Taiko 生态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根据 Taiko 官方网站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有 100+ 项目已入驻 Taiko 生态,类别囊括钱包、NFT 市场、预言机、 DeFi、AI 应用程序等。

而随着主网正式上线以及生态建设进程的加快,Taiko 近期将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入驻并官宣合作,例如 Pyth、Etherscan、Pancakeswap、Layer Zero 等。

丰富的生态一方面得益于 Taiko 技术优势带来的低开发门槛:作为 Type-1 zkVM L2 解决方案,以太坊 dApps 可以无缝的迁移至 Taiko 生态,大部分时候开发者甚至完全不用操心部署以及代码调整相关事项。

另一方面,十分重视生态建设的 Taiko 也提供了一系列生态发展扶持政策:查询官网定期更新的文档,开发者即可获得系列实用工具及使用教程。此外,Taiko 还推出了生态资助计划,该计划旨在发掘生态创新潜力,为有兴趣基于 Taiko 生态构建应用的开发者提供资金、运营、技术等各方面支持,进一步推动生态繁荣发展。

总的来说,虽然主网正式上线只是 Taiko 开启新一轮征程的起点, 主网上线之后的各维度数据表现仍有待观察和验证,但对于 Taiko 这个项目而言,多项技术创新,亮眼融资和团队背景为项目后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多重优势叠加之下,也是促使更多社区成员对于项目保持关注的重要原因。

对于加密项目而言,技术创新是安身立命之本,而生态建设是关系到项目是否能够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倾听社区声音、实施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为参与者带来更加透明丰富多元的生态参与体验是贯穿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重要课题。随着主网上线以及多项里程碑的落地,期待 Taiko 此类的创新探索者能够持续推动以太坊 L2 的升级发展。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