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李怡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失敗者回憶錄96:香港前途問題帶來的恐慌

李怡
·
·
Linda 的提問更重要而且涉及未知事實的本質。可惜大多數報導都沒有提及,但我記得。

1984年12月21日,中英聯合聲明在北京簽署後,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來港開記者會,時任記者的劉慧卿提出一個火辣的問題:英國不只是把香港的土地交給中國,而且把500萬香港人交到一個共產政權手上,這在道義上是否說得過去?戴對這問題看來早有準備,她的回答是:「我相信絕大多數香港人的確欣然接受這份協議,你或許是唯一例外。」

不過,當時更有一個犀利的提問是英首相沒有準備的,那是在香港工作的美國記者Linda Jaivin 提的,她問:1979年香港總督麥理浩到北京,鄧小平是否告訴他會在1997年收回香港?如果是,為什麼英國不把在訊息告訴香港人?戴卓爾夫人遲疑了一下說:我不知道鄧小平跟麥理浩談過些什麼。Linda後來對我說,她被這個無恥的回答唬住了,竟沒有追問:你不是應該知道的嗎?她說她恨自己當時沒有即刻追問。

Linda 的提問更重要而且涉及未知事實的本質。可惜大多數報導都沒有提及,但我記得。

到底麥理浩在1979年有沒有從鄧小平口中得知中共對香港前途的立場?據麥理浩後來接受媒體訪問時說,當時不是首先由他提出1997這問題的,鄧小平也只是重申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1997前會作出商討。據後來解密文件顯示,麥理浩提出,因為現在新界土地不能批出超過1997年的年期,因此是否可以在賣地契約上說:「若1997後的政治環境不變,契約會繼續有效」。鄧小平很敏感或早有準備地說,中國擁有主權,九七後香港仍然搞資本主義,請投資者放心。沒有直接講收回,但中國主導主權的含義很清楚。按約辦事的英國這個法治國家,唯一的選擇是與中國商談九七後的安排。

鄧小平或沒有明說,但英國政治人物應該意會到未來的可能變化。於是,那一年,最大的英資公司怡和洋行,已悄悄將部分資產移至其他地方;匯豐收購美國密蘭銀行,使之變成國際化銀行。英國開始醞釀新國籍法,將英籍人士分成兩類,第二類是在英國沒有居留權的「英國海外國民」(BNO),香港近300萬英籍人士即屬此類。1980年,香港開始提出政制改革,準備設立區議會。這些動作都不能不說與為九七作準備無關。

另一方面,據1997年時已經退休的新華社(即中聯辦)副秘書長黃文放在《九十年代》撰文透露,當年鄧小平為解決香港問題,成立五人小組,黃文放是成員之一。他說中共本來並沒有想過要收回香港,而是想繞過九七這個年限,延長英國對香港的管治,但英國逼北京表態,堅持要就九七問題談判。對中共來說,這是一個「痛苦的抉擇」,因為收回香港容易,但維持香港繁榮穩定則殊不容易,他承認,當時中共陣營內也有不少人反對收回香港。但在民族主義思維主導下,鄧小平也一言定音,大家只好在收回這大前提下絞盡腦汁。

1981年初,哲學教授勞思光發起組織「香港前景研究社」,邀我參加。參加者不多,還有胡菊人、董千里、陸鏗、孫述憲登。主要目的,就是想研究和提出些意見和建議,讓香港在97後可以維持某種形式的英國管治,包括主權換治權、仍然留在英聯邦等。我們都深知道,不管中國如何信誓旦旦的承諾,不管有怎樣完善的文本設計,在一個沒有法治自由傳統的國家統治下,都不可能守得住法治規則,香港的自由、人權會逐漸或快速淪落。

那幾年,我的主要精神,都放在香港前景問題上,編輯雜誌、寫文章,大都離不開這個話題。

戴卓爾夫人說,「絕大多數香港人欣然接受這份協議」,絕非事實。1982年5月底民調顯示,98%的人希望維持現狀,64%的人選擇中國擁有主權而繼續由英國管理,42%的人接受香港成為特區,37%的人希望香港獨立,26%的人接受香港歸還中國。1984年聯合聲明發表後,因不少人相信明文規定的法治傳統,這比例有一些改變,但仍然每年有以萬計的人離開,用腳投票以示不信任中國的承諾。

1980年至1986年,每年約2萬人移民,及至1987至1989年,移民人數升至3-4萬人。不過,許多人並非舉家移民,而是全家移民後,先生先回香港繼續賺錢,太太就帶着孩子留在國外,那時有個流行的名詞,把這叫做「太空人」。

那時一些小國也紛紛用「賣護照」的方式吸取香港人取得外國人身份作護身符。那時美國領事館簽證處主管告訴我,說有人持南太平洋小國東加王國的護照來拿美國簽證,但護照上寫明這人沒有居住在東加的權利,護照只允許他住在東加主島之外的一塊大石頭上。

這樣的護照香港人也要買,可見港人當時的恐慌程度。

1979年港督麥理浩與鄧小平會晤。

(原文發佈於 2022 年 1 月 14 日)

《失敗者回憶錄》連載目錄(持續更新)

  1. 題記
  2. 闖關
  3. 圈內圈外
  4. 殺氣騰騰
  5. 煎熬
  6. 傷痛
  7. 動盪時代
  8. 抉擇
  9. 那個時代
  10. 扭曲的歷史
  11. 先知
  12. 自由派最後一擊
  13. 我的家世
  14. 淪陷區生活
  15. 汪政權下的樂土
  16. 淪陷區藝文
  17. 父親與淪陷區話劇
  18. 李伯伯的悲劇
  19. 逃難
  20. 愚者師經驗,智者師歷史
  21. 戰後,從上海到北平
  22. 古國風情
  23. 燕子來時
  24. 在左翼思潮下
  25. 1948樹倒猢猻散
  26. 豬公狗公烏龜公
  27. 《蘋果》的成功與失敗
  28. 怎能向一種精神道別?
  29. 自由時代的終章
  30. 清早走進城,看見狗咬人
  31. 確立左傾價值觀
  32. 「多災的信仰」
  33. 最可愛的人即最可笑的人
  34. 中學的青蔥歲月
  35. 被理想拋棄的日子
  36. 談談我的父親
  37. 父親一生的輾轉掙扎
  38. 父親的挫傷
  39. 近親繁殖的政治傳承
  40. 畢生受用的禮物
  41. 文化搖籃時期
  42. 情書——最早的寫作
  43. 那些年我讀的書
  44. 復活
  45. 不可缺的篇章
  46. 不可缺的篇章 之二
  47. 不可缺的篇章 之三
  48. 不可缺的篇章 之四
  49. 不可缺的篇章 最終篇
  50. 沒有最悲慘,只有更悲慘
  51. 歸處何方
  52. 劉賓雁的啟示
  53. 徐鑄成的半篇文章
  54.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人
  55. 通俗文化的記憶
  56. 左派的「社會化」時期
  57. 伴侶的時代
  58. 那些年的太平日子
  59. 香港歷史的轉捩點
  60. 福兮禍所伏
  61. 香港輝煌時代的開始
  62. 我們是甚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63. 二重生活的悲哀
  64. 《七十年代》創刊背景
  65. 脫穎而出
  66. 覺醒,誤知,連結
  67. 非常有用的白痴
  68. 有用則取,無用則棄(非常有用的白痴之二)
  69. 中調部與潘靜安
  70. 非蠢人合做蠢事
  71. 接近絕對權力的亢奮
  72. 無聊的極左干預
  73. 從釣運到統運
  74. 那年代的台灣朋友
  75. 統一是否一定好?
  76. 台灣問題的啟蒙
  77. 推動台灣民主的特殊角色
  78. 中共體制內的台籍人士
  79. 踩不死的野花
  80. 文革精神
  81. 文革締造中國的今天
  82. 極不平凡的一年
  83. 批判極左思潮
  84. 民主假期
  85. 裂口的開始
  86. 太歲頭上動土
  87. 愛荷華的「中國週末」
  88. 1979年與中共關係觸礁
  89. 那幾年,文藝的沉思
  90. 愛荷華的平和交鋒
  91. 從認同到重新認識中國
  92. 九七覺醒
  93. 美麗島大審對我的啟示
  94. 從事媒體一生的座右銘
  95. 念茲在茲要記下的輝煌
  96. 香港前途問題帶來的恐慌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