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社會的特性都是「馬虎了事」
教科書描述今天的社會、科技、文化時,多數會應用為「發達先進」。(「民主自由」這些詞語,在香港已經成為「落後」的詞語了。)
學校傳授、政府商家宣傳著一套敘事:社會運作是精密的,每個決定決策是專業的。專業,好像是現代社會的基礎。
固然,人類的確創造過很多難以想像地精密的產品,例如晶片。
不過在這個主流敘事之外,大家亦值得留意,社會並非真的如此精密,大部分時間,社會的大部分結構都是「馬虎、求其、隨便、得過且過」:
絕大部分導致交通意外的因素,都是駕駛者分神,不專心駕駛。餐廳煮出味道不佳,太鹹太辣的頻率其實非常高。記錯時間,去錯地點,經常發生。
這些是個人層面、普羅大眾的馬虎求其。只不過,有很多我們以為專業的決定,其實只是被那個「專業職業」所蒙蔽,仔細想清楚,就知道現實不純然如此。
有試過看醫生嗎?一個醫生認為你是有某隻病,另外一位醫生認為你有另外的病。然後大部分病,醫生都是處方一堆必理痛(撲熱息痛,Paracetamol)。醫生濫處方抗生素,已經不是新聞。
今次疫情,不同國家的處理方式迥異,當然各地文化不同、情況不同,不過帶口罩與否,社會距離的人數限制,為甚麼可以有如此大的分別?各國都自稱自己決策專業,那麼何以各國如此相悖?
看看香港的城市設計?舊區設計有問題,可以歸咎以前的研究不足,那麼為甚麼2020年的新區設計,仍然如此糟糕?看著啟德那群醜陋的新樓群,各區越趨惡化的塞車,究竟所謂的專業規劃,有多專業?或者,他們會否是專業地製造差劣設計?
上年疫情期間,香港政府曾經宣布禁止「堂食」,然後某張某認為上班人,可以去郊野公園吃午飯。因為導致天怒人怨,所以急急撤回。這些決定,由「專業人士」決定,去到最後,有人覺得專業嗎?
香港幾乎所有基建都超支延期落成。永遠的原因都是「天雨」、「成本上漲」。難道那些專業的部門,不知道香港會下雨嗎?成本上漲是必然的趨勢,難道不能做一些基本的預算嗎?為何超支以數百億計?
建築工程,更加有很多這些令人發笑的荒謬例子。
在香港的深水埗,有條鴨寮街。鴨寮街有幾檔特賣場,永遠有幾個售貨員在引吭宣傳,永恆不止地宣傳那些奇奇怪怪的產品,我經常讚嘆他們為甚麼可以有這麼多說話形容,講得引人入勝,能把一個普通膠掛鈎,講成一個黑科技產品。
股票市場有更多分析師,好像對所有股票都瞭如指掌,滔滔不絕,娓娓道來。但是如果市場情況畸變,他們可以立刻用美麗的語言打倒昨天的我。
狼人殺更加是一個典型「好像專業,其實求其」的遊戲。多數玩家大量的「分析」,營養有限。這凸顯了社會的特性,「用漂亮專業的語言去掩蓋那種馬虎」,「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德經》,大概就是描繪這個場面。
高貴始於神秘,大部份職業,當我們進入其中,我們就會發覺不外如是。我並不否定進入那個職業後,我們會掌握那個職業的邏輯以及專業知識,但是這些高貴的職業,也有不少「專業判斷」,摻雜了很多水份。
專家的知識,其實有限,或者限制在某個範疇。世事卻複雜萬分,《規模:複雜世界的簡單法則》解釋了世界有很多簡單法則,只不過當這些法則疊加,世界卻變得異常複雜。專家的知識,無法一下子理解這些疊加的複雜結構。
香港有句俗語叫「突破盲腸」,多數形容一些門外漢一語中的,令到專家語塞,大概就是因為上面所述的原因。
我不是要否定「專業」的意義。畢竟沒有這些專門知識判斷,社會進程未必如此。
不過如果能了解所有社會都是隨便求其馬虎了事,那麼我們面對社會上的各種混亂矛盾、各種不公、各種荒謬,也可能會容易接受一些。人,不過如此。
同時,我們亦無需要這麼執著於那些「專家意見」,這個年代,我們要掌握的是「常識」(common sense)。「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有很多東西,應該自己去求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