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终将逝去的豆瓣和曾经的我们
作为豆龄 13年的资深用户,今天看到不少关注多年的友邻因为讨论香港国安法而被豆瓣删除账号,于是下了决心来 matters 寻找一片新的精神家园。第一篇文章,想献给终将逝去的豆瓣,和曾经的我们。
虽然过去一段时间,豆瓣上的言论收紧得厉害,也有不少用户天天问候管理员,一直以来我还是对豆瓣有感情。
豆瓣是墙内非常独特的一个存在。刚开始用豆瓣的时候,纯粹是想有个地方记录自己看过什么电影(功能类似IMDB),听过什么音乐,读过什么书(Goodreads)。在那个版权意识还不强的年代,用户们经常互相分享资源,一些对作品有想法的用户开始写评论。慢慢地,豆瓣有了社交属性。
嗅到了社交属性的气味,豆瓣开启了阿尔法城计划。阿尔法城市一个虚拟网络社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搬到不同的街区,和趣味相投的用户做邻居。在电影街(具体的名称记不住了,还望老用户见谅)上住了一段时间,也可以搬到美食街上换换口味。有时想搬去的街区人数已满,还要错峰登录看看有没有空缺。同时豆瓣也开始向网站里添加商品交易属性,有过那么一些页面允许用户卖东西(类似淘宝),但不甚成功。阿尔法城也是,后来就关掉了。
豆瓣一直是一个安静的,不图上进的存在。社交网络都希望增强用户粘度,甚至不惜限制发言字数,让用户只能片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引起各种骂战;近年社交平台的趋势也是纵容用户用更短的时间分享更浅显的内容(tic tok, instagram),各种爆红视频大多是以乖张的行为或言论博人眼球。豆瓣从来就没有淌过这潭浑水。
一如早年的 Facebook 有分享日记的功能,豆瓣的早年用户有不少通过日志分享他们对于某些事物或者专业的看法。十年前,有不少在国外留学的学生会在豆瓣上分享他们在读书时学到的专业学科内容,他们在国内不方面找到的书籍上看来的一些信息,当然也有美妆美食网红的雏形,但更多的不是为了带货,而是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希望遇到志同道合的用户,成为”友邻“。或者纯粹是为自己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甚至种过的草做个记录(不瞒您说,我几年前关注的好几个用户都是因为她们会在相册里分享最近在淘宝看中的各种奇怪东西)。而因为豆瓣好像从来没有认真想过拿着这些用户数据变现,为数不多的尝试,失败了也就算了,所以养成了一帮忠诚的、愿意分享原创内容的、略带社恐的社交媒体用户。大家愿意在网络上讨论问题,分享信息,偶尔还能面个基,但用户之间关系平等,不经常形成崇拜与被崇拜的关系。为什么?我估计因为每个人看过的电影,书籍都明摆着,谁又看不起谁呢?
再后来几年,氛围似乎有了变化。影视公司用水军为电影刷分;豆瓣内容被公众号洗稿;友邻的原创文献被抄袭;鹅组出圈;网红公司签约豆瓣红人,一夜之间大家都开始带货;越发收紧的言论口径引起不满。豆瓣,似乎越来越不像豆瓣了。
每每发生这种事情,我都会想起一句话,”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
换言之,不见得是豆瓣变了,而是用它的人变了。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大家对于终端信息有了巨大的胃口。公众号要吸引用户,然后做广告变现,恨不得一天推送二十次(微信后来限制了推送次数好像)。而对于任何一个团队,持续不断地推出高质量的文章,靠的不仅是人,还需要时间的沉淀。在稿荒时,豆瓣上大量高质量、不受利益驱使的内容就成为了剽窃的最好选择。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让大家找到的新的活路。以往只想给大家分享好物的用户,突然有公司愿意签他们,写软文,发薪水,每带一单货都有提成,后面再写出来的测评,就安辨我是雌雄了。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统一口径,删除关键词也变为可能。得益于它的丧,豆瓣在微博微信受整改前还是安生的,但大环境如此,一个有京ICP号的主要用户为中国大陆用户的社交网站又能如何?Apple 都要把大陆的 iCloud 交给中国公司管,豆瓣又有谁给他撑腰说个不?
但就算这样,我还是爱豆瓣的。
Matters 上的墙外朋友可能很难想象被平台删除账号是什么体验。十几年来写过的影评,日志,标注读过的书,关注的友邻,一夕之间化为乌有,而原因只是你妄议时政。为什么不可以评论?说真话触动了谁的神经?一个连真话都听不得的存在是不是需要坚强一些?这些话,以后是越来越不敢说了。没有了气质相投的平台,说出来,又有谁听得到?再过几年,还有谁愿意说话?
今天阵亡的友邻们,走好,珍重,江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