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看似避免不了的儀式感
這是 Will 的作品,歡迎訂閱、轉發、回覆、支持。
過年,伴隨很多不知道為什麼,但是大家都這樣做的事情。我稱呼這些事情叫做儀式感。
包含我昨天想要去走春、走廟,到了家附近的土地公廟—傳統土地公廟也是求財—門庭若市,應該是我過年檔期,目前為止去過人最多的地方。
我以前對於拜廟、走春這件事情,實際上真的是沒有太多的感覺,也不覺得一定要自己去做。可能是因為與十三月亮共時訊息頻率共振,反而對於有種想要為自己做點什麼,這時候就是儀式感出場的好機會。〔大年初一的共時訊息,請參考:今年是適合許願的一年。〕
買供品、納香油、補財庫,在寺廟裡面,各種可能性都存在。人有些時候,總是想要為自己做點什麼 ,那時候走一趟廟,我覺得是很棒的選擇。
家的儀式感
然後,昨天在餐桌上,我看著每天都會有新的菜,伴隨上一餐、上上一餐留下的剩菜,雖然今年年菜採用外購的方式,已經少了很多,但每次都有個兩三盤輪流上場。
我說著:「每次都有新的兩、三盤,然後又伴隨著舊的兩、三盤。這樣要吃到什麼時候?」我爸回應著:「過年本來就是這樣。」
我停了一下,想著這句話,然後悠悠地回覆:「過年其實也可以選擇不要這樣。」
身處一個很傳統的父權、客家文化的家庭之中,爸媽從小到大就提供了很多儀式,小時候都覺得好像應該這樣做,伴隨年紀的增長,忽然覺得怪怪的,然後就要花很多時間去把,釐清怪怪的地方,然後再拿掉這些硬生生被培養起來的習慣。
例如,我們家對於「叫人」這件事情,非常看重。誰回家了,晚輩一定要給長輩一個稱謂,晚輩回家了也要給長輩一個稱謂。總覺得,叫一聲代表我們心裡還有尊親關係,還能理解長幼有序。
我始終不解,尊重不是一種放在心裡,比呈現在外在更加重要的事情嗎?
漸漸的,有點懶得維持這樣的儀式感,久而久之好像也沒有發生什麼事情。
還有許多如果這樣,就該那樣,後面不必然有邏輯。
印象最深刻的有一次,我洗好澡頭髮濕濕的時候,拿著包巾裹在頭髮之上,走出浴室。我爸瞬間暴怒,嘶吼:「給我拿掉!」當下我一頭霧水,想著是發生什麼事情,要這樣大怒。
我爸繼續用高分貝的音量解釋:「家裡是有人怎麼了嗎?幹嘛要包白頭巾在頭上!」
無法形容,那個時候我心中的震撼!完全不懂,這兩件事情到底是如何連結一起。
直到現在的每一天,我爸仍堅守許多儀式感,而父權的家庭中,大家多少給予了一定的尊重。
有容乃大
廟內超級多人,讓我回想起有一段時間,對於宗教這件事情,我的心情是充滿複雜跟矛盾的。
一方面加入了一個信仰組織,提醒我們不要亂拜宗教,只能夠拜師父,裡面說了很多理由,我覺得聽起來都非常的合理,充滿了一套邏輯,又能夠帶來希望。
隨著沒有繼續在同個信仰之中,後面幾年自己也還是受著這樣的邏輯影響,直到這兩天,忽然發現「宗教」、「信仰」、「民俗」這件事情,根本不是這種具有排他性的說法。
有容乃大,才是真相吧!
真實的修行、實修應該是不斷拓展我們的彈性,讓人可以有更多的包容力,透過認識,有機會看到不同的面相,產生更多的選擇。
而不是排他的,真實的強大是因為我們對每個情況了然於心,而不是刻意不看、批評那個不在我們掌控的情況。
多年來,傳統的道教信仰,佛教的修行傳達,都在告訴我們這件事情,人間卻出現許多「說法」與派別,來提出不同的觀點。但想想,實際站回到每一個廟宇之中,重新體會,原來「包容」是這的啊!
今天就先跟大家講到這邊,歡迎訂閱,下次見!
❤
🏠未來六米主理人👨🏻💻Will,我在這裡✏️寫作,您的訂閱📥就是最大的支持:
💰週一:下班後的創富人生【訂閱電子報】
☕️週二、五:身心茶水間【訂閱電子報】
🍳週六:週末加餐【訂閱電子報】
內容創作平台:vocus、Matters、Med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