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 BIG Things: 是指「未來人們生活的下一件大事」】2022年到2040年科技預測
原作者:Adrien Book
翻譯:我
Elon Musk 曾經發表經典演講:不一定是要能改變世界的東西,才是好東西;但能改變世界的東西,也不一定是好東西。
有戰略與管理顧問就在企業和行業間觀察到科技發展趨勢,發表了有關將來的技術預測。
首先,開宗明義:預測經常會出錯。像設想未來的《大都市》(1927年電影),我們仍沒有在天上飛的車,不過有航拍機;這不影響我們更努力理解未來的可能性。原作者在20年1月發文時,並未預想到疫情的發展,在不同程度加速或改變了技術的開發方向。
【2022年技術】
1. 智能雲服務/數據即服務/平台即服務 (AI Cloud Services / Data-as-a-service / PaaS)
多數偉大的技術直到被大眾接受才被認為具有革命性,這是為什麼近年 AI 令人失望的原因。智能雲計算以前只對大公司脫離巨量人工輸入有大幫助;現在則有望提供專門匹配客戶需要的算法,PaaS 是指將「預訓練模型」作為服務來出售,提供運算平台與解決方案服務,以前我們說過的 Shopify 就是以 PaaS 模式盈利的公司,他們搭建經客戶實際使用﹑用數據學習的大數據平台,再租出平台予新客戶使用。
2. 情感人工智能 (Affective AI)
一種算法可以從你的微表情﹑書寫方式或說話方式來得知你心情,並相應地提供產品或服務。現時 Google Cloud Platform已經有人臉部分面部表情識別﹑影片內容識別 API 直接調用,可以通過 API 了解一段產品評論文本整體的情感態度,以及對多語言的支持和語義的分析。
3. 5G
5G 技術將對大多數行業產生巨大影響,因為它將改變數據傳輸速度和數量,現時最先進的雲服務傳輸已經能夠達到 35 Tbps。要能實現自動駕駛汽車和將無人機連接到互聯網,都需應用該技術,也將促使虛擬現實和物聯網的進展。因此5G並非應輕視的技術。
【2025年技術】
4. 遺傳預測(Genetic predictions)與CRISPR
馬斯克:如果說到現在是最緊迫的事情,那我會說遺傳學。
預防癡呆或老年癡呆症或類似的遺傳疾病,或者分析一個人的基因組,並預測一個人患上癌症的機會。雖然會有遺傳歧視的風險,但是在公共衛生負擔層面,DNA預測將能提高了治療率,降低了保險溢價。CRISPR 說白了就是基因編輯,潛在應用包括糾正遺傳缺陷,治療和預防疾病的傳播以及改良農作物,但是在目前政治氣候不利發展。
5. 人類增強(Human enhancements)
遺傳學的爭議不易解決,仿生肢體(Bionic limbs)相對來說更有潛力,以傳感方式利用AR﹑VR,用新穎的方式與人體合併。除了已經看到手臂和腿部增強之外,很有可能還會增加背部和眼睛。而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用以治療腦神經疾病和解決 AI 危機,是另一項在開發中的技術。
6. 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
超過50年來,科學家們宣布量子計算機的到來,但這次可能是真的。有趣的是,量子計算機可以輕鬆找出加密的區塊鏈密碼。而製藥公司利用它在理論上可能會在藥物開發方面有重大突破。
【2030年技術】
7. 石墨烯(Graphene)
石墨烯非常薄,輕巧且柔韌性好(比鋼強,比紙薄),電導率也比矽高250倍。這種物料已被炒作多年,應用層面眾多,特別是在可穿戴電子設備和太空旅行中,也被預想代替矽(silicon)來製作電動車(EV)電池,可望解決現時充電問題。
8. 氫燃料動力(Hydrogen fuel cell)
氫燃料電池技術壁壘高,以現在的技術水平還難以普及,豐田為代表的少數車企在推動著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進展,而BMW也公佈研發中的氫燃料電池SUV車,宣稱 6kg 氫3分鐘加滿﹑續航500公里,估計在2025年量產。
9. 智慧紋身(Smart Tattoos)
可以通過觸摸發送信號進行交互的具電容性﹑暫時性紋身,需要通過微處理器連接到設備,微軟研究人員也在探索在假肢上的長期使用可能。這項研究是基於現時可穿戴設備造價不菲,在材料浪費方面對我們的環境也很昂貴,用戶於設備外觀的控制更幾乎沒有。
【~2040年技術】
10. 使世界變得宜居的科學,專注於綠色技術
關鍵詞:人造肉﹑廢水發電機﹑基裂變﹑仿生學﹑碳捕集﹑熔鹽儲能﹑人工光合作用等等。
理論上技術通常是價值中立的,與操縱者並沒有關係。而即使是2018年全球領先的信息技術研究和顧問公司Gartner發布的新興科技技術成熟度曲線,兩年後很多東西已經過時了。同時本人根據閱讀價值,亦略過了一些作者也認為是無聊的﹑眾所周知的東西,比如區塊鏈﹑加密貨幣﹑自動駕駛汽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