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人的群眾自創公車:真實解決問題?過度華麗科技?
與大家分享我跟 @映昕近日製作的小題目,是關於台北由「政府主導」兼「群眾自創」公車app介紹,以及實際搭乘調查。摘錄內容如下,詳情請見端的報導:
(原文:《跟著跳蛙通勤:台北如何讓民眾上網自創公車路線?》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80409-jump-frog-bus-taipei/ )
2018年,新北市交通局推出了新政策,吸引不少目光:它讓民眾使用「跳蛙公車」app創設自己的公車路線,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下載、選擇路線起訖點,開啟「連署」模式,集滿20個人也想跟你搭乘同樣的路線,路上就會出現一台由群眾共同創設的公車,跑著當初連署所指定的路線,實際解決該路線的通勤需求。
跳蛙公車app的初始設計理念,說來十分簡單:在特定的路段,民眾已有搭乘公車的需求,但沒有合適直捷的路線可搭。若按照正常程序開通公車路線,程序繁瑣,又必須耗費許多時間,為了整合民眾與業者的需求、更有效率地使用大眾運輸資源,新北市政府決定開發app,民眾連署成功後,交通局便會請公車業者開始規劃、行駛該路線,以每八公里一段票(備註:一段15元)為標準進行收費。
打開跳蛙公車app,如今已經有十餘條開通路線,統計乘客超過三千人次,另有七至八條公車路線已經跨越20人的通車門檻,進入「準備開通」階段。如果順利地發展下去,將會越來越多人跟著跳蛙上班、下班,形成台北人的新體驗,也補足過往路線蒐集的不足。
--
但在眩目的科技背後,也有學者提出疑問,認為運用現行悠遊卡的數據分析,也可以得出乘客需要的「跳蛙」路線,不需要花大錢做app,言下之意,是覺得有點太華麗了。我是覺得相當有趣,matters裡應該有相關行業的朋友,歡迎聊聊這樣的「共享公車」還能有幾種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