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筆記

李建崑.Paulos
·
·
IPFS
·
浮生漫錄
那些為我們所獨有的,使我們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感覺,往往只是電光石火的一瞬,要是我們不懂得抓住和品嚐這一瞬,我們便沒有成長,也沒有興奮。
──Eric Hoffer : The True Bliever

#靜思筆記

※ 古人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回春的景象,已然於消融的冰雪裡,緩緩而增;新變的意氣,更在風和日暖、鶯啼燕語間,悄然而生。這是大地之春「默示」給人們的、最有意思的「信息」。

※ 在目前這種「人手一機」的盛況下,「手機符號」已成另類語言,成為傳達訊息的工具;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不少「非文字符號」,同樣發揮了消除電腦硬體的冰冷、快速傳情達意的功能。符號的使用,乃人類了不起的創造。只要是約定俗成,就沒有是否破壞現有「語言、文字系統」的問題。當然,它的前提是:語言學家、文字史家絕不能偷懶,他們必須不斷傳承文字符號、記錄語言環境的實況,讓後世的人知道,過去的世代,這些文字符號是在怎樣的狀況下、怎麼被使用的!

※ 很多人慨歎孤獨,其實孤獨很好。唐君毅先生曾說:「在群眾之中,你生活在當代;在孤獨中,你生活於所有時代。」又說:「孤獨的一個人,在一個人與莫有之間,蘊藏著無限。」這自然指的是精神生活了。孤獨使人更有機會探索內在心靈與外部世界,神交更多智慧長者,如此,孤獨的人更應慶幸自己的孤獨了!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擁有無限豐富的可能性。

※在價值多元、各行各業飛快發展的時空環境,冷靜觀照,深入思考、審慎以對,是唯一的出路。前賢的訓誨、聖人的教條,對於自我出處,固有一定的意義;佛道聖域、天堂樂園,或許也能鼓舞生活的勇氣;英雄事蹟、豪傑事業,對於尋常百姓來說,卻實在遙不可及。而離脫痛苦,快樂度日,畢竟還多數人卑微的願望。看到不少人過的很不快樂,事實上,他們的收入增加、家庭圓滿、人際關係說不上惡劣,但他就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也許,留下方寸之地,一小塊專屬自我的空間,緬懷過去、盱衡未來,冷靜面對自我,尋求「自我實踐」之道,應該也可以是一條「離苦得樂」的捷徑。

※阿姜‧查說:「我們是為了不要再生而生。」、「當一個人不了解死時,生活會很煩惱。」、「死是緊緊地捱著呼吸的。」乍聽之下,非常悚動,也難接受;可是仔細想想,事實不正是如此嗎?過完此生,就此「了脫生死,永離輪迴」,是不少修行人終極的願望。因為在世俗的生活中,的確有太多太多的煩惱了,煩惱還使人們進一步地墮落。從死亡去觀照生命意義,的確是一個折伏煩惱的最佳方法。想想:生死都捱得這麼近,提昇自己都來不及了,還有時間浪費在無謂的煩惱嗎?!

※借助於別人的點染與移化,固然可以逐漸洞明事理,但是終究缺乏主導的力量,只能獲得有限的成長;不如透過自我覺知與省悟來得可靠與穩健。環境因素的模塑與挑激,雖然也可以提昇心靈境界,可是,假若自身缺乏自我開拓的能力;則其心靈提昇,也仍有限度。

※「真相最大的敵人往往不是謊言─一個故意製造的不誠實;而是虛構─一個不真實,卻有說服力,緊纏著不放的虛構故事。」約翰‧甘迺迪如是說。

我是在E. Loftus & K.Ketcham合著的The Myth of Repressed Memory(洪蘭教授中譯名為:《記憶與創憶》)一書見到這句話。這一本書的作者,對於記憶有傑出的研究成果,有感於心理分析師對於壓抑記憶不可思議的挖掘,造成很多家庭受到虛假記憶的傷害,以致家破人亡,因此寫下這本探索記憶真相的書。

就作者的研究,記憶不是電腦磁片或是排列整齊的檔案櫃,記憶並非常駐大腦,隨時等待人們去提取。人的心靈其實是脆弱的,易受滲透的,她有一個妙喻:「把你的心靈想像成一盆水,每一個記憶就好像一匙牛奶攪入這一盆清水之中。每一個人的心,包含幾千幾萬個這種糢糊不清的記憶。我們之中,有誰敢說他可以將清水中的牛奶,分離出來?」記憶是一個重新建構的過程,其中混含了事實與虛象。記憶的特性─延展性─隨著時間而改變;時間過得越久,記憶的改變就越多;而扭曲或變形,就可預期了。新事件持續在發生,心靈就一直將新事實和細節添加進來,原來的記憶就變形、走樣了。「選擇」和「故意避免」是個很關鍵的問題。不管是被壓抑和潛意識的記憶,它所找回來的「真相」,其實是很主觀的東西。

有了以上的認知,當你身邊的人「想」起了一件事,荒謬突梯卻言之鑿鑿時,就不要跟他的「記憶」起舞了;因為,這中間已經有了他未必自覺的「創憶」成分在內!

※正如同把恨字當作口頭禪的人,內心所懷未必是恨;往往口口聲聲是愛的人,根本不懂得愛!愛,應是包容、諒解,而不是支配、佔有。不正確的所謂愛,帶給人的是驚悚和壓力,使人喘不過氣來。不正確的愛,只會自毀毀人。

※誨謗之所以比稱讚更接近真實,原因或許是:毀謗你之前一定對你有過一番檢視,而在稱讚你之前,往往只對你看個輪廓而已。所謂「不計毀譽」,也許可以這樣理解:若真有缺失讓人指摘,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怎能對他怒目相向?!反之,既然對方看得不真切,他的稱讚,也只有一笑置之了!

※滿懷仇怨如何自我提昇?弘一法師說:「怒宜實力消融,過宜細心檢點。」小心在怨怒之中,自毀靈性。怨怒之心理負擔其實是非常沉重的─這也就是心懷怨怒者身體總是比較差的原因。懺悔是卸下這份重擔的辦法。只可惜,大多數的人太重視「顏面」這個假相,不敢面對殘缺的自己,所以,懺悔也就成為知易行難的修養法門。

※台灣吳尊賢基金會在電視媒體上播出一則勸世箴言:「輕視,是給別人最嚴重的暗傷。」這句話的用意,在勸人寬容、謙和,以便使人際關係更加和諧。但是,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因為價值取向的分岐所造成的衝突,是無法避免的。輕視別人不過是在表達一種價值態度,只要是一個有價值自覺而且心靈自主的人,都不免與別人比較,並作出種種價值評判。輕視別人,是自覺價值取捨比別人高明。但是,真的如此嗎?這恐怕是個自由心證、無從客觀察考的事。既然價值評判無日無之,最安全的辦法是:儘量從多元的角度出發,同時,只要涉及人倫關係,就最好將這種評判置諸心中,絕口不洩漏出來,這樣,也就不會給人「最嚴重的內傷」了!

※看別人的論文,是如何利用解析的工具,如何建立事理的關聯,如何構造觀念的系統,如何作正確的評斷。每一種工具,都親自拿來試試,以便了解其性能;任何事理,都將它建立關聯,以便形成自己的思想系統。平日讀書,是作觀念的庫存;實際寫作,則為適時出料,改造成附加價值高的產物。如此,才不致使那些曾經撼動心靈的觀念,失去活力,寖假成為呆料。

※封閉的自我充滿了懷疑,也充滿了自信。他相信人間的一切思想與觀念都不是絕對真實的,都有待自己的評估與檢證。凡未經自己認可的,都視為應該打倒。一種浮夸虛矯的作風,成為他的生命的基調;他將自己零散的知見,推擴到所接觸的一切領域,強人所難地要人接受。將自己的妄誕解釋成超凡;將別人的聰明,視為無足輕重的巧智。這樣的生命形態,不但不能隨時間的綿延而成長,反而會逐漸變成斷裂無根的存在。

※經由人的感覺經驗,可以歸納出知識;通過人的理性,可以演繹出知識;利用冥想直覺,可以直悟出知識;透過信仰,也可以獲致神啟或靈思。西洋哲學史上對於如何獲得知識,作如是解。但是,感覺經驗有其時空限制,理性能力,有被情感干擾之虞,冥想直覺又不免逸出知識領域,而信仰又侷限於特定對象,種種認知途逕,都有限定;如此說來,拘泥一偏,都不圓至,那麼最好的認知途徑,應是綜包兼賅的。

※朱熹〈鵝湖寺和陸子壽詩〉有云;「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實在道盡為學的奧秘。首先,說明了學問無過時之問題。任何舊學,既經重詁,必能加深了解的層次,使自己的理解更加細密;而新知的增進,拓展了視界,必能使自己的思想更為深沉。其次,啟示了舊學與新知不可偏頗。舊學是前人所遺,必有其意義與價值;新知雖為異軍突起,未嘗不是從舊學中發軔。`一個胸懷博大的人,總是視野廣闊,新舊並蓄的。

※在學業或事業上有成就的人,大半懂得「不下廢棋」道理,他們的心思,都已投注到偉大的目標上,因此,他們不浪費生命於無意義又無裨益的事情上。經濟,是他們生活的藝術;堅持,是他們行為的美德。心甘情願選擇,無怨無悔承受;終能塑造自我,完成自我,成為自足自得的人。

※真正聰明的人,能夠動察事理的機微,卻不一定事事明白究竟;愚蠢的人,才斤斤計較瑣細之事,而誤以為聰明。當一個人的心思,都已投入細事,自然目光如豆,無法高瞻遠矚。因此,打算作個聰明人,最好養成不伺察的心理習慣,如此,才有足夠的心靈空間去抉擇判斷,洞燭人情事理。

※支配慾與佔有慾是孿生兄弟,因為好支配他人,所以,會覺得一切都應該佔有。弔詭的是─支配慾強的人,除了孤獨,什麼都佔有不了。

※什麼是快樂?有人窮理為樂,有人盡性為樂,有人執迷小道為樂,有人逞口腹之欲為樂,有人刺激官能為樂。如就效能來講,原不必對致樂的手段第其甲乙;但就快樂的等級和層次言,還是應該追求可高可深、可大可久的快樂,以免快樂遞減或透支生命。快樂的哲理基礎是自我實現與完成他人,心理基礎是滿足與適意。宋‧蘇轍在《武昌九曲亭記》說:「蓋天下之樂無窮,而以適意為悅。」惟適意方為得意,惟得意堪能滿足,由滿足方生快樂。如何才能適意呢?蘇轍又說:「惟其無愧於中,無求於外而姑寓焉。」這樣說來,不跂不求,無恩無怨,其間有樂存焉。

※辨識力是判斷的基礎,創造的動因。缺乏辨識力的人,彷彿缺了門牙,豈止有損容顏?!辨識力表現在定義與釐清事理的能力上。一個善於定義的人,必是辨識力高強的人;三言兩語就能廓清混沌,指出事物所屬範疇,其辨識力不容忽視。作為一個學者,尤應具備辨識力;擁有強大辨識力的人,無異擁有敏銳的探礦器,能在浩如煙海的典籍中,探知:何者為智識的活線,何者只是知識的死物。

※對別人的批評越多、要求越多或不滿越多─很弔詭的是─給自己帶來的痛苦也越多。

※人事容許欺偽,天道純屬精誠。在人事上討得便宜,在天道上自有虧缺。世俗生活風光得意,不免心靈放失,性分招損。今人不云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人間儘多這種微妙的收支相抵,損益平衡。所以,一個人最重要的考慮應是:在追求世俗的榮光之際,有無付出過高的代價。

※患難中也要喜樂,疫情中也要開開心心,收入減少也要感謝主,因為,现實減低了奢華的誘因,對於有格調、有志氣的人,反而激發了我們創造新價值、展開新生活的潛能。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李建崑.Paulos原籍台灣新北市,曾任大學教師。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熱情,甚願與時俱進、謙卑領受。唐代文學曾是個人教研專業,目前仍以閱讀、寫作為生活重心。曠觀寰宇、體驗生命、反思世道、散發正能量,將所思所感、發而為文,是最大的喜悦。拙作有幸得到文友青睞,感到榮幸!敬請多加瀏覽、批評、贊助、指教。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