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经济新趋势

秘密不是秘密
·
·
IPFS

2024年中国经济新趋势

  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成长和发展扩大。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词汇,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成长是2023年的经济增长热点,代表了2024年和未来较长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中央财办的解释是,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为了培育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用好新型生产工具、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是代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型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未来生产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依靠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才能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际上,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北交所在2023年资本市场的整体表现,已经远远超过了经济大盘。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产业和供给形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和强调了现代化经济体系概念,并将其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本新经济形态和首要经济目标。党的二十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概念,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具备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时代特征是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其基本特点是注重国内市场、具备全球竞争力,创新为产业成长的第一动力,以现代服务业为增加值主体,以工业制造能力为价值载体,以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要素为基础,以发达的资本市场为支撑,还必须能够发挥中国的大国优势、注重实体经济导向,能够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有助于发挥国有经济优势等。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成长是中国经济总体供给能力发展的重要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24年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等。

  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后疫情阶段的消费增速下降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弱项所在,也是当前国内宏观经济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所在。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内循环的关键所在。消费不振,则国内投资无力,资本回报率持续下行,影响投资者积极性和长期增长前景。对此,《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扩大内需的战略性方向是提升传统消费、发展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倡导低碳消费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强调,要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增强宏观政策一致性评估,积极作为,稳中求进。新时代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逐步多元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推进,客观上也带来了发展目标协调和发展机制相容的问题。非经济政策正在对经济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环保政策要执行到什么程度,教育和文化行业的政策对市场主体会产生多大影响,等等,都是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认真面对、综合考虑的问题。从理论上讲,政策越多、出政策的部门越多,需要协调的地方就越多,形成政策合力就越难,对市场主体的影响就越复杂。更多的政策执法必须在与市场主体的磨合中找到合适力度,因此,认真观察市场主体的政策反馈、及时纠偏止错就越发重要。注重不同政策的方向一致性,防范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打架,相互掣肘,特别是要克服政策过多导致的基层执行部门找不到重点、抓不到方向的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这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稳字当头,以稳为主,“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中央将2024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概括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就是要防范宏观政策急转弯,为2024年的宏观经济提供更多增量,力争多增少减、只增不减,多立少破、只立不破。在工作方式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特别强调,须发扬时不我待之精神,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