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并不平稳的第一年
思来想去还是将第一篇正式的po文变成自己的留学心路历程了。
我于2019年来到日本大阪,起初在别科(语言学校)进行学习,2021年4月合格了神户大学的研究生,在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终于在10月份成功上岸,现在是2022年4月入学的准院生。
于是我决定分三篇讲,主要是:第一年的生活,第二年的生活,现在的状况以及将来的打算。
2019年,对于很多人开说可能有点“Good old days“的感觉,对我来说也是。毕竟这是全世界人仍然可以自由穿梭,也是新冠肺炎爆发前的最后一年。
在这一年,我到了日本。
与所有留学生一样,在异国他乡,一开始都半是好奇半是不安的。我也不例外。
关于2019后半年,主要就是一个词:失意。
最初的失意来源于一句“请不要考学了”。
一次论文写作课,老师要我们写如何上大学院的打算。而我那时候估计是脑袋过于浪漫了吧,在“特长兴趣”那一栏大肆发挥,写自己如何对写作壮志未酬之类的。结果当然是被老师在评语里狠狠骂了一顿。
“这是你的计划,不是日记,如果那么想当然的话,那么就请不要考学了”。
当然现在看回去那时候实在是幼稚,可对于2019的自己来说,那时候我只感受到失意,巨大的失意。
后来我开始准备自己的研究计划,最初的打算是考关西大学本校的日本文学系就够了。由于别科是它的附属机构,有推荐入学机制也好考。
然而发了邮件过去,教授回复我说:她的学生太多了,无法再收新生。
尽管这又是一个看回去令人感觉十分幼稚的行为与决定,但这封邮件实实在在打击了我好久。
以至于在当时,当时一度放弃了考大学院的计划。
那段时间,我四处跑找打工分散注意力,就算应募的地方很远也跑过去,开始在网上胡乱找专门学校,想要不干脆学ACG算了。
打工一个都没找到,就算找到了一个,后来也被老板委婉地软解雇了(指虽然没明说但再也不叫我来了)。
最后被我妈以一个并不光彩的手段拉回了现实。
对于去专门学校的决定,我妈一开始是支持的,说你干什么都可以。然后我也就这么去做了,跑到ILCA以及HAL参观,在家庭群里发学校的照片给他们看。后来我妈看我一副去意已决的样子,大概是意识到不能那么放任下去了,便开始强烈反对的连环轰炸。
那时候是19年末,我们闹得并不愉快,直接导致我决定20年春节不回家了。
然而只这一个决定,却让我留在了日本,整整两年……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最后我妥协了,说再努力一次。
这次我改了研究计划,目标也变成了近畿大学(就是那个有名的金枪鱼大学)。由于里面有个教授和我研究对象正好契合。
然而这却开启了我长达几乎一年的举棋不定。
我一开始将老的研究计划发过去,被教授问了一堆问题,有点懵,后来思考再三,想要不就换一个吧。
那时候由于肺炎的缘故,图书馆关门了,我便在亚马逊上买了教授的著作来看。
那时候还会以看书,以及搞同人嗑cp分散注意力,因此在所有人叫苦连天的2020上半年,我过得其实还好。
一眨眼就到了暑假,搬家前,我终于把新的研究计划写好,发给了教授。
教授回了我,同样问了几个问题,我回答了,以为一切胜利在望。
然而,却再无后话。
我那时候乐观地想,大概是因为教授忙吧,或者我的计划还不充分什么的,于是将它改了又改,三番五次地发过去。
其实这里又犯了一个幼稚的错误——强扭的瓜不甜,就算最后软磨硬泡成了,跟着本不怎么合意的教授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煎熬。
那时候我又找回关西大学的教授,找过的那个依旧和我说”手下有30多个人忙不过来“,而被她推荐去找的那个教授和我说,研究主题不对口。
就这么磨蹭到11月,我终于被人点醒:手上的这个研究计划有问题。
以及,中国人研究日本文学并不大可行,因为很大概率弄不出什么新东西。
回家后,那个晚上我痛定思痛,用了一个周末的时间将握了大半年的日本文学研究计划彻底丢掉,继而想起了自己六月份看的那本书。
——我准备考中国文学系。
最后的研究计划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写完了。
一开始我依然怕麻烦毛病发作,想在关大找教授算了。
而这后果依旧是标准结局——甚至更惨,我被以”人太多“以及”研究主题不对口“一套组合拳打了回去。
那时候已是12月中旬,各个学校的报名都接近尾声。
就在我感到绝望的时候,想到了以前浏览过的网页——神户大学。
就像找到了解开谜题的钥匙,我发邮件给教授,她同意我做研究生,我开始为研究生面试做准备……
2021年新年,尽管依旧没有回国,可我过得很快乐。
从别科毕业,开始了新的生活。
至于2021年是如何过的,那就是下一篇里头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