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人西北事]談屯門曾開過家樂福,及談談家樂福撤出香港的原因

0000
·
·
IPFS
·
香港家樂福開業至結束過程原因
屯門市廣場現貌

影片版:
https://youtu.be/E3WCDq2Rg-g

屯門市廣場,一直為屯門的最大型商場。將來,屯門市廣場將會開設DONKI。不過,屯門市廣場曾經或將會開設過的大型超市,何止只有DONKI呢?今次我們說說曾在屯門市廣場其中兩層開業的超市-家樂福。

屯門市廣場在1980年代開幕時,當時一期商場的其中4層的部份地區,曾經被八佰伴百貨租用,是繼沙田新城市廣場分店後,八佰伴在香港開設的第二間分店。不過,到了1997年,八佰件由於財政問題而被清盤,所有分店一夜間全線結業。

作為商場擁有者的信和集團,眼見八佰伴的結業,一定會嚴重影響屯門市廣場的人流。因此,當八佰伴在1997年11月結業後,信和看準場內有不少的租戶,在場內租用空間營業,所以信和集團在可行的情況下,通知租戶繼續在12月起在原址暫時繼續營業,當中大部份租戶接受此安排,並命名為「生活天地」,租金則由信和集團收取。

當然,「生活天地」只能作為過渡性安排。長遠而言,商場總要有其他大型集團進駐,才能帶動商場的人流,以及消化商場內的龐大面積。因此,當時信和集團成功把原八佰伴的其中兩層,租予吉之島開設分店。同時,家樂福也租用商場內的2至3樓部份地區,兩商戶陸續於1998年第四季開業。

因此,「生活天地」完成了約半年的過渡使命。原本位置除了吉之島租用的面積外,其餘部份均被拆為多個小店舖,吸引其他較小的商號進駐。同時,商場亦配合家樂福,把2至3樓部份地區圍封,並增設了可以讓購物車使用的扶手電梯,詳情下文再說。

1998年10月,屯門的家樂福正式開業,這是繼杏花新城、荃灣灣景廣場和新元朗中心商場(即現時的形點II期)後,第四間於香港開業的分店,也是香港區的最後一間分店。

現時一期商場二樓的一幻部份為當年家樂福的入口

當時屯門家樂福的設計,是由2樓進入,入口位置在現時一幻拉麵位置。當時2樓主要是售賣非食品,例如家居用品和電器。

現時INN位置盡頭為當年家樂福特製來往2樓及3樓的扶手電梯

而3樓則售賣食品類為主。當時在商場內,特設兩組可供購物車使用的扶手電梯,其中一組位於現時INS位置,再向前走到盡頭的位置。當時顧客於3樓結賬後,需要途經當時的一小段停車場位置,再經由另一組特製的扶手電梯返回2樓。現在大家如經過屯門時代廣場南北翼商場中間的橋,是可以看見該扶手梯的位置。

現時仍保留原家樂福由3樓落2樓的特別扶手梯,但現在顧客已不能進入(攝於屯門時代廣場連接南北翼天橋)

不過,到了2000年8月,香港家樂福突然出現急劇變化。例如,最初家樂福設有最低價格保證,否則差額會雙倍奉還,但於2000年8月卻突然取消了。另外,當時屯門分店可供售賣的貨品開始愈來愈少。

不久,家樂福宣佈,香港所有分店會於2000年9月全線結業。不過,屯門分店的結業日期,比官方宣佈的早了一點,當時超市仍然開放,但只限旁邊的租戶暫時繼續經營,家樂福的自家部份已不再讓顧客進入。

當年導致家樂福結束香港的業務,主要是因為香港兩大超市的影響。香港的兩大超市,即百佳和惠康,不停向供應商施壓,導致供應商受到壓力下,不再供商予家樂福,導致家樂福的貨源愈來愈少。

另外,租金的因素也是家樂福結束香港業務的重要原因。當年更傳出家樂福計劃於馬鞍山新港城中心,以及將軍澳新都城中心開設分店,但最終也因此放棄。

當屯門市廣場的家樂福結業後,當時信和集團重新劃分原家樂福的舖位。2樓方面,信和集團把原有範圍重新拆分成多間舖,讓其他商戶進駐。

家樂福結業後,商場內新連接2樓及3樓的扶手電梯

而3樓部份地方初時則由惠康超級廣場接手,並於中間位置,前XX壽司旁加設另一組扶手電梯,再配合原有特製的扶手電梯,使惠康的顧客可以從兩旁上落,而惠康對面則由其他商號租用。

到了2006年,信和集團收回3樓商場地區,並向政府申請把2樓及3樓部份原停車場的面積,改建成為商場地區,同時拆除面向屯門公路的特製扶手電梯。因此,當時惠康搬遷到屯門時代廣場,即現時千色百貨的樓下,並縮小營運面積。

屯門市廣場即將開設DON DON DONKI

其實,近十多年來,屯門市廣場的店舖類型可說是愈來愈像市區。當中有不少的商戶,如玩具反斗城,以前往往要到市區才行,但現在卻留在屯門便可以。另一方面,DONKI的主要顧客群,是以青少年為主,所以將來的商場,應該會有更大的青少年元素。

最後再說多一句,將來的屯門市廣場,應該會愈來愈有日本的色彩,因為現在即使在DONKI開業前,現時已經有壽司郎和NAMCO兩個日本商號營運之中。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