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旦走一遭|百家爭鳴的約旦NGO生態,連皇室都要參一腳?
在約旦等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國家,大多設有聯合國相關組織,並有各大INGO進駐以便提供服務。特別是自從2011年敘利亞難民大量湧入後,約旦便成為INGO在中東地區的重要樞紐。一方面為了能夠了解約旦的NGO生態,另一方面則是想認識INGO與台灣以在地社福組織為主的NGO生態差異為何,我將這次實習的目標之一設定為拜訪且認識約旦的NGO。
很幸運地在第三週即約到約旦國際非政府組織論壇(Jordan INGO Forum, JIF)進行拜訪。
JIF於2012年成立,一開始是為因應敘利亞內戰服務敘利亞南方的難民而成立,然而隨著移入約旦的難民快速成長,JIF便在2013就轉移目標改為服務約旦境內的敘利亞難民。而現在的JIF不只服務難民,也協助較脆弱(vulnerable)的約旦籍群體。JIF現有60名INGO成員及些許觀察成員(觀察成員為未在約旦設立辦公室,或僅將約旦作為中東區域辦公室的組織)。組織的工作目標為在政策期待上達成共識,一同提供建議並監督聯合國及約旦政府,同時也為各INGO提供法規相關的服務(註一)。JIF的運作模式包含每月的各成員國家代表會議、依照不同議題形成委員會邀請各NGO加入(例:水與衛生、性別、COVID-19等)、向政府進行倡議、舉辦議題性講座及論壇、以及進行研究發表。
當天向我介紹的Coordinator與我分享,要了解約旦NGO首先要先知道約旦的NGO分為三種類型:草根公民組織(我實習的WPC就屬這類)、全國性或區域性的組織、皇家相關基金會。其中皇家相關基金會雖皆登記為非政府組織,但因由皇家設立,基本上就是由政府操作且享有特權。
再來他也很坦白地跟我分享,在約旦的INGO雖聲稱自己是「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但實際上只不過是「服務提供者」(service deliverer)而已。INGO是進入到約旦,為資金競爭(註二)的外來組織,而非真正反應約旦公民社會的需求及聲音。再來,也必須了解在約旦這樣的君主制國家,倡議行動必須謹慎,不能像民主國家那樣透過媒體施加壓力,只能從體制內發揮影響力,最多做到遊說(lobby)政府而已。
當天我們還聊了許多關於約旦在國際政治上不可或缺的角色,包含維持中東政治穩定、掌握巴勒斯坦議題的話語權以及收容大量難民的重要性等。INGO只不過是大量外國資金的一小部分,更多的資金投入是以政治及軍事為目的。作為NGO工作者,雖然不一定能影響政治,但一定要了解政治對各樣議題的影響力,在約旦特別如此。一切都和政治有關。Everything is political.
為了更認識約旦的NGO生態,我還拜訪了皇室相關基金會及全國性的NGO,下次再與大家分享吧,敬請期待!
註一:在約旦許多程序都由政府層層把關,跑一個政府審核非常複雜且常耗上好幾個月甚至超過半年的時間,更不論政府對INGO也有諸多限制。舉例而言,INGO在約旦不可購買車輛,導致各INGO在租車及計程車的花費上居高不下。
註二:在約旦,INGO及在地NGO的經費很多來自聯合國、USAID(美國國際開發署)、各國政府等等。另外,也有些資金是來自台灣政府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