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 以心靈的進出挪移解釋特異功能的發生|陈国镇
野兽按:陈国镇教授是台湾信息医学的研究教授。
陈国镇教授虽具备理工的素养,他曾任东吴大学理学院院长暨物理系系主任、东吴大学名誉教授。却是洋溢着文人的风采。在他的身上,你能感受到自然流露的慈悲与真善美。
他以澄澈的心灵及宏观的视野,解读生命各种现象的信息内涵;并用人人易懂的语言,列举生活实例,告诉我们,万物都有其信息场,并与周遭万物相互影响,引领大家透视生命、大自然和宇宙的奥秘与变化。
陈国镇教授数十年的气功与佛法修练,使其对生命的体会超越了物质层面,发现了生命是物质、能量、信息与心智的多重结构体,而科学研究者的背景,则让他「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一步步验证所体会到的生命真相。
并提出信息医学的理论,告诉我们,生命并不是只有物质和能量的唯物论,在物质和能量的上层,还有形而上的信息和心智(心灵)的部分。传统中国气的文化,阴阳五行,中医,风水等,皆是信息医学的应用而已。目前许多身心医学的研究,也指出身体的健康,和心理、情绪、压力都是息息相关的。很多的研究也指出,压力会导致癌症。
在当今以唯物论观点为主的西方西学,在很多疾病,如癌症,都是束手无策,有其极限。而信息医学的理论,为人类开启了一个新的视野,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以心靈的進出挪移解釋特異功能的發生
陳國鎮
東吳大學物理學系,台北,台灣
心靈是知覺的主體,當心靈深居軀體時,對外在的知覺只能透過感官的覺察。當一部份心靈超越身體的限制時,即可直接擷取信息而了解外在的世界,所以只有在心靈有
些超越身體時才會發生特異功能。心靈與軀體的不完全重合,會導致生理指標的昇降變化。因此參考生理指標的變動,可以確認特異功能的發生與否。
關鍵詞:超感知覺、心靈、知覺、生理指標、腦血流、手電壓脈沖
投稿日期:2001年11月1日;接受日期:2001年12月24日
登载期刊:佛學與科學 2002
一、引言
特異功能的現象具有幾個特點:第一,功能人的信息知覺或投射,不是以一般的感官做為必經的通道;第二,他們可以突破身體的侷限,和外界做雙向的交互作用;第三,對他們而言似乎沒有時空的限制,可以隨心所欲介入物質和信息的世界;第四,特異功能具有聚焦的特定作用,只要功能人鎖定了對象,他無論在哪裡都可以知覺或影響那個對象,而不牽連對象附近的其他人事物;第五,這種能力有些人天生具備,有些人則可經由後天的訓練而展現,雖然如此卻非人人皆可訓練而得;第六,平常的人生歷程中,特異功能發生在幼年時期的機率比在成年或老年時期為多;第七,有些成年人在重大疾病或意外事故之後,也出現部分的特異功能。第八,特異功能發生的轉瞬間,有些部位的生理指標明顯出現下降的跡象。這些特點都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然而因為頻頻發生在世界各地,令人無法否定它的出現只是一時的幻覺。
目前已有六種理論的解釋,1-3 重點是將知覺的主體放在大腦的功能上,探討信息和物質交互作用的關係,以及如何產生宏觀的物質波,做為心靈的知覺能夠超越身體侷限的思維。在了解電磁波的許多限制,不可能解釋特異功能的現象後,為了說明超感知覺可以超越身體的侷限,量子力學的物質波概念很自然就被引進來,試圖推測特異功能的發生機制。其中以李嗣涔的心物合一論比較能說明大腦如何和外界產生交互作用,發生聯繫的關係。3他猜測:當大腦「第三眼」部位的質量中心,因為靜坐修練而能夠去除熱或電擾動,相對地能夠安靜下來時,則它所對應的物質波的波長將無限伸長,變成宏觀的物質波而讓意識的知覺得以超越身體的侷限,擴展到無所不在的空間裡,與外界發生交互作用,形成信息可以往來無礙的心物合一狀態,外界的信息即可源源不絕流進大腦,而大腦的意念所產生的信息,也可以流出到外界影響人事物。如此心物合一即可用來說明功能人為什麼能隔空擷取外在信息,或者對外界發射信息,產生特異的知覺和操控的能力。
這樣的想法雖然可以解釋一部份超越身體的心物作用,但是如何解釋特異能力只作用在特定方向的對象上、隨著年紀的變化、因為重大事故而出現這類能力,以及超越時間的知覺等問題?作者從佛法的能所對應觀點來看宏觀的物質波,它應屬於「所」的範疇,扮演著傳遞外界信息給心靈的媒介。當它的波長變長時,藉由它所能知覺到的物象會比較模糊籠統,也就是對於物象的鑑別力會降低,無法清楚辨識小於波長的物象。然而,功能人能夠辨識的文字或圖案有大有小,無論是何大小似乎都可以辨識,這種現象怎麼用如此宏觀的物質波來解釋呢?
還有,普郎克常數是相當小的數值,大腦第三眼部位的物質中心要去除熱或電擾動,使物質波的波長變得那麼長,溫度的降低或質量的不能太大,在一般的情況下都極不容易做到,因此這樣宏觀的物質波應該是很難發生。作者從別種角度來思考這類問題,試圖以身心的離合做為特異功能的發生機制。在許多研究者所獲得的結果裡,特異功能的展現似乎顯示生命有很高層次的知覺機制,特異功能的現象不全然是發生在物質的層次,但是可以降階到物質層次,透過大腦來表達以滿足我們所習慣的感官知覺。前面六類的解釋似乎都想在拓展物質層次的作用範圍,這樣的思路自然有其侷限性,無法同時詮釋其他的特異現象。
通常,特異功能所表現的諸多面相,大致被分成兩類:在接收方面有心電感應(telepathy)、透視力 (clairvoyance)、預知未來 (precognition)和迴知過去(retrocognition);在往外發射方面,有以意念產生的念力 (psychokinesis) 影響遠近的東西,移動或改變它們結構。這些特異功能不因地區而有差別,從古至今各地的人類都有一些人能夠表現這樣的能力。
台海兩岸對於特異功能的研究發現,小孩子大概在十四歲以下,比較容易出現手指識字的能力。超過這個年紀以後,這種能力可被訓練出來的機會率就大幅減退;手指識字發生的那一瞬間,他們的手指會瞬間電脈沖,隨即恢復常態,這可以直接量度手掌的電壓脈沖來顯示它的變動。1998年李嗣涔4在《中國人體科學》期刊上不僅提出這個現象,同時也和中腦血流速度的變化相互比較,明確地呈現右手識字「在大腦看到圖案或文字時,大腦的血流量下降很多 (20%),生理活動減緩」右手量到了30mV 的正電壓脈沖;左手識字時,中腦的血流反應正好相反的現象,左手量到了正電壓脈沖可達50mV。腦血流的變化實驗也證明和呼吸並無關,顯示和識字的機制有關。
更有趣的是受測小孩的識字程序裡,他們發現中腦的血流降到最低或稍微回升時,在心中會先出現屏幕,再伴隨腦血流回升,以及右手電壓脈沖出現的生理變化程序。換言之,手電壓脈沖的出現,一定發生在腦血流回升後的時間,距屏幕出現的時刻晚了0.5 ~ 4 秒。這樣的順序變成是手指識字在生理上必然的反應程序,因此從實驗觀察這些指標,可以研判受測者當時處在識字的哪一個知覺階段,例如腦血流下降時屏幕效應會發生;手指有電壓脈沖時,就是看到了一些東西的時候。
在非正式的觀察歸類上也發現,有些人在意外事故或重病中,身體嚴重受傷經過治療後,突然多了些這類的特異功能,能看到異常現象或有特異的知覺能力;還有些人則是年歲已大或者有點恍惚的時候,偶而也出現類似的能力。其他則是長期靜坐修練的人,也能夠很明確表現這種能力。只是這些人通常都不喜歡賣弄,只以平常心待之,旁人無法知道他們有什麼能力。
對於熟悉手指識字、能力比較強的人,甚至可以穿越封在膠帶、鋁箔或盒子,照樣能從其中擷取信息或向盒子內發射信息,覺察或影響裡面的東西。也有些高功能人無須手指觸碰包裝的東西,在相當遠的一段距離之外,正確地辨識或影響心裡所鎖定的東西。這些現象說明手指識字中,手指的觸碰並不是必要的條件,那麼發生辨識的機制是什麼?如何讓宏觀物質波鎖定對象而不影響它附近的東西?
二、生命體的身心分合
佛法的十二因緣法敘述了生命的多重結構: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在「有」的階段才出現身體,因此在有身體之前的觸、受、愛和取,早已說明生命有知覺的功能。所以就佛法來看,要說明特異功能的知覺,可以從生命的上層功能解釋相關的現象,而不必只從身體的層次來找尋可能的知覺機制。
為了說明眾生的知覺,佛法簡單地將它劃分成根、塵和識。根是身上的各種感官,塵是被感官所知覺的媒介,識是辨識功能。除了對於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有六種辨識的功能之外,生命體還有第七識和第八識,可以沒有對應的塵相而自知。所以在這樣的層次上,知覺不再是透過感官,照樣可以直接有所知覺。六識上聯七、八兩識,因此知覺可以上通下達,展現在六根六塵的層次。這樣的管道一般人並不清楚,因為依賴感官的知覺早已成為習慣,無法分辨其中的連結機制,當然也不善於運用它。
通常我們只說人身有五種感官,而佛法卻說人身有六根,多出來的一根是意根,它能接受的塵相稱為法塵。在我們的認識裡,這是一個很陌生的觀念,因為意根在組織學上的定位有些不同的見解,勉強的看法以大腦作為它的代表。它所接收的法塵,作者認為是現在所謂的信息波。4換句話說,大腦除了扮演五種感官的信息整理之外,它自己還可以直接擷取信息波而有所知覺。李嗣涔的心物合一論,可以說是在意根、法塵和意識上的論說,就這方面來看自有他可取的道理。
可是,心靈含攝八識,既主宰著身體的一切生理,又有著相當程度的自由度可以不受身體的侷限。在一些情況下,心靈會離開身體而去,例如死亡、入定化空、嚴重的衝擊發生休克等,身心會發生分離的現象。即使不是那麼極端的情況,經過長期的修練靜坐下來,身心也有機會稍微錯開,發生相對挪移的現象,這時候不透過身體的感官,在高層次的生命上也一樣有觸受愛取的知覺。
為什麼身心能夠可即可離呢?這要從佛法來看生命的形成,科學認為生命是從單細胞的卵子和精子結合成合子開始,逐漸發育成形的生物。一系列的胚胎發育,都被認為是基因的導引或主控。佛法並不否定這段物質層次的發展,只是這些都屬於六根層面的展現,除此之外科學沒有提到心靈層面的作用。基因是儲存大量的密碼的分子,細胞的生命現象似乎都受基因的指使。但是誰來運用這些密碼?
佛法認為是心靈在運用密碼,胚胎發育所需要的密碼是靠心靈在選取,胚胎根據這些攜帶密碼的指令,逐步完成一個軀體的發育。因此身體所具有的知覺和心靈有了主從的關連,心靈對密碼的取捨決定了生命體的獨特性。所以即使是同卵雙胞胎,基因的來源完全一致,但是從佛法來說,他們的心靈還是不同,因此個性不會完全相同。由於心靈的不同所衍生的個別差異,其實在有些場合上並不亞於基因所帶來的差異。5
正因為生命體的形成是身體和心靈的逐步結合,既然能合也就能分,在一些獨到的修練下,就可以讓身心呈現稍微分離,變成彼此不重合的狀態。這樣的挪移不能一直保持不變,絕大多數人立刻又恢復重合的狀態。重合和挪移對許多人而言是不停地快速變換的情形,因此無法了解自己的知覺是發生在什麼情況下。
三、心靈才是知覺的主體
在討論法塵的和信息波的存在時,6作者提到大腦做為意根的一部份,它還不是辨識的最終主體,從實證邏輯來看真正能夠辨識的是心靈。心靈是具有知覺和判斷的辨識能力,這樣的功能雖然很抽象,但是對於所有生物而言,卻是必要具備的生命本能。
每個人來到在這個世界,找到一個軀體做為心靈的寄居之所,在有生之年心靈通常都深居體內,一則指揮著軀體的生理,另則透過身體的感官系統取得相關的信息,知道外在世界的狀況,了解自己該如何採取因應的措施。這樣的相屬關係,直到往生時才離開身體而遠去。縱然心靈無法讓人目睹,可是它的主宰權限依然顯而易見。在唯識學裡,任何一個覺察都不單純,其中之一要當事者「作意」才有知覺。所謂作意就是要在意,把注意力聚焦在所要知道的對象上,「有知覺」的辨識才可能發生。如果心不作意也就是心不在焉,即使感官接收到了信息,心靈卻不加以理會,就會出現視而不見、聽若無聞的現象。這些生活中的經驗和唯識的作意說法,正說明心靈才是知覺者,大腦的完好並不保證有知覺,能知覺與否的主控權在心而不在腦。
從十二因緣法來看,在身體前的「識緣名色」說明了心靈可以直接收發信息。即使名色已分成六入還未擁有身體,直接的知覺依然存在。也許在沒有軀體的妨礙下,心靈接收信息的能力更沒有時空的極限。所以當心靈能夠稍微挪出體外一些時,它原本所具有的高層次的知覺能力反而可以自然表現。因此作者借用身心這樣的挪移機制,就不難解釋特異功能的發生。
四、心靈與身體的相對挪移
在人生百年裡,心靈不會躲在身體裡始終深藏不露,身心不會永遠完全重合。雖然心靈大多數的時間都駐留在體內,可是偶而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它還是會挪動一點,不會和身體完全重合。如圖一之所示,若以實線代表身體,虛線代表心靈,兩者在特殊的情況下,彼此發生空間位置有點錯開,變成不相重合的狀況。這時候所產生的知覺就比較特異。
心靈深藏在體內時,一定要透過感官的通道,才能接收到信息了解外在的世界,這就是一般的感官知覺。可是,當心靈有少許往外挪移、不相重合時,超出軀體之外的心靈就可以直接擷取信息。這樣獲得的知覺並非透過感官的通道,因此可能是一些特異功能發生的機制。
這種知覺在一般人身上也偶而發生,由於它不是透過感官,總是突如其來、匪夷所思地發生了,很難明瞭它發生的行徑。所以被人稱為直覺、第六感、靈感或超感知覺 (extra-sensory perception, ESP)。由於它的機制快如閃電、十分隱晦,不易為人掌握也難以有效運用,只好任由它自然發生,當它是一項可欲而不可求的生命功能。
圖一 心靈(以虛線代表)稍微挪移出身體(以實線代表)外時,即可直接擷取外界的信息波,獲得非感官的知覺。
五、身心錯位的挪移與生理的變化
心靈如圖一稍微挪出軀體外時,原先受它指揮的生理機能因為這樣的錯位就會跟著降低一點。例如血壓略降、體溫略低,身體的感官功能也稍微降低。當它又挪回體內恢復正確的空間位置,兩者能互相重合時,先前降低的各種生理機能也就跟著復原。這一身心空間相互錯開一點的挪移所引起的生理變動,透過足夠靈敏的儀器度量,就變成可以顯示的指標。
在手指識字的實驗裡,紙團上的文字或圖案,一定做成感官是完全無法知覺的狀態。可是,有特異功能的人卻可以不透過感官,利用他們所能或熟悉身心調節引起心靈的挪動,稍微超出身體之外一點,並且維持相當的穩定性,由心靈的原始功能直接擷取信息,獲得非感官的覺察而知道紙團內的文字或圖案。由於身心有此一點挪移的變動,心靈沒有全心指揮生理,生理機能就跟著有些降低的變化,因此實驗可以看到中腦血流速度有下降20%左右的現象。
對這樣的身心略微錯位的調節熟習的人,就能在心靈往外挪移的短暫時間裡,發揮心靈擷取信息的本能,將信息帶往大腦的視覺區,產生可以辨識或解讀的屏幕。屏幕的出現代表這樣的身心機制,已建立起不透過眼根的視覺通路,超越感官的習慣通路,另闢一條知覺的谿徑,直接讀取紙團內的信息。
由於身心稍微錯開所發生的生理機能下降,對身體畢竟不是常態,所以生命的本能立刻又要將它帶回身心重合的狀態。在回復時,生理的機能當然也跟著往回升,由於物理的慣性甚至超過了平衡值。因此實驗的結果發現,中腦血流速度也突然昇高,造成很大幅度 (~20%)的起伏變動。這樣的變化照理說不只發生在腦血流上,其實全身還有許多生理指標,也應該有相似的變動。
心靈重回身體時,手指尖轉彎處的血流,當然也跟著被加速流動。血液裡充滿各種離子,跑動起來就等於有電流在流動。原先變慢下來的血流,現在突然轉彎加速流動,根據電磁波的發生原理,就可能有比較強的電磁能變動,這也許是形成手指電壓脈沖的一個因素。當然,腦血流的起伏變化所帶起的神經電脈沖也會傳到指尖上,靈敏的儀器也應該能量到它。兩者孰重孰輕?只有從它們的數量級和傳導的時差來比較,才可能辨別孰輕孰重。
手指上電壓脈沖的發生是腦血流回升後,身體的生理所產生的相應變化程序。如果是血流的轉彎和加速所產生的電壓脈沖,在指尖上由於轉彎的加速度比較大才可能比較容易量到它,在身體比較平坦直行的部位則不易發現有電脈沖。假如這樣的電脈沖是由於神經的興奮所產生的,那麼除了在指尖上可以量到比較大的數值之外,在身體其他部位也應該可以量到數量級相近的脈沖。
六、從身心的錯位論生命體的變動
隨著精卵的結合,心靈開始慢慢進駐單細胞合子,由簡入繁導引著胚胎的發育。因此一個胎兒的特質,同時受心靈和基因雙重因素的影響。一般足月生下來的孩子,心靈和軀體可能還沒有完全重合,有一部份尚未深入體內。
隨著心靈逐漸深入軀體,身體也慢慢發育。心靈愈深入軀體,身體的成長愈趨於健全,對於末梢組織或器官的控制能力也愈好。心靈這樣深入軀體的歷程,也許要進入到某個年齡層才會近乎完成重合。
在身心尚未完全重合前,心靈可以直接擷取外界的信息,獲得超乎感官的知覺,因此在剛學會講話的幼兒,常會看見一些大人無法覺察的環境狀況,說些令大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就常理推論,年紀那麼小的孩子,不可能知道大人的事情,為什麼他們偶而卻能說出只有大人才知道的事情?我們向來都把這樣兒語想成稚子無心的言語,從來很少正視過它。可是,仔細觀看眼前的稚齡孩子,實在不像是在胡亂說話。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很多人都碰過,但是很難以理解。以身心靈錯開的想法來說,年幼的孩子相對於大人,身心比較不相重合,有比較多的機會能不依賴感官的通道而覺察到一些信息,所以能說出一些令人覺得很奇怪的事情。
在手指識字訓練的統計研究裡,發現十四歲以後的孩子,想訓練出這樣的能力有相當大的困難度。作者的推論是這個年齡之後,身心的結合已經很緊密,心靈可能已牢牢坐在體內,絕少挪出體外,即使勤加訓練也不太容易讓心靈挪出來一點,因此無法由它直接擷取信息展現特異功能。
一旦有了特異功能的人,如果能夠一直練習不輟,身心的略微離合的技巧還能保持相當完好的人,即使過了十四歲仍然可以顯現這樣的能力而不會消失。特別是長年練習的人,熟悉如何調節身心的狀態,反而顯出更穩定、更高階而且強大的特異功能。
身心的結合持續一生,直到終老死亡時才再度分離。因此在年紀漸漸增大時,心靈反過來應該會學著從體內往外挪,有時露出在體外的心靈多一點或久一點,偶而也能擷取到一些信息,不經意地說些連他自己都覺得莫名其妙的話來。尤其是關於他自己的生命變化,家人常常聽不懂他們話中的含意,直到事後想起來,才發現那些言語都像是預兆。
還有一些人因為意外傷害或重病之後,變成是有點超能力。這又如何解釋呢?在身心錯位的相同想法下,作者猜測可以這樣解釋:當人面臨極度的身體危機時,心靈會機警的躲開,短暫離身體而去,以免遭受身體的牽連而受到傷害,等到危機解除後,它再跑回來。可是,嚴重的意外傷害或重病之後,身體的狀態和原先的已經不太一樣了,心靈無法像先前那樣與身體做緊密的重合,有些心靈因此可能露出在體外。這部分外露的心靈可以直接擷取信息,獲得五種感官之外的知覺,所以一樣出現所謂的特異功能。
七、結語
由於身心有些微錯位的挪移,讓心靈突出體外一點而能直接擷取信息,所以能夠產生超感知覺或特異功能。這樣的機制並不限於說明手指識字一事,大部分的特異功能,似乎都和這樣的身心機制有所關連。利用這樣的機制,不僅可以理解實驗的結果,也可以推想一些奇妙的生命表現,在它們的背後所遵循的道理。
對於生命的認識不應只限於觀察身體的動靜,生命是多重因緣的和合體,從其他層次的作用或功能來了解生命,似乎更能解說生命的奇妙。以身心稍微挪移產生錯位的想法,就是作者嘗試用來解釋特異功能發生的機制,以及詮釋其他的生命力表現。
至於心靈是如何直接擷取信息?又如何和大腦相連發生知覺?在心靈裡怎麼打開捲曲的紙團來看?作者認為那是心靈和信息波的互動結果,需從佛法的「能所」關係進行剖析,才足以說明如此高階的辨識機制,不擬在本文中細說。
八、參考文獻
11. Irwin HJ. An Introduction To Parapsychology.Jeffers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mpany,1989, Chap. 8
12. Tiller WA. Science and Human Transformation:Subtle Energies, Intentionality and Consciousness.Walnut Creek, California: Pavior Publishing,1997, Chap. 2
13. 李嗣涔。心物合一與宏觀量子現象。中國人體科學 1999;9:78-84
14. 李嗣涔。手指識字(第三眼)之機制與相關生理檢測。中國人體科學 1998;8:105-113
15. 郭正典。誰是生命的主人?佛學與科學 2001;2:110-118
16. 陳國鎮。論法塵和信息波的存在認知。佛學與科學 2000;1: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