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 │ 參加了一個有關「多元平權」的座談會
因為某些原因,上禮拜參加了天下雜誌在監察院舉辦的「打造性平友善職場 實踐企業共榮永續」座談會。也因為參加了這場座談會,就想說來整理一下自己聽到和看到的總總..。
////////////
入場
現場每個座位都有附一份紙袋,紙袋內有此次活動簡介的傳單、資料夾、客製口罩、筆記本等贈品。還有一本由國家人權委員會所編製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第四次國家報告之獨立評估意見》。
因為我提早到,為了打發時間就翻了紙袋內的東西,而且老實說我也真的不知道這個座談會到底要幹嘛,看這本應該是在講這次座談會壇的內容,就想說先來看看。
這本..算小冊子吧?一開始先簡介「國家人權委員會」,然後就開始講台灣的女性權益,對於政府來說,還需要做什麼樣的改變。裡面章節包括「COVID-19 的影響 - 疫情下的照顧」、「就業與經濟安全」、「性別暴力與司法救助權」、「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家事移工」、「不利處境群體婦女」、「性傾向、性別認同與表達」。
看那些標題…老實說每一項都可以單獨寫一篇文章出來..,或這整本小冊子可以談的東西非常多,但是呢,這本小冊子裡面談到的每項問題,都是在講說「政府」還可以做什麼改變。比如裡面提到因為長期照護需求,勞動在性別間有顯著差距。主要家庭照顧者中,女性占60.82%,男性37.91%。而這些女性有37.66%因照顧個案而不再工作,高於男性的23.44%。並提出政府應共同承擔長期照顧責任,鼓勵男性參與,避免任何人 ( 特別是女性 ) 因照顧被迫離開職場;並應籌促財源,規劃推動「有心長照安排假」入法。
如果你對《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內容有興趣,可以在這邊查看。
小冊子的模式都是先用一些研究來提出問題,然後再建議政府應該可以怎麼做。而我看到一半就在想:「都在講政府應該怎麼做,那我們一般人呢?」
開場
活動一開始請到花媽,也就是國家人權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菊 來開場致詞。大概講因為過去不只女性權益,而是「人權」總是受到侵犯,所以做了各式各樣的努力,並成立國家人權委員會。這邊並不是不尊重還幹嘛,我是覺得如果你想知道那個組織的歷史背景..直接google 應該很快,或我們都知道過去確實是父權社會,女性權益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都存在許多問題,所以花媽講的東西,老實說我沒有太認真聽。
稍微題外話一下..在花媽致詞的當下,我就開始有點自己在腦補…覺得這種大型活動、演講、座談會等,一開始總是會有些〝大人〞要來講兩句,而這些大人,有些大人會很快的5分鐘或更短就帶過,有些則是會講個30分鐘或以上..。
我就在想這個環節…不知道可不可以省略?我知道會有這個活動是因為那個大人極力的幫助,但老實說,開場致詞真的有必要?是否可以直接進入活動環節?司儀簡單介紹就好?我是覺得很多開場致詞都是在強調那個〝大人〞究竟有多偉大,跟活動沒有太多相關..。
專題演講
第一位是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 紀惠容,針對《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的內容做說明,因為一開始有大概看那本小冊子,所以可以知道這位講者在說那本小冊子的內容,也因為如此,我也就沒太認真做紀錄。
第二位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特聘教授 林志潔。
這位講者的簡報其中一張將台灣的法治發展歷史列出來。比如1984年制定、施行《勞動基準法》明確禁止性別歧視;1992年制定、施行《就業服務法》「不得已性別、性傾向等為由予以歧視」;1996年制定、1997施行《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等,後面還有很多,一直列到2022年施行的《跟蹤騷擾防治法》。
這一連串的法治發展,看起來台灣在性別平權都有明確的法規,但現實,講者提出:「台灣對於性別平權的法治發展確實很快速,但太過快速,社會大眾的觀念並沒有跟上腳步」。提到過去極度父權的社會其實離我們沒有很遠,如果一位年長者和女性聊天,那位年長者很有可能會不知不覺談到「養小孩」這件事,某方面來說這其實有點性別歧視,認為女性就是要帶小孩,女性就是對養小孩的話題比較了解。
這邊講者強調,並不是要譴責長者,而是指出社會大眾的觀念並沒有跟上台灣的法治發展。提到只有政府改變不夠,企業也要一起加入改變。因為企業會直接的影響人們的行為,講者以現在我們使用的各種社群平台為例,我們人類的生活因為這些社群平台已經完全的改變。所以一間企業對性別平權的態度為何,底下員工或它的消費者就很有可能會有一樣的想法。
接下來提到目前台灣的「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永續發展指標」趨勢。利用台南登月計畫、女性總統,和剛剛致詞的陳菊也是女性,指出台灣在性別平權確實已經有所進展,但在公部門或一般職場,女性是主管的比例還是沒有這麼高。第一個可能是企業本身可能有些問題,第二個是女性自己本身可能也存在一些固有觀念,或社會還是有些觀念強加在女性身上。
總的來說,台灣在性別平權確實有所進展,但還需要再加強,並期望企業一起加入改變。
第三位是來自聯合利華的人力資源總經理 董蕙萱。
從這邊開始是企業實務案例分享。
一開始講到公司目前在實施「混合辦公模式」。因為疫情,讓人們開始思考進辦公室是否是絕對必要?如果能夠確實地完成交辦事項,甚至辦事能力提升,還有需要進辦公室嗎?聯合利華提出在家和進辦公室是彈性的,除了讓員工可以自己安排時間以外,還可以讓需要照顧家人的員工可以減輕些壓力。
公司在禮拜五或特別節日,像當天是中秋連假前一天,會讓員工可以提早下班,讓同仁可以多花點時間陪家人朋友。除此之外還有16周產假、3周陪產假、人工生殖假、彈性育嬰停留等。
對內會和員工宣導「多元共榮文化」的理念。並且有個「志工會」,會員都是員工自願參加,主要宣導多元理念,和內部不熟或不明白的人有一個談話的空間,平常也會有些小聚會活動或參加同性遊行等。
對外發現品牌理念對消費者也很重要。講者簡報中放了幾張強調女力的宣傳海報,如一位帶著孩子的媽媽,媽媽頂著一頭爆炸頭,畫著搖滾的妝容,強調媽媽還是可以打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利用宣傳來表達品牌對各個議題的支持與否或看法,因為消費者會偏向選擇符合自己理念的品牌。
第四位是渣打銀行人資長 陳瑋芝
渣打銀行最大特點是每個月都會舉辦最少兩次的多元共榮活動,並得到多數同仁的認同。
會先透過內部人才平台招募,然後自主分組選出隊長,再領導策劃執行相關活動。並且直屬高階主管會成為協助者,讓主管員工隔閡變小,這也是平權的理念之一。而活動內容通常是迴繞著國際六大主要節日,如3/8 婦女節、5/17 國際拒絕恐同日、5/21 世界文化日、10/10 世界心理健康日、11/19 國際紳士節、12/3 國際身心障礙日。圍繞上述六大主要節日,展開各種慶祝活動。
並且會讓主管去上「包容性領導力」的相關課程,然後再由主管給底下員工上課。並強調由上而下的喧染力更為強大。
當然渣打的人資政策也沒有少過,如20周全薪產假、10天全薪陪產假、3天薪水生理假、3天全薪志工價、彈性工作安排,甚麼該有的、不該有的通通都有,身心諮詢、管理諮詢、法律、財務諮詢等。還會在內部定期調查男女薪資差距,透過各種調查不讓薪資因為性別而差別過大。
而對外,渣打會傾向和有相同理念的合作夥伴合作,包括廠商、企業、供應商等。社群平台的貼文也會強調包容力的理念,包括貼文實際內容,使用的圖片,以及會和內容創作者、KOL合作,透過不同的異業結合來擴大影響力。
最後提到這次的講壇並不是只有在談論女性,而是「多元共榮」的概念,並帶到一張簡報,提到所謂的多元共榮應該是弱勢、世代、國籍、語言、認知、性別、宗教、性向、年齡、種族、教育、背景等。
多元平權是未來趨勢,企業需要把眼光放遠,利用「永續」的概念來經營企業。
沙龍對談
這邊很多在重複剛剛的演講內容,所以就只做一些簡單紀錄。
有提到過去是以成本為導向的思維要做更改,這種方式在現代行不通,但關於這點沒有深入談下去。
Q:如果公司企業要推行平權這個理念,但遇到一些抗拒該怎麼辦呢?講者所待的公司有發生類似的狀況嗎?
講者提出他們自己的實際案例,設立性別友善廁所,讓男女都可以自由進出此廁所,但這只是給出一個選擇,並不是強制對方接受。強調要有一個可以談話的空間,並且給對方時間吸收。如果企業要推動多元平權,最好是由上到下,由主管帶員工的方式會比較好。但如果主管本身沒有實際作為,員工必須要鼓起勇氣提出需求,不然永遠不會被重視。
也提到一開始改變不需要大規模的變動,先小規模改變開始,再逐步推廣。
Q:有人提出他所待的公司多是男性,女性占少數,如果要推廣多元理念,可能會有點困難?
講者提出公司內部男女比例的多寡應該不會是推動多元平權的問題,而是要看如何述說這個理念。
Q:受到職場性騷擾但公司並沒有設立申訴管道該怎麼辦呢?
講者提出台灣性騷擾法其實蠻健全的,所以公司如果沒有管道,可以向各大公部門尋找協助。
最後結尾
目前台灣社會觀念其實有點沒跟上腳步,所以希望「企業」可以來引導員工,且不只是女性權益,而是「多元平權」。企業社會責任影響越來越大,SDGs 已是世界趨勢,企業如果可以提早進入對此布局其實是能夠增加企業的競爭力,或更現實來說能夠增加利潤。
最後就講些大家一起加油之類的勉勵語,結束了這次的座談會。
我的想法
寫這篇寫到一半,我想到一開始還沒參加這講壇之前,其實自己就有點好奇一般企業或公司,如果要推行多元平權的理念應該怎麼做。實際聽了之後確實可以從許多地方下手。比如上面兩間公司都有的產假、陪產假、生理假等,以及對內舉辦各種活動,對外的宣傳、合作廠商。
應該說這整場講壇我覺得是圍繞在「SDGs」下進行。最近這一兩年真的是一直聽到「永續」這個概念,不管是參加一些設計比賽還是演講。但永續到底是什麼?雖然一直想要找個時間好好來研究一下,但都沒有..恩…總之最近會找時間好好來了解一下。
而且近年世界也真的是在各種推「多元平權」這個概念,可以在許多國外大廠的廣告,或電影、影集、遊戲等地方看到。比如女性或黑人來飾演上司、主角等。並不是說不理解為什麼它們要推行這個概念,而是不明白為什麼這些企業會這麼強推這些東西。現在大概可以理解,因為聯合國提出的SDGs,因為「永續」。
總之學習到很多。
在這之前其實有參加過不少講座類型的活動,也都有稍微紀錄一下,但都沒有像這次把內容整理出來。我其實蠻討厭那種「參加過一場講座後..就沒有然後了」的感覺..。經過這次的經驗,整理過後的東西..,自己是看得蠻爽的,所以之後參加講座或演講之類的活動,期望也能像這次一樣整理些東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