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古怪怪小孩之歌
周末适合听歌,跳舞,自由自在,于是有了这么个可爱的主题。阅前需知:本文包括小朋友唱的歌,唱小朋友的歌,孩子气的歌;不包括少先队员一起摆来摆去的合唱,老师和校长在文艺联欢会上的独唱,运动会、升旗仪式、考试前播放的纯音乐。
下文提到的歌基本都放在了网易云歌单里,点最下面“阅读原文”收听。好的,现在你可以把音响开到最大,举起空气沙锤和虚拟摇铃,一边哼歌一边侧手翻拿大顶了。
古古怪怪小朋友当然要有麦兜,必须有麦兜。好像这么说也不对,麦兜明明是那个最寻常的笨拙平凡的……我们的好朋友。这个没有腰也没有脖子,想努力拿到A也想天天吃鸡的小朋友,非常适合作为这个歌单的开始。
《从前有个小朋友很滑……》是《麦兜菠萝油王子》里的原声,这首冷笑话之“歌”好像有什么魔力,戳中很多人奇怪的点,如我不懂粤语也觉得非常好笑。而广东人Y老师更是钟意“唉,很hai”这个梗,经常在突然之间发出“ai, han hai”的感叹。
当然麦兜系列电影还有很多经典歌曲,比如《麦兜故事》里的《大包整多两笼大包》、《麦兜当当伴我心》里的《春风亲吻我像蛋挞》《你的扣肉》、《麦兜响当当》里的《人细细》……全部听起来就很好吃!
收藏已久的电音儿歌,来自上海复兴计划,是各位新潮青年们六一儿童节的必备BGM。这张专辑将八零、九零后的童年儿歌进行了现代编曲,相信第一次听到的人都会冒出一样的想法:“摩登!”
Making Friends这名字乍一听摸不着头脑,一打开发现是“找呀找呀找朋友”……,动次打次的节奏与背景的竹笛声俏皮得不行。Clay Doll呢,是“泥娃娃,泥娃娃,一个泥娃娃……”,几十年后重听这首歌,忽然发现歌词简直是恐怖谷理论的实例,再加上重新编曲,暗黑迷幻又上一层楼。Congratulations跟庆祝没什么关系,而是“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合唱的小朋友们不耐烦地“恭喜你!”“哈!”“哈!”,提升了鬼畜感,背景的小提琴不失时机地带来奇怪的异域风情,建议旺旺广告以后用这个版本,更加洗脑。
当然,这张专辑里也并不都是古古怪怪之歌。Little White Boat挥别了前面一众的嘈杂花哨,也一扫《隐秘的角落》里的“阴间感”,干净直白地让我们这种奔四老阿姨听了就要落泪。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是李叔同的《送别》,这个译名叫人心头一动。合成器的创作意外地带来单纯复古,好像小时候打开朋友寄来的生日贺卡时听到的旋律,叮咚,叮咚。
单独推荐一下上海复兴计划的另一张专辑Mungbean Mash里的同名歌曲,怎么拯救陈旧的顺口溜?这首歌有答案。“落雨了,打烊了,小巴辣子开会了……山里有只庙,庙里有只缸,缸里有只碗,碗里有只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建议这首歌在各小学用作吴语方言推广,怎么讲,海派童谣,真的洋气。
说完上海童谣,斯斯与帆唱了好几首湖南童谣,可惜整体有点拘束于纯美,缺乏力量与变化。这首《月亮粑粑咿儿哟》我认为演绎得并不是特别好,中间的成年人叙事穿插也破坏了原童谣的完整性。相比之下《马马嘟嘟骑》好一些,“驾驾”的骑马声唱出来时让人心头一动。听他们的歌可以同时翻看菜皋奶奶的同名绘本。
听林生祥很久,某天才发现原来他还做过童谣专辑。想想也正常,从《菊花夜行军》开始认识他,被其中的“泥土气”与真诚自我所吸引,他又不局限于本土意识,音乐里包裹着人的生命力与大自然的温柔能量,这些无不与孩童相连。这张专辑起源于林生祥为照顾早产的女儿,每天唱歌给她听,后来,他又带着这些完成的童谣巡回台湾乡村小学几十场,可以说,是被孩子们“认证”的歌。这些歌里有着浓浓的万物有灵意识,唱孩子的喜怒哀乐,也关心粮食与蔬菜。
《生日快乐》(Happy Birthday)里旋律与歌词简简单单地盘旋、伸展,从“兄弟姐妹”到“阿公阿嬷”,从“番蒜树茄苳树大榕树”到“灯笼花仙丹花凤凰花”,全都祝福“生日快乐”。《扬蝶仔 飞归来》(Butterflies please come back)延续了这种向自然的祝祷:“拜托,山神伯公,保护你等/拜托,扬蝶伯公,保护你等/铁刀木个树叶仔,请虐毛虫食咧/马樱丹个花,已经开呀盖靓/扬蝶仔,请你等飞归来/扬蝶遽遽飞归来”这首歌仿佛宫崎骏电影中的画面,展示着孩子们是最接近自然真相的存在。《骗人歌》(Cheating)像一颗怪味豆,林生祥唱出了成年人假装的滑稽与恣肆,孩子们的模仿式和声则更加形象,一群古灵精怪的小骗子就在眼前。《毋盼得》(reminiscing)是三所国小的学生与林生祥合唱的,不懂歌词也能一听便知是毕业之歌,听这首时想起好几年前一部日本电影《再见我们的幼儿园》,也是这种淡淡的告白与稚气的伤感。
这张专辑叫作“头摆头摆”,“头摆”的意思是“从前”,所以专辑名的意思就是“很久很久以前啊……”,忽然想,边听这张专辑边读舒比格的《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定很不错。
罗思容与林生祥同为客家语音乐人,前者的创作与蓝调、爵士更亲近,你听她行走,吟唱,带着女性的舒展灵动。《揽花去》这张专辑获得过金曲奖最佳,其中《细人仔与鸟仔》像是一则讲给孩子的美好童话:“月亮是一只金黄色的鸟,在神秘的树林筑巢。童年的路上,孩子行走在夜中,星星向他眨眼,大树和他说话,调皮的风唱着摇篮曲。啊,寂静像一个球,滚动在孩子梦想的草原上。金黄色的鸟飞翔,梦想的孩子醒来。”也许是因为罗思容同时还有画家和诗人身份的关系,她笔下的歌词极具画面感,仿佛绘本缓缓翻开一页页,又像泰戈尔式诗歌,在她高昂清亮的嗓音中久久吟唱不断。
写这份歌单时,有人推荐了这张专辑,从名字到封面都十分可爱。作者陈永淘也是客家语音乐人。听了其中一首《加了蜜》,唱两小无猜,小朋友们嘻嘻笑着唱着“记得当时年纪小/我俩青梅竹马/青梅已经不见了/竹马愈来愈大条”,让人又想笑又想哭。因还未听过整张专辑,就不具体介绍了,一起听吧。
回顾女性台湾民谣歌手,齐豫是不可能绕过的存在。这张《骆驼·飞鸟·鱼》也是当年的金曲奖最佳,其中《女人与小孩》是一首非常特殊的歌,专辑自带两个版本,Ⅰ是齐豫独唱版,Ⅱ是齐豫与小朋友合唱版。我一向不喜欢将女性与母性强行联系在一起的文艺作品,这首是个特例,齐豫唱的既像一个孤独女子轻盈的独白:“我不知道这个小孩怎样凭空而来,他可能让我告别长久以来的摇摆”,又像伟大地母发出的深深感慨:“因为一个小孩是一个神秘的存在,跟星星一样奇异,一样发着光”。这首歌作词李格弟(即诗人夏宇),作曲伍佰,真让人想不到。
可能是个人关注视野的原因,这份歌单里绝大多数都是广义的南方歌曲。这张专辑也是一张台湾原住民音乐作品,歌手云力思来自泰雅部落(归属高山族)。云力思专注于整理、传唱泰雅部落的歌谣。这张专辑的缘起就是她在创作中发现,每当问起部落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Ima lalu su)?”他们通常会回答汉语名,而说不出或是不情愿提起泰雅名字。我也曾经遭遇被遗忘的语言与名字。去延边采访时,当地老一辈作家对朝鲜族孩子就读汉语学校而失去母语表达能力发出忧虑。在拉萨的旅馆,一位懊丧的藏族大哥用汉语结结巴巴地说,这些都不好,都和从前不一样了,而我无法回应。
回到这张专辑,其中收录了15首童谣。我搜索了几大音乐软件,目前搜狗上可以听到的最多:失落的传统古调《祖父的一把刀》,与自然亲近的《蜜蜂歌》,和孩子一起思考历史与未来的《我从哪里来》《你要去哪里》。知道这群人,听到这些歌,也算是一种回答吧。我也记得大一班会时,一位女生站上讲台羞涩地说:“我的蒙语名叫草布敦格日乐,中文名叫X珠光。”同样,前一阵子还很高兴地看到了绘本作者哈丽雅创作的蒙古语绘本,希望有更多被看见被说出。
终于迎来了一张北方童谣集,来自五彩呼伦贝尔合唱团,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族的三十多名孩子。这张专辑在合唱的形式上比较传统,但孩子们的演唱赤诚朴素,因而动人。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梦中的额吉》,孩子与母亲这个主题在北方大地上飘荡,显得分外深沉广远、催人肝肠。同时,这首歌十分符合大家对北方民族的想象。与之相对的,我还要推荐一首《高高的兴安岭》。这首鄂伦春民歌调子明朗,是独属于北方的俏皮欢脱,听着听着好像看见一群小鹿傻狍子在山野间跑来跑去。
最后我们又回到了粤语专辑,一张以小朋友的角度看世界的专辑,来自主唱有着独特的超越童音唱腔的Lil' Ashes(小尘埃)。这也是一张金曲多多的专辑,随便一首就是林夕词、罗大佑曲。
《阿花的故事》是一位少女怀念童年时代与自己相伴的猫咪,“当天我独个上学只有六七岁……在那日阿花消失在世界里”,在回看的视角中,似乎不只是女孩初次体味到死亡的滋味,也是自己的童年死去了一点点。《仙乐处处飘》的名字显然受到电影《仙乐飘飘处处闻》(即《音乐之声》)的影响,说起来后者也包含诸多经典儿童合唱作品。这首歌旋律清新又复古,眼前仿佛电影镜头缤纷色彩,下一秒时间静止,只有风中留下“最老的东西是什么?永远青春是什么?鸟儿何以要在叫?雨儿何以降下了?”的一连串疑问。
Recall A Little Biz里的最后一首歌《生命有价》则是唱给所有曾经是孩子的成年人,越来越快的旋律中,大声呼喊着“尽快将忧愁眼睛忧愁面孔忧愁内心抛弃吧”。
这首歌让我联想到另一首歌《世界真细小》(出自专辑《星光闪耀迪士尼》,当然大家更熟悉的是洒水车一路播放的声音),人人常欢笑,不要眼泪掉,良朋同欢聚,相依相对笑。童年看似无忧,实则艰难,成年人虽然疲惫,但也笑一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