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有感〉一個語言的嚴重斷層
IPFS
某天晚餐時分經過中壢區公所的時候看到的布條,讓我很有感,這讓我不由得想起客語的示微阿!現在就我自己感覺,年長者們跟到我爸媽那個50~60歲的人們是主要講客家話的族群,50歲以下的人們基本上會說的很少,甚至還可能聽不懂……
但老實說為了寫這篇文,我才發現我一開始也解讀錯誤了,我以為布條上的「𠊎講客」是「要講客語」的意思……,查了才知道「𠊎」這個字是代表「我」,一個客家特色新創字,一般的輸入法是打不出來的,必須用客家語輸入法才打得出來,看了底下的文章之後,我才稍微了解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我,變成中文字是什麼樣子
https://www.wpchen.net/zh/posts/hakka-taiwan-word-i-me
臺灣客家語「我」怎麼說?為什麼使用特殊的「𠊎」(亻厓)字?
不得不說,雖然有在推動,不管是客語流行音樂有慢慢的變多,但還是比較不廣為人知,還有國小有在推客語,讓現在的小朋友們增加學習客語的機會,可是……我覺得還是缺少日常生活的使用環境,就像很多人都知道明明中壢地區是一個客家人很多的地方,但是你在外面很少聽到客家話的對話……,我不會說自己多厲害,我相信很多我也還不會說,像是些俚語之類的,但基本的聊天是應該沒有問題的
我想如果一個語言的消失,是不是也意味著一個文化的消失呢?覺得可怕!
有什麼想知道或是需要補充的部分,請留言讓我知道=]當然也可以來抬槓啦~~
此文同日發於PotatoMedia
需要註冊新用戶可以點我喔!讓我們一起加油賺積分變現!=]
https://www.potatomedia.co/signup?invite=SV30HD7MO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