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異?:《便宜沒好藥?》讀後感
花了不少時間才看完這本書,300多頁不算太長的篇幅,資訊量卻是爆炸般的多。
其實我一直還滿好奇,一般民眾有多少人關心所謂的原廠藥/學名藥議題,又有多少人是反正醫師給我吃什麼我就吃什麼。對喔,是醫師給的,不是藥師給的,哈哈。
近代西方藥物的蓬勃發展,大概稍有了解的人都會同意是從盤尼西林的研發開始的,在此之前的西方藥物,大概只比符水有效一點。因此所謂的近代藥廠、藥物研發,其實也就七八十年的歷史而已。而所謂的原廠藥、學名藥更是一直到一九七零年代,第一批新研發的藥物專利到期才浮上檯面。
作者是位內科醫師,同時也在美國醫學重鎮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醫學史。他從藥物的命名開始講述這段學名藥發展的歷程,一個我們現在所稱的小分子藥物,實際上如果用國高中學過的IUPAC命名法則,仍然會是很長一串摻雜著數字與英文字母的字串。例如我們熟悉的嗎啡(Morphine)其化學命名應該是 (5α,6α)-7,8-didehydro-4,5-epoxy-17-methylmorphinan-3,6-diol. 那麼Morphine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其實是由發現這個分子的 Sertürner 醫師命名。而藥物分子的命名權與命名方式,早在十九世紀就已經在醫藥界掀起了大風浪,花費了數十年的時間,直到二十世紀六零年代才取得現在的共識。一九六二年,美國首創了藥品專利制度,讓研發出新藥品的藥廠可以獨佔市場一段時間,作為研發新藥的獎勵。到了一九七零年代末期,第一批藥品專利到期,許多藥廠都對一些熱門的藥品磨刀霍霍,期待在專利到期之後製作這些藥品,搶進市場分一杯羹。
但是做為一個新進入市場的新藥品,怎麼把關這些產品是符合藥效、安全性就是一個大問題。只看主要成分嗎?其他賦形劑會不會影響藥效?這些藥需要重新做人體試驗嗎?可是這個成分已經經過測試沒有問題了啊,重新做人體試驗無異於勞民傷財。於是有了崩散度溶離度試驗、生體可用率/生物相等性(BA/BE)試驗等等檢驗制度。
而生產學名藥的藥廠,要如何一邊聲稱自己的藥跟原廠做的藥一樣好,一邊宣傳自己的產品又更優於其他的學名藥?原廠藥又能夠怎麼面對專利到期之後,學名藥搶占市場的衝擊?這些議題,作者都花了很長的篇幅去說明來龍去脈。
書本的最後,也提到了在新藥不斷上市而舊藥並不會退出市場,以及各國健康保險負擔越來越大開始從各方面撙節開支的狀況下,健康科技評估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成為一個新的發展領域。還有全球化當然也不會在藥品市場缺席,雖然內容以美國為主,但也輕輕地點到了在全球產業鏈發展的狀況下,一個美國藥廠研發出來的藥品實際量產的地點可能是玻利維亞、越南、泰國或是印度等地。更有許多接受代工訂單的藥廠,為不同的藥廠生產許多同成分的藥品,這樣實際做出來的藥品,到底有什麼差距也是很耐人尋味的。
回過頭來看,雖然近幾年有不少台灣藥廠開始挑戰研發新藥,例如中裕的愛滋病藥物以及寶齡富錦的腎臟病新藥先後取得美國 FDA 藥證,但整體製藥產業還是以製造學名藥為主。在產業結構以及法規的演進之下,台灣的學名藥廠研發成本還是高於東南亞、印度等國的競爭對手。因此台灣藥廠的主力市場還是以國內為大宗。如何配合政府的新南向政策打進東南亞市場,其實書中也提出了「學名藥品牌化」等等策略。另一方面政府為了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 或是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 而在二零一八年初引進了美國的專利連結制度,其實對於台灣的藥廠是一個非常大的衝擊。
這本書其實我覺得很難將他定義為一本科普書籍,即使身為一個大學念完藥學系的我來說,還是有很多內容讓我驚訝。此外,有很多我在學校時已經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看著書中的各種爭論點的歷史演變,然後整個概念從無到有的建立,腦筋一時真的是轉不過來。無論如何,書裡面提供的訊息既廣且深,對於藥品法規有興趣的人實在是不可錯過的一本好書。
文末附上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郭文華教授為本書在端傳媒寫的一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