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生散文】我的一段人生

文生
·
·
IPFS
·
當然影響我的不是他的這些行為,而是他的生命力---他站在那邊就是他自己、一個完整的「人」。

上禮拜六(7/6)晚上去找朋友,大大喝了一頓,回家後竟有沉澱下來深思的感覺。

所以這真的告訴了我---人沒有朋友不行。

雖然我們從一見面,開始互說自己的近況(上次去找他是我的生日4/6,三個月前)、買了酒跟食物回到他房間,開始有點醉意地互相吐訴工作上遇到的辛酸和有趣之處、直到已經醉得亂七八糟,又開始討論起中台關係和政治(這段已經進入吵架階段),幹,真的每次喝醉講到政治就會吵架。

他的觀點不外是…「我一半平埔族,你說那些過來的人都是400年前了,我就是『台灣人』。」

而我的論點是…「我們都是從那邊過來的,你要說真正的台灣人,大概只有原住民吧。」

然後就爭吵到他媽媽上樓來敲門說小聲一點XD

吵架之前都很美好,我說的有朋友的好處便是這樣,有個人不會站在糾正你的位置上聽你傾訴苦楚、然後給點有點好笑但好像又那麼有點實用的建議。

比如,我說:「有個看起來就很討人厭的大哥,進來說要買200元的那個藥,然後買完就說:『哇甲這巄沒效內。』他一聽完就說:『你可以跟他說,那你就一次吃兩顆,但吃死掉了跟我沒關係。』」類似這樣的幹話充斥著當晚。

朋友是個很草根但其實空閒時會滑英語口語的tiktok、還有數不盡的影視資訊,比如裘德洛出演【阿飛正傳】就是因為他長得像年輕的麥可肯恩---這件事是他跟我說我才知道的。

---米高肯恩從影60多年來,出過無數膾炙人口的作品,獲得兩座金像獎肯定,但說到讓自己最出名的電影,卻是1966年主演的《風流奇男子》(Alfie),該片則於2004年又再度找上俊帥男星裘德洛(Jude Law)擔綱演出重拍為《阿飛正傳》(Alfie)。米高肯恩本人甚至認為如果當初沒有這部電影,他也不會打入好萊塢,更不會有今日的成就。---


而在微醺的美好氛圍之際,他從工作上接觸女客人劈哩啪啦一堆後下了個結論:「女人就是生下來焦慮的,大概從八歲開始就會。」

我知道這個結論會讓所有的女生看到後更加爆炸,但我蠻信這個理論的。

他42歲(兩年前)離婚,女兒現在讀高三。

他一直以來都很會發覺一些共通的真理之類的。

而我前述的「沉澱」,便發生在禮拜天晚上回到家後,上述一連串的「排解」掉自己累積了多時的苦怨和心酸後,我也擷取了他的生命態度。

其實他的現實世界很苦,他因為買車貸款又都只能付最低限度的貸款,背負了上百萬的卡債、然後又因為酒駕,吃了一張37萬的罰單,然後不能開車。

但他活得很堅實。

而他的享樂主義也影響了部分的我,他認為能吃的時候就盡量吃、能去按摩店享受男人獸性的時候就去、每時每刻以過得順心歡愉為至上。

當然影響我的不是他的這些行為,而是他的生命力---他站在那邊就是他自己、一個完整的「人」。

而我,在禮拜天晚上回家後滑了手機,看到兩個短影片。

一個是一個大學女生對導師說:「我覺得我很失敗。」大學導師說了一長串話,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愛迪生曾說,我不是找到了成功,我只是找到了一百種失敗的方法。」

第二個是一個看似喇嘛的消瘦男人說道:「人生最重要的是…允許一切發生,如果你不允許,就是在跟自己較勁。」

老實說我每次滑到的這種雞湯影片,都會在一秒內滑走,但當晚我仔仔細細地看了這兩個短影片,然後深深地認同了。

我一直非常討厭一堆來我家的店買藥的聒噪或機八大嬸或中年人,但自此之後,我開始慢慢地學習「允許一切發生」,感覺真的有變好一點,關於這點,我也開心了點。

而第一個影片當下衝擊我的是,我從2010年就開始了美術和文字創作,直到2024年的當下,我仍是沒沒無聞。

這點總讓我有時候的夜晚邊喝酒邊自憐自傷、無意義的陷入哀愁。但看完了這影片,卻充滿了無比的信心。

而這開始創作的契機也很有趣。

我在2010年考進藥學系,那時已經29歲,我周遭的同屆朋友開始訕笑我跑回去讀大學,好像「大學生」就是一群白癡和不知社會疾苦的傻B。

當然各種大學生都有,但真正接觸過社會才能有這個資格說那些疾苦。

我被那訕笑激到並氣到,於是開始創作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是【淡軼】、長篇小說是【菸與牛仔褲之後】),而創作短篇小說的其一原因是,我非常喜歡看電影,也會看完電影就寫些影評,但那不夠滿足我,於是我除了課業,還會常陷入一種「遇到什麼事就把它轉換為短篇小說的創意」的癖習。

那時會跟老媽拿100元的晚餐費,去吃30元10顆的水餃,然後騙她說去圖書館讀書,實際上是去網咖開50元兩小時的扣打,然後戮力地創作小說。

我認為這樣,好像自己就像社會人士一樣有在「做事」。

說傻嗎?我覺得一半一半,因為那些故事,在我現在看起來,仍覺得有點趣味和不賴。

而上禮拜六跟家母必須先去家樂福買衣架,家裡的大衣架已經鏽蝕了,她在車上說:「城(我要去找的朋友)對於你考到藥師有沒有說什麼?你考藥師那段期間很辛苦ㄟ,還好你是天才兒童,一兩次就考上。」

關於「天才兒童」聽起來雖然很爽,但我知道自己跟真正的天才來比差了很多,我永遠不懂微積分---藥學系的一個必修課程,我每堂微積分都陷入昏睡然後被老師安靜盯著我,周圍的同學碰了我的身體才驚醒,那份羞赧真的很巨大。

然後下課我就偷跑去抽菸,抽到坐我旁邊的女同學滿懷怨氣地說:「不要再抽菸了,好臭。」

仔細想想,我微積分會通過是因為我用「背」的應付考試…XD

而家母說的「辛苦」,我知道她只知道一部分,因為大部分是我只要在複習課業的片段稍微休息一下,她一看到就開始無邊狂念,也常常因為一些齟齬大吵一架,但最終的結果就是我忍著被貶低至極底的羞辱抱回書本,回到那個最底最底的我讀著一堆像外星文的醫藥名詞。

那時對於一個30幾歲的男性是個相當巨大的恥辱---沒有謀生能力、一切依附母親、課業還讀得亂七八糟。

這份辛酸是我覺得最重的「辛苦」。

說到這個,我那時還真的讀得亂七八糟。

其實說是我有遠見嗎?還是為自己的懶惰和傲氣背書?我現在回想起來,我幾乎只有「藥理學」和「藥物治療學」這兩堂課有醒著並專心聽課,其他時候我幾乎都在昏睡---因為我知道這兩堂是國考的重點科目。

當然考藥師不是只有這麼簡單,那需要長期的浸濡、理解、和融會貫通。

這也在我考到藥師後第一份在大寮的醫院的工作時發現,有一個兼職的學長是高醫畢業的,我一跟他講到專業問題就發現…他的專業底蘊遠高於我。

而我們大仁科技大學的學生有某部分的共通狀況是…狠狠地玩了四年,只要不被當,在最後第五年瘋狂惡補,就能考上藥師。

說起來真的很玄,其他六、七間的藥學系是進行了無比堅實和紮實的四年訓練,每一個科目都環環相扣,最後才能淬鍊出一個合格的藥師。

而我們,頭腦也不比他們聰明,但考到藥師後就海闊天空,曾經有個說法是,大仁畢業的藥師總是能闖出一番高收入的事業,好笑的是,我沒有XD

那需要的是豐富的人脈、很會博挪、天時地利人和…等等之類的,而我沒有認識就近的醫師、政府也還沒有實施單軌制,就只能待在自家獨立奮鬥的傳統藥局---說老實話,就是在浪費青春而已。

收入不高,待在鄉下,接觸的都是老人。

所以我明年就要收店去都市打拼了。

而影響我考上藥師的有兩件事。

我在讀藥學系時的成績非常之差,幾乎是50幾個人最後的幾名,那時的打算是,如果考不上藥師,我就去貸款租快餐車,做些牛肉捲之類的賣吧。

一個是之前有點齟齬而失聯的朋友(應該可以說是我最好的朋友吧),在我準備藥師國考時說了一句:「你現在要做的是,如果考上藥師必須吃屎,那你就要吃屎。」

另一個是我的表妹在我準備考試時說:「你就是個萬年考生。」

我被這句完完整整地氣到,加上朋友說的那段話,我才發現我沒有將我整個人的精力完整地投入國考準備裡面,後來用盡了全力投入準備、考了兩次,終於考過了。

而我表妹也在我考上後說:「如果當初沒有我說那句,你怎麼考得上?」(邀功來著是麼?)

而在沉澱後,我也覺得,當初那些朋友的訕笑、家庭之中的屈辱,都是一些過程而已,考上藥師很甜美,但那些過程,真的是值得好好回味的。

而城,也在按摩椅公司付出勞力、解決問題跟與上級角力,拿個4萬多的薪水,付清兩個小孩的保險中努力著,我永遠記得的是,他說他已經瘦了20公斤,這是項了不起的成就。

而我,也必須持續努力。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文生做過美工、藥局員工、平面設計SOHO,現為藥師,兼職創作 癡戀文字、狂迷音樂、瘋魔藝術、熱愛電影 希望在藝術的追尋上獲得最真實的自已 也希望在技藝的鑽研同時,獲得靈魂的進步與深度 出版四本電子書 : 【謎遊】、【付劍】為長篇武俠,【淡軼】為短篇小說集,【菸與牛仔褲之後】為中篇小說
  • Author
  • More

【文生短篇】失格

【文生散文】2024我的中秋

【文生短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