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鱷魚把拔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粒史學加000167《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26:真的曾經用魚腥味來掩蓋屍臭味嗎?

鱷魚把拔
·
·
為什麼明明是「陰謀」,司馬遷卻都知道?

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惡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為璽書賜公子扶蘇曰:「與喪會咸陽而葬。」書已封,在中車府令趙高行符璽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丞相斯為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祕之,不發喪。棺載辒涼車中,故幸宦者參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輒從辒涼車中可其奏事。獨子胡亥、趙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趙高故嘗教胡亥書及獄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與公子胡亥、丞相斯陰謀破去始皇所封書賜公子扶蘇者,而更詐為丞相斯受始皇遺詔沙丘,立子胡亥為太子。更為書賜公子扶蘇、蒙恬,數以罪,(其)賜死。語具在李斯傳中。行,遂從井陘抵九原。會暑,上辒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

──────────────────────

延續上一段的時間點,仍舊是始皇帝在位第三十七年,也就是他四十九歲時,始皇帝到達「平原津」這個渡口附近時生病(至平原津而病)。但是,始皇帝討厭提到「死」這個字,群臣沒有敢跟他提起關於死後的的安排(始皇惡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然而,隨著始皇帝病得越來越嚴重,就寫了一封蓋上玉璽印的信給公子扶蘇說(上病益甚,乃為璽書賜公子扶蘇曰):

「回來參加喪事,在咸陽下葬(與喪會咸陽而葬)。」

信已封好後,存放在兼掌的印璽事務的「中車府令」趙高那裡,還沒有交給使者(書已封,在中車府令趙高行符璽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日,始皇帝在「沙丘」的「平臺」行宮逝世(始皇崩於沙丘平臺)。丞相李斯認為皇帝在外地駕崩,恐怕會引起皇子們和各地乘機製造變故,因此決定先對此事嚴守秘密,不發佈喪事消息(丞相斯為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祕之,不發喪)。棺材放置在既密閉又能通風的「轀(音同『溫』)涼車」中,讓始皇帝生前寵愛的宦官陪乘,每走到一個地方,依舊獻上飯食(棺載辒涼車中,故幸宦者參乘,所至上食)。另外,百官也如同平常一樣向皇上奏事,宦官就在轀涼車中批准百官的奏章(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輒從辒涼車中可其奏事)。只有始皇帝的小兒子胡亥、趙高和五六個始皇帝比較寵愛的宦官知道皇上的死訊(獨子胡亥、趙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趙高過去曾經教胡亥寫字和法律,因此胡亥私下很喜歡並信任他(趙高故嘗教胡亥書及獄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

趙高與公子胡亥、丞相李斯秘密商量去拆開始皇帝賜給公子扶蘇的那封已封好的信(高乃與公子胡亥、丞相斯陰謀破去始皇所封書賜公子扶蘇者),接著他們便謊稱丞相李斯在沙丘接受了始皇帝的遺詔,遺詔內容被改成:立皇子胡亥為太子(而更詐為丞相斯受始皇遺詔沙丘,立子胡亥為太子)。另外,又寫了一封信給公子扶蘇,以及將軍蒙恬,列舉他們的罪狀,賜命他們自殺(更為書賜公子扶蘇、蒙恬,數以罪,賜死)。這些事都記載在《李斯列傳》中。

繼續往前走,從井陘到達九原(行,遂從井陘抵九原)。適逢大暑,始皇帝的遺體在轀涼車中發出了臭味,因此他們下令隨從官員用車裝一石有腥臭氣的醃魚,藉此遮住始皇帝的屍臭味(會暑,上辒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

──────────────────────

從小讀到這段故事時,內心總是充滿許多的感慨。這位完成滅六國,統一天下文字與度量衡的始皇帝,最後竟落得此下場。當時的我總在心中猜想:始皇帝臨死前應該最想見到的是兒子扶蘇吧!可惜,在李斯、趙高等人的陰謀下,始皇帝到死都沒有等到扶蘇的到來。另一方面,這位阻止始皇帝不要「坑術士」的扶蘇,當年被父親派去北方守邊,結果最後收到的是父親要他自盡的書信。在扶蘇絕望地選擇自盡的時候,他心中多少會對始皇帝感到不滿吧!?但他永遠也無法知道,其實他的父親比他更早離開人間。換言之,一個是渴望孩子快點回來參加他葬禮的始皇帝,一個是以為父親要他自殺的扶蘇。人世間的悲劇莫大於此吧!?

然而,時過境遷,今日的我讀到這段史料時,我卻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這一連串的「陰謀」,司馬遷都知道呢?

畢竟,當這支隊伍將始皇帝的遺體送回咸陽後,一定得對天下宣布始皇帝的死訊,並公布新皇帝的人選。可以想見的是,當時對天下公布的訊息應該是:始皇帝於巡行途中駕崩,依始皇帝臨終前對丞相的交代:由皇子胡亥繼位皇帝。換言之,秦帝國的官方文件裡,絕不可能提及李斯與趙高等人的陰謀。

那麼,司馬遷是如何知道這些陰謀的呢?司馬遷編寫《史記》的材料,除了來自收藏在金匱石室的官方文件之外,另一部分則來自司馬遷到各地蒐集的資料。那麼,這件不可能記錄在官方檔案中的「陰謀」,僅有可能是來自民間的口耳相傳。然而,這件事明明僅有李斯、趙高以及幾個始皇帝很信任的宦官知道而已,怎麼可能傳入民間呢?那麼,這些內容有沒有可能是民間的杜撰,而被司馬遷所採信呢?

整理一下這整段故事中可信的地方,也就是可能出現在官方檔案中的內容:始皇帝於沙丘病逝,這一定是真的。另外,扶蘇死在他所防守的北方邊境、蒙恬後來被處死,以及胡亥繼任皇帝,這些一定也是真的。

至於,有沒有那封始皇帝沒有發出去的文件?李斯、趙高是否竄改始皇帝的遺詔?甚至沿路是否有用魚腥味來掩飾始皇帝的屍臭味?這些反倒是沒有其他證據可以佐證。真相是否如司馬遷所寫的那樣?在沒有更多證據可以佐證的情況下,我都認為應該要持保留態度。

特別是始皇帝本打算發給扶蘇的那封信,在根本不可能留下來的情況下,司馬遷如何知道內容是「與喪會咸陽而葬」?

考慮到始皇帝連生前都曾遭人民所詛咒,那麼當人們得知始皇帝去世的消息後,應該也會藉此大作文章,藉此醜化始皇帝吧!?因此,今日的我讀到這段紀載時,心中雖仍舊有些感慨,但感慨的卻是真相的難以重現。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更多的資料證明這些內容的真偽,還給始皇帝更為真實的形象與生平。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感觸。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