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眼界,跟你去过多少地方,毛关系都没有
文/肖谈中
康德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出生地,一辈子几乎没有走出他生活的那座小镇;但是,他的眼界为什么那么开阔?
而我们这些为了增长所谓见识而到处去旅行的,甚至走遍了全世界,没有学识的依然还是没有学识,井蛙的眼界依然还是井蛙的眼界。为什么?
因为,你的眼界,跟你去过多少地方,毛关系都没有,如果你学不会静下心来思考。学不会独立深入的思考,即使你去过再多的地方,即使看遍全世界,你的眼界和洞察力依然看不到现象后面的本质和深处。
康德眼界开阔的先决条件是,他有着开阔的心胸,不局限于一事一地,也不局限于自己的偏好,而愿意广泛地接受知识。
康德获取知识的方法,几乎全都通过阅读,以及与友人的书信交流,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这些基础上的思考。如果没有勤奋思索与敏锐的洞察力,阅读也未必能使人智慧。
所以,不管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若没有时刻保持活跃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若没有不畏孤独并勤奋思索的习惯,读再多的书、行再多的路,浅薄者依然还是浅薄。
有句台词,说,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这里的观世界,更多的是指见识的丰富、阅历的沉淀、对世界本身的了解,而不是指蜻蜓点水式的走马观花,更不仅仅是人景合一的晒晒照片来证明我曾经去过。
远行或者说旅游,对于我来说已经不构成任何心灵上的强烈冲击,甚至视觉上也不能。我并不是说我已经苍老麻木,也不是说我的生命体验曾经有多深刻,更不是说我曾经去过很多地方,我甚至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走出过国门,至少没有在国外长期生活过。但我总不能去白宫门口唱唱我们的红歌,就可以显得我有多爱国和多有世界观吧。
前段时间有句话很流行:“现在的井底之蛙并非呆在原地不动,也会出去做长途旅行看世界,但他会随身带着自己的井”。这句话深得我心,我美其名曰:背(bēi)井离乡。
2017.3首发;2019.10.16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