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積的力量

Michell
·
·
IPFS
·
對孩子而言,是「微不足道」的自由,足以讓他們切實感受到自主能力,累積成內在力量。

第二場《瑟谷一瞥》讀書會裡,大家討論的篇章是「什麼是『能動性』?」。「能動性」(Agency)是指面對世界的自信和能力,自由不受制於人,信任自己的獨立性。

篇章裡轉述美國瑟谷( Sudbury Valley School)一個舊生對瑟谷學生的印象:「我第一次走進這裡參加入學面試時,我看到最有力量的事,是孩子可四處到想去的地方。有些人本來在籃球場,然後走去鞦韆;孩子也會在不同房間之間游走。我覺得很有力量,不由別人左右,想去那裡就去那裡,感覺很有影響力,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去想去的地方,這真是很有力量。」

一般人說孩子「有力量」,通常會聯想一些宏大的事,例如建造木房子給露宿者、拯救了一群海龜,或者至少是成績優越。然而這裡的例子,只是孩子可以從這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

我想起有一次,我坐在香港瑟谷草園上,看到一個七歲的瑟谷男孩從室內跑出來,跑向廁所的方向。那一幕讓我非常難忘,因為男孩頭微向太陽,雙眼輕輕閉起,彷彿享受著照在他臉上的陽光,一邊跑,一邊微笑。他上完厠所後,也是微笑著跑回來。「怎會有人去厠所也去得那麼滿足開心?」我心想。

對大人來說,可以自由地由一個地方走去另一個地方,很理所當然。但一般學校裡,孩子必須順從權威,並不能自由走動,每一天每一個行為,都得要大人批准。這小男孩可以自由地由一個地方,走去另一個地方;想小便時,就去厠所。對孩子而言, 不必靠成績或好評等外在認同才能感受到力量,這些「微不足道」的自由,足以讓他們切實感受到自主能力,累積成內在力量。

讀書會裡的家長紛紛分享兒女的「瑣碎」片段:

女兒用自己的零用錢買了心愛的東西;

幼兒自己決定要搭電梯或是走扶手梯;

青少年開始自學生活後,跟隨自己的身體需要來決定作息時間;

兒子去餐廳時自己看餐牌,點喜歡的食物……

家長說,這些看似微細的自由累積起來,讓孩子深深體驗到力量,愈來愈開心、自信和有能力。

常聽一些成年人訴說,儘管自己十項全能,但內心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或者很需要外在讚賞才能感受到自我價值。這也許就是欠缺「能動性」,從小被培育知識技能的過程中,㧪殺了自主自由和對自己的信任。

瑟谷珍視每一次「微不足道」的自由自主機會,讓「自由開心地跑去厠所」的經驗累積成內在力量。


祝福大家新的一年活得自由自主!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Michell曾任幼兒教育老師,近年成立香港瑟谷社群,推動自主教育,每天享受著與小朋友一起玩樂、學習和成長。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充滿挑戰的安全堡壘

孩子沒有問題

過度社會化教養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