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Yirou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在“非正常”国家里做一个记录者

Yirou
·

此文于2018年4月24日写就,后因审查被删。


最近在中文网络上发生了两件事,前一件不算大,后一件正在发酵中。他们看起来毫无关联,但是内部却可能拥有一个共同的死结——“记录者伦理困境”。

第一件事是有一个vlog博主去朝鲜拍了一支vlog。先引用之前和人聊过vlog后总结的一些话:


“重新在想‘vlog是一种协议’这句话,觉得很有意思。因为人们会倾向于相信影像这种表达形式(所谓的无图无真相),以及面对面交流的质感,vlog在观众的印象中,显得更真实,直观和丰富。观众的信任和投入感在前,创作者也会更有责任去介绍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更真诚的去分享某种生活体验,比起躲在俏皮话背后的那个敲键盘的人,少了很多巧言令色。打个比方,vlog像是一个更立体的,有更多隔间的容器,给我们对自己的感受该如何展示增加了更多选择,而不是把一切的感知都压缩到扁平的,形态相似的文字中。

日常分享和创作不同,后者对于观众,重点似乎在解构;但前者不一样,日常分享的野心更大,它企图连接所有人的私人的生活体验,节奏和庸常,而不只是这个人的脑袋和ta能控制的东西。

体验总是会脱离人的控制,而vlog似乎是更能体现这种失控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失控下,创作者和接受者处在了一个更加平等的位置上。协议这个词协议的正是这种平等,传达一种不加矫饰的,平铺直叙的日常,没有高下之分,也没有某种statement的主导。在这种协议里,语言和真实的距离,好像没有以前那么远了。”


这个vlog博主和他的朋友们企图把现代世界的一座孤岛——朝鲜也纳入这种日常生活的连接中,做一个不加矫饰只呈现事实的记录者。vlog里很多事实让我有一种本能的兴奋,比如朝鲜不需要vpn可以上google,比如朝鲜的酒店异常干净,也可以买到可乐雪碧,看到外国电影,比如商店里的朝鲜官员英语非常流利,甚至是窗户裂缝上画梅花的巧思,这些事实形成了一股能对抗大家对朝鲜刻板印象——无处不在的极权,压抑,封闭——的力量,正是这种在博弈中向真实靠近的张力,让观众感觉到被尊重。这也正是记录者的天职。

当然完全摆脱statement的主导是不现实的,比如有人指责他们用一种居高临下,屈尊俯就的视角去拍摄朝鲜,骨子里是深深的蔑视。而他们这样回应:在朝鲜的时候,他们全程处在随行人员的监督下,每个人都得夹紧尾巴做人,何谈居高临下。

但两者或许并不对立,可以共存。因为一个文化的生活者在看待另一个文化时总是少不了偏颇的。文化是立体三维概念,时间(历史),空间(社会),和每个人的所思所感,没有一段时间的浸润所看到的就只能是一个切面。绝对的客观并不存在,文化导致了视角,而有视角必有偏颇。


然而这个vlog还涉及到另一个层面的质疑,就是如上所说的记录者伦理困境。网友们指责vlog博主用朝鲜不允许的方式偷拍,会害了出现在视频里的人,让他们遭受到金家政权的政治压迫。

这样的指责同样出现在对电影《太阳之下》的评论中。在这个纪录片中,导演用了大量朝鲜政治官员教导辛美一家在外国导演镜头前演戏的花絮,也在最后也加上了私下采访辛美的画面。这些影像意在揭露朝鲜的反人权行为,和极权下的社会生态和政治宣传。站在人权的角度,朝鲜政府这样做,是把个人的意愿置于国家形象之下,真实的情感和理性被无所不在的审视所压迫,记录者有责任让这些事实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引发讨论,从而解决问题。

但这些显然没有经过拍摄对象的允许。在纪录片里,这是违反拍摄伦理的。因为导演只做到了对观众负责,正如之前vlog的讨论中提到的,尽量展示了真实情况,却没有做到对参与拍摄的每个主体负责。

这个记录行为里涉及到两个主体,就是拍摄者——导演,和被拍摄者——辛美一家。网友根据金家一贯的作为,认为导演拍拍屁股离开朝鲜,在各种国际影展上拿奖,却把辛美一家和那些朝鲜官员拖入政治压迫的火坑,是一种踩在尸体上获取个人成就的不道德行为。这同样也是网友对那个vlog的质疑。

面对这些质疑,他们两位的回答大致如下:

1. 镜头里的人并没有做任何违反朝鲜政府的事,所以不会受惩罚。

2. 朝鲜政府仍旧顾及国际形象,不会对被拍摄者施以惩罚。

但这都只是猜测而已,这些被拍摄的人最后究竟如何,其实都不得而知。朝鲜政府没有权力制约,没有信息公开,完全封闭,一切都只能依靠领导人本人的意志。谁也预测不准金家下一步的想法,因为根本无规律可循。鉴于人们总是偏向政治阴谋论,关注那个朝鲜家庭人身安全和指责导演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而且,因为缺少公开的确切信息,这些舆论不会有停止的迹象。

在“非正常”国家机器面前,拍摄伦理很难实现,也让拍摄行为的发起者本人对自己产生质疑。这种摸黑、“抓瞎”,让一切现实的,既有的规律、价值和信仰都好像掷入虚空。


同样的矛盾也发生在了北大岳昕同学昨天发表了声明这件事上。岳同学按正常程序向北京大学提交二十年前性侵案件的信息公开申请,却遭受了一系列约谈,封口,甚至牵扯家长的行政行为,事件发酵之后北京大学的声明也是敷衍了事,事情没有要解决的迹象。岳同学发出了求助,一时间舆论哗然。

昨晚在三角地的原址,有北大同学贴了三张布告声援岳昕。作为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地方,此图传上网络,一句“湖底群魂”落笔,可算得上热血。这个时候我看到很多北大同学表达了他们在这种热血背后的恐惧,建议网友不要再大规模转载,担心岳昕的未来求学和工作会遭到阻碍,她所希冀的一切追求平等的社会运动也会化为泡沫。他们认为,热血的背后,是对她本人的伤害,网友的“自我感动”行为,踩在了她本人的身体上。

这个时候记录者伦理困境已经上升到了发声者伦理困境,尽力表达真实和对每个个体的负责,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岳昕勇敢实践一切的背后,是她母亲不惜以生命相逼的巨大负面情绪;网友声援岳昕的结果,可能导致岳昕本人的巨大人生挫折。但这些巨大声势的实践和声援却是推动高校权力机制,性别观念进步的唯一方法。在人们对机器本身巨大的不信任面前,这是个打不开的死结。


理智的记录者和发声者开始寻求中和点。可是在“非正常”面前,在信息的黑暗里,没人能做预言家。坐在书桌前,我不禁感到一阵无能为力的瘫软。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