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誌的下一步寫作計畫
每一個湄公河流域的小故事,其實背後都有著大道理。我們於湄公河畔相遇,一起展開了奇特的人生旅程。過去20年深度參與湄公河流域的一些發展項目,見證了這個地方的變化。我們藉著馬特市(Matters)的平台,給華文讀者訴說湄公河的小故事。就讓我逐一訴說這些令人動容的故事。
在過去一個多月,我們嘗試翻譯了好一些有意思的文章和論文,希望引起華文讀者對湄公河流域的興趣。事實上,湄公河流域歷史和文化遺產豐富,而且國際發展組織紮根多年,培養了無數人才,積累了大量的知識。要好好整理如此廣闊的題材殊不容易。 在過去數天,筆者從一堆近幾年出版的文獻中蒐集、整理並初步勾勒出兩大類別,八大主題的資料,作為我們下一步與各位讀者分享的內容。
第一類是政治、經濟、環保和社會發展的題材,包括新冠疫情下的農業和製造業等行業趨勢、外來農業及能源投資的政經角力和社會(性別)影響、氣候變化的生態影響、互聯網技術帶動的社會革新等主題。而第二類則是文學、歷史、哲學、旅遊、飲食等文化題材,包括飲食文化和食譜、古代和近代歷史人物故事、古典文學和文物旅遊熱點等主題。
筆者計劃在未來數星期,每星期推出最少一篇社會題材的文章和兩篇歷史與文化題材的文章,即每星期則總共推出三篇文章。初步計畫是:
逢星期二:湄公河政經評論,或社會透視專欄
逢星期三:湄公河歷史、哲學、文學、文物專欄
逢星期四:湄公河飲食、流行文化、旅遊專欄
收費方面,從2021年7月20日(星期二)起,我們初期一開始分別在馬特市(圍爐,有待批准)和在Patreon同步推出免費文章,待我們積累一定數量的讀者,就開始鼓勵讀者轉為會員,而同時減少每周的免費文章數量。另一方面,我們初期主要以文字內容為主,然後會開始探討播客、YouTuber、實時互動的可能性和接受程度。
畢竟我們仍在摸索本博客的方向和題材,可以塑造的空間廣闊。所以,歡迎各位讀者來信,給予我們寶貴的意見。
*Photo by Paul Szewczyk on Unsplash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