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小澤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學生和專業不被尊重才是教育崩潰 

小澤
·
·
圖出於Facebook專頁 Nelson Mandela

近年教育界常說要加強學生的資訊素養,其中一項最重要的是辨別新聞資訊的真偽,勤加Fact check。林鄭月娥用偽託曼德拉的名句談香港教育,也是「教育崩潰」了。

其實,真正的教育崩潰,由建制派幾年前對通識科的批評已開始,反修例風波一周年,亦見教育局無理調查教師私人言論,近日延伸至教育局粗暴要求DQ歷史卷試題,不顧師生利益、教育專業,才是崩潰的元凶。

教育本應以學生為本、以學生利益為優先。早前盛傳建制決心放棄一代年輕人,親中傳媒和政團一直批評香港教育出了問題,卻想不到這次政府狠心吃子,無視考生的利益。今年考生因社會運動和疫情影響學習、考試押後影響部署,想不到政府竟想取消已完成考試的題目,把歷史科考生的情緒和利益踢進深淵。

文首提及「資訊素養」,希望學生有辨別真假資訊的能力。根據教育局編寫的《歷史科課程及評估指引》第四章4.1,教學重點其中之一是讓學生「辨識偏頗的觀點及主觀資料」;第五章5.3評估目標指「學生應能掌握以下技巧:分辨事實與見解,辨識偏頗的觀點、隱晦的假設及空洞的論點」。也可以說,歷史科正是要求同學有相關素養,試卷出現片面或偏頗的資料,讓考生辨識,其實符合課程文件要求。

施壓取消試題罔顧考生利益

設題原則已有多位資深同工發表,在此不贅。一份符合課程宗旨、也符合學生日常學習的試題,卻被沒有做過教師的教育局官員批評不專業。考生在考試過程中牽涉考試策略、時間分配,答題的長短和精力也有差異。突然取消一條八分題,在評級上已可有一至兩個等級差異,嚴重影響考生入大學及選科的機會。無論如何調整分數,也是不公平和不合理的。

林鄭指自己「沒有干預」,但強調考評局不接受教育當局的意見「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叫「不干預」嗎?考評局真的有選擇嗎?教育局未等待考評局回應,評改準則亦未公佈,便高調施壓、將政治忠誠修飾成「專業」,把一代考生的人生拋在背後,教育才真正的崩潰了。

教育界長期受到的政治壓力,作為政府管治失當的代罪羔羊。林鄭早前接受《大公報》訪問,認為學校教育「失實、偏頗」,指「教育不是無掩雞籠」,要為教育「把關」。而且「不光是教育局,坊間辦學團體、學校管理層都應擔起把關責任」。儼然要求各方配合對教師的全方位控制。

2001年課程發展議會發表、被視為教改開端的《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文件,提出「我們的主導原則是要教導學生學會學習,促進他們獨立學習的能力,達到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的目的」、強調「批判性思考能力」、「創造力」。那麼,新時代的教育,就不是背誦、不是囫圇吞棗,而是強調探究、強調獨立學習,學會辨別是非、尊重多元。就必須讓師生持開放的態度探究。在不礙正確價值觀之下,不設紅線,也不罔顧真相,敢於直面是非,不應將不相關的事情強行扭曲為國家安全、民族大義而不容討論。

教育不是雞籠,更是要學生衝破樊籬。正如曼德拉所指:「教育是改變世界的最有力武器。」但也許社會上保守的既得利益者最怕的,正是被改變。因此,透過不停提問以啟發青年的蘇格拉底被雅典人處死,其罪名正是「荼毒青年」。多年批判通識科、去年批評教師、現在劃紅線DQ試題。教育界風聲鶴唳,人人自危,但請容許我在此再引述曼德拉的一句說話作總結:「榮耀屬於那些在黑暗與恐怖中依然不背棄真相的人。」

(原文刊於21/05/2020 蘋果日報)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