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x音樂之五】鋤田正義 捕捉David Bowie搖滾寫真
鋤田正義(Masayoshi Sukita)在搖滾音樂界是響噹噹的名字,年逾八十的他與傳奇歌手David Bowie相識於1972年,逾四十年來多次為其掌鏡,Bowie 1977年的《Heroes》唱片封面照片,正是出自鋤田之手。2018年上映的紀錄片《鋤田正義:搖滾寫真館》(SUKITA: The Shoot Must Go On),便講述他與Bowie如何從相識相知到成為好友,透過走訪不同的音樂人,來呈現其搖滾寫真的人生。
成長在二戰後的福岡縣直方市,鋤田正義自小已深受美國文化影響,貓王的音樂、馬龍白蘭度的電影,足以令他深深着迷。高中時媽媽送給他一部相機,自此燃起他對攝影的興趣,在拍攝搖滾明星之前,他拍攝最多的是媽媽,還有家人及鄰居。兒時他經常在家人的店舖流連,喜歡透過店門去觀看外面的世界,這無形中訓練了他的攝影觸覺 ——這令我想起已故伊朗導演阿巴斯,他經常透過汽車的擋風玻璃來觀看這個世界。
鋤田正義從小就有這種攝影的覺悟,他在紀錄片裏說道︰「有了框架後會令你變得集中,也令你的觀察力變得敏銳。」從寫真學校畢業後,他曾師從攝影師棚橋紫水,後來從事過廣告攝影。1970年,即天才結他手Jimi Hendrix逝世那年,他曾在紐約欣賞他的演出並拍攝過照片。那時候他也喜歡英國的T. Rex樂隊,還專門到倫敦拍攝樂隊歌手Marc Bolan。
倫敦遇見海報 毛遂自薦
英國算是他的福地,在這裏他認識後來的摯友Bowie,而一切只因一張海報。他在紀錄片中憶述,當時在街上見到Bowie的演唱會海報,已被其氣質吸引。當時他對這位形象百變的舞台王者一無所知,也未聽過膾炙人口的《Space Oddity》,好奇之下便去聽他的演唱會一探究竟,誰知卻被其表演深深感染,之後鋤田向他的經理人毛遂自薦,結果還真的成功安排了拍攝機會。當日比他更早掌鏡的是大名鼎鼎的David Bailey,輪到鋤田拍攝時,他還特意開了一瓶酒來放鬆。不過令二人份外投契可不是這瓶酒,而是他們的共同興趣 — — Bowie喜歡東方文化及京都,鋤田熱衷於西方文化,儘管二人言語不通,但這並沒有成為摯友的阻礙。
David Bowie曾說過鋤田正義是他最喜愛的攝影師,鋤田對他也是讚不絕口。每次Bowie前往日本,總會叫上鋤田見面拍照。1973年,Bowie為其巡迴演唱會來到東京,當時他身穿日本服裝設計師山本寬齋設計的vinyl bodysuit連身褲,鋤田以紅色背景拍攝下這個造型,成為廣為人知的作品之一。
另一幅標誌性作品是1977年拍攝的《Heroes》唱片封套照片,當時Bowie與Iggy Pop一同到日本籌備宣傳後者的專輯《The Idiot》,Bowie忽然致電鋤田,希望可以拍攝照片,最後在攝影棚完成身穿皮褸的造型拍攝。照片的場景很簡單,沒有華麗裝扮,反而更能呈現出真實的面貌,鋤田說這是他最喜歡的Bowie作品。這張照片2013年被重新製作成《The Next Day》專輯封面,設計師在照片上加上白色框,寫上The Next Day字樣。同一幅照片用在兩張專輯封面上,這在音樂史上大概也是絕無僅有的吧。
紀錄片零碎 着墨相知過程不多
作為一套紀錄片,導演很盡責地通過不同人物的訪問,包括音樂家坂本龍一、是枝裕和及Jim Jarmusch等導演去讚美鋤田正義的照片及為人,讓觀眾知道他是一個充滿活力、觀察入微的攝影師,呈現出他是如何捕捉這些搖滾明星的形象。然而太多的人物及情景,卻令每位拍攝對象的事變得零碎,感覺有點蜻蜓點水。不論作為樂迷、時裝迷還是攝影迷,相信觀眾都更想了解對鋤田正義與David Bowie的相識及相知,可惜紀錄片着墨得不夠,如果這部紀錄片在Bowie生前開始拍攝,我想應該會精采許多。
·顯影Facebook / 網站 / Instagram ·原文見於果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