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在移動之間的P某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與島、與海

在移動之間的P某
·
·
如果「島」是驛站,讓人停駐;若在本土失意,就往島裡,面朝大海。因為有海,島,其實是連接在一起的。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於6月開幕,今年以「群山之島.眾島之洋」為策展主題,邀請六位藝術家分別在花蓮石梯坪、台東石雨傘、齒草橋遊憩區、渚橋遊憩區及綠島等景區進行駐地創作,並舉辦八場月光海音樂會。

我參與的是「吹過島嶼的歌、島影浪花」(7月14日)的場次,光好是免費的。還有「洋島婆娑、眾島琴音」(8月13-14日)及「島國熱浪、眾島眾樂、眾島之洋」(9月10-12日)兩個主題的場次,大家抓住夏天的尾巴,把握機會囉!

自2015年起,今年已經是第八屆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了。最印象深刻除了那片汪洋,應該是本屆有關「眾島之洋」的宣傳論述:

太平洋島民不是把他們的家園視為龐大海洋裡一些分散的點,而是視之為「眾島之洋」(sea of islands)裡的驛站,是他們自己透過新與舊的實踐(旅行、造訪、貿易和遷徙)創造出來的。「眾島之洋」是一個由外而內銜接起來的地區,是基於日常實踐而把各島嶼連接於彼此和連接於大陸地上的離散地。—— James Clifford

⛰ 唯有「島」隨身

移動期間,發現很多東西都沒有帶走或一次過帶在身上,包括有形無形之所有。選書便是一類,很重也佔空間。不知是潛意識知道要來另一座島生活,居然有帶著某期字花《島》隨身。

太久沒翻開,連自己都忘記了。直至到了東海岸,看到「眾洋之島」,才猛然想起來。

⛰ 「島」的兩面性

太平洋島嶼理論家郝歐法(Epeli Hau’ofa)以「海洋循環史觀」確立島嶼主體文化論述,以「島嶼之洋」概念取代「遠洋之島」(islands in a far sea)。如是,反過來看,「島」是主體,不再是大陸之邊緣。是故,香港作家也斯在《島與大陸》中寫道:我從這裡看,你在遠方的新大陸也彷彿在遙遠的島上,但回顧內陸嚴峻的投影,我這裡也是邊界的離島了。大陸與島,誰是主?誰是客?不再那麼分明。

「一方面島是封閉的,但另一方面是航運樞紐,所以也是交流便捷的地方。德川幕府時期,長期鎖國,因此能保持獨特性,明治西化後,可見島是沒有自我的,可以快速吸納西方元素,而不像不可動搖的大陸帝國。」—— 《島》

封閉的島?開放的島?且看歷史鐘擺與權力間之拉扯。

⛰ 我來自一個/好多個島?

「1898年,隨著《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其他租借條款逐一簽定,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及附近二百多個離島,連同之前割讓的香港島,全都成為英國的一部分…… 二百多個離島,或大或小,或有名或無名,但最後能夠突圍而出、讓香港躋身國際都會的,就是香港島和九龍半島。」—— 《島》

香港島和九龍半島,即維多利亞港兩岸,就是那個多年來閃亮高樓天際線做為佈景的香港意象。太多歷史偶然,才在眾多島中突圍。

⛰ 「島」的隱喻

「島是離散的意象、騁馳的意象,歷史與個人祭奠重疊,彷彿隨時從海平面冒出另一座靈薄獄。」—— 《島》

來自牙買加的社會學家Stuart Hall因懷念加勒比海島嶼而引發族裔散居、文化身份認同的思索,提出「離散」(diaspora)這概念。

「Diaspora一詞來自希臘字根diasperien,dia是「跨越」,sperien則是「散播種子」,意指某一族群在異地發現故鄉與新居地皆無以安頓,只有片面、想像式連結的處境,從而在文化歸屬及政治公民權上導致分歧意識,他們或會在不同社群空間、時間縫隙中發展中新的視野,過程中也會出現種種文化脫節、斷層和衝擊。」—— 《關鍵詞200:文學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

一座座島好像常常接住了人,仿似隔個海便能避險、逃離某種中原主流與主宰。

⛰ 從一座島到另一座島

如果「島」是驛站,讓人停駐;若在本土失意,就往島裡,面朝大海。

因為有海,島,其實是連接在一起的。

https://www.instagram.com/someoneswandering/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