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三藏川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我们”的大合唱——从2018年高考范文说起

三藏川
·

如果要写一封信给未来的一位18岁少年,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毫无疑问,每个人会有每个人的答案,我大概会从自己18岁的某一天经历说起,最后也许会落在“一定要比任何人都要自由”这样的主旨上。我不知道各位读者会怎么写,不过有趣的是,2018年大陆高考全国卷的作文题目正好是“致2035年18岁少年的一封信”,于是我就去翻了翻网上的那些优秀范文,想知道好学生们都会怎么写。

我先是在高考网作文网读了10篇范文,发现这些文章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关键词:“我们”和“中国”。其中“我们”共出现了68次,而“中国”则出现了88次。其他一些关键词如“梦想”28次,“世界”26次,“社会主义”10次,“扶贫”6次,“小康”6次,“互联网”6次……不过,最令我好奇的是,为什么在一封写给未来少年的书信中会出现这么多的“我们”和“中国”呢?

然后我又在百度文库2018年满分作文里读了8篇文章,发现跟前面十篇差别不大,这18篇文章按照其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回顾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强调要努力奋斗实现中国梦。这一类共有13篇。第二类则是从自身经历入手,通过讲个人故事和感受鼓励读者追求梦想的。这一类共3篇。剩下未归类的两篇是来自作文网的文章,字数都达到2000字,而且两篇都是在讲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的问题和弊病的,我怀疑不是学生所写,因此将其排除在外。

第一类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的,比如:

我们都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时代的浪潮下被推着向前。回首过去的十八年,‘世纪宝宝’一天天地长大了,中国也以令世界讶异的速度发展壮大起来。不论是在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还是在国际影响力、人民的生活水平上,都有了长足的、可感的提高。我很幸运,见证并参与了这个时代,我看见中国正缓缓驶向2035,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向我招手,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触手可及。

马上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这是我们父辈的努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完成将由我们来担起,你们将会有更大的挑战。从祖辈得到的奋斗爱国精神将在我们身上传承与体现,希望也在你们身上保留长存。

在基础建设领域,我们修筑公路——‘村村通’加强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它促使里面的人走出大山,促进了外面的人带来新的技术和财富;在自然科学领域,我们探索宇宙——太空授课,让我们在移动端上就能看到特殊环境里独特的实验现象,享受一堂别开生面的物理课;在文体领域,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的举办,促进了我们同世界的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指尖上浏览全球……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过去与未来交织的时代,我们的一个梦想,叫做富强。在2013年已然开始的’精准扶贫’,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每年脱贫人数最多的国家,无数外国官员前往中国乡村学脱贫经验。过去曾积贫积弱的中国,正成为无数国家脱贫事业的典范。2017年,在中国’互联网+’战略的推动下,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发展迅速,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更由此催生了一系列行业的发展,未来中国的发展格局,正在逐渐形成。这更是我们的时代,一个承前启后跨向富强的时代。

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下面就让我们尝试着去理解为什么优秀范文的作者们绝大多数都要从中国崛起的角度来给18年后的少年写信,以及这样一种“普遍性”究竟意味着什么。

第一,作文命题者有意识地将考生们的思路往国家立场上去引导。该命题作文其实是给了考生材料的,见下: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天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的18岁的一代人阅读。

很显然,由于考生们看到的材料是中国自2000年以来的大事记,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因此,他们基本上就只能够站在中国的角度上去写这封信了。而且,由于所给材料除汶川地震外,都是正面素材,也就必然使得大多数考生想到的只能是中国崛起和中国梦的实现这种写作思路了。这就解释了为何我们所看到的范文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颂词了。

那么,有没有可能不这样写呢?事实上当然可以。比如你可以从材料中抓住某一点与自己关系最紧密的。来自农村的学生讲讲自己家到学校的那条泥路变柏油路的故事可以吗?经历过地震的学生结合个人经历来聊聊苦难中的感动可以吗?这些肯定可以。还有在网上玩抖音或快手的学生可以讲自己当主播的故事,喜欢体育的学生可以将学校的篮球队和看奥运赛结合起来……事实上,尽管有命题的限制,但如果我们的考生从小的写作训练就是以“我”所看到的,“我”经历的,“我”感受的出发,去写出“我的世界”的话,那么我相信优秀范文就不可能是如此千篇一律。

因此,我要说的第二点是,这些优秀范文的写作者们不仅仅是被命题所限,他们其实是被长期的写作训练所限制,是被他们所受的教育所限制,从而导致他们只能够以“我们”的口吻来写作。

讲两个故事。一个故事是来自我的同学,她跟我说学校组织春游爬山,回来后语文老师要求每个孩子写篇作文。她家小孩写的是爬山真的好累好累,下次再也不去爬了。结果被退回来要求重写。为什么呢?因为老师说一定要写虽然很累,但是最后在奋斗之下成功登顶云云。她家孩子就很委屈,觉得自己就是觉得累么,为啥一定要那样写。第二个故事是我亲身经历,记得我有几年给一个外国小学生当语文家教,有次我告诉那孩子有道阅读理解题错了,其实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这样的思想。没想到那孩子拒绝改正,还一个劲的嚷着“That’s my idea!”

从这两个故事中,我想说的是大陆的教育训练过分强调对标准答案的追求,并不惜扼杀个人的独特性。因此具体到写作训练,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某种既定的套路和思想去构建文章,从而慢慢的令学生失去了站在自我立场上思考问题的能力。

当然,这点早已是教育界的常识,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在现有框架下很难去改变。不过人们往往不愿意去多想,扼杀“我”,并让每个人成为“我们”,其后果远远不止于写作上的缺乏个性,千篇一律。事实上,这种教育训练是在让大家习惯撒谎,习惯一个名不副实的虚假世界。

于是理所当然的就产生了第三点:对中国的认识的同一化。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我们在这些高考范文中看到了几个中国呢?很遗憾,基本上就是同一个中国。尽管这些考生来自天南地北,他们本来应当看到的是中国的不同侧面,有成长,也有停滞;有快乐,也有痛苦;有自由,也有压抑……但是他们笔下呈现的却只有一个中国,那就是宣传机构不遗余力所制造出来的那个中国。于是真实的中国就在人们心中慢慢死去,真实的爱国者们则被视为疯子和激进分子,剩下的大家就活在一个想象中的国度中继续强国梦。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结果呢?我将其归之为政治课上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的国家形象宣传,以及将其他一切负面信息和干扰因素排除在外的审查系统。对于那些十七八岁的孩子而言,所有这些手段并不是以粗暴的方式施加的。事实上,他们基本意识不到这种社会塑造。因为对于他们而言,一切能够帮助他们拿到高分的教育训练都是好的,而相反的一切则是坏的。于是,2019年高考的年轻人读着2018年的优秀范文,他们会努力写出同样的文章来,站在“我们”的立场上讲述千篇一律的“中国”故事。

我姑且将之名为:“我们”的大合唱。

那么,这一合唱会止步于高考这一时间点吗?当然不会。“我们”将跟随着每一个被成功塑造的年轻人,“我们”会继续出现在关于中美贸易战的争论中,“我们”会继续出现在关于香港示威的论战中,“我们”会继续出现在关于新疆教育营的讨论中……

只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就可以戳破“我们”的肥皂泡:“你文章的’我们’究竟指的是哪些人呢?”

最后,因应同样的命题,“给未来的你一封信”,向大家推荐一首歌,Angela Aki的《手纸~拝启十五の君へ~》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