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技术的力量,科技正让世界变平
2000年,《联合国千年宣言》明确了17个新发展目标,要解决全人类面临的消除饥饿、取得全面性别平等、改善医疗服务和基础教育等问题,并让世界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千年发展目标从2000年到2015年,帮助超过6亿人摆脱了贫困。尽管如此,仍然有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诸多发展问题亟待解决,所以2015年之后,可持续发展目标承接了推动全人类共同进步的重担。
华为为公司高级副总裁、董事陈黎芳
在2月22日的“互联共荣”论坛上,华为为公司高级副总裁、董事陈黎芳做了题为《相信技术的力量》主题发言。她表示,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引擎,呼吁每个人,每个企业从点滴做起,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共建一个绿色、创新、包容的美好世界。
的确,托马斯·弗里德曼在畅销书《世界是平的》当中描述了当代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科技和通信领域如闪电般迅速的进步,使全世界的人们可以空前地彼此接近。而可持续发展目标正是不把世界上的任何人排除在发展之外,正是科技的力量让世界变平。
推动科技进步应是全人类的共识
陈黎芳指出:要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科技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要能充分发挥出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量。需要做到两点:
第一,首先要达成“真正的共识”: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引擎;第二、采取坚决的行动,让科技真正发挥效力,创造更大价值。
也许2020年的新冠疫情,可以让我们更多的认识到,科技进步是全人类的共识。
在1918年,一场名为“西班牙女郎”的大流感席卷全球,在长达18个月的时间里感染了5亿人,也带走了约5000万人的生命,病死率达到了惊人的10%。那时全世界的总人口不过18亿,当时的病毒感染超过了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超过了人类历史上任何一场战争及流行病造成的伤亡。
截止2021年2月23日,新冠疫情感染了全球1.12亿人,病死率为2.2%,无论是感染人数还是治愈率都大幅超越百年前的那场大流感。正是科技的力量,在病例运行轨迹,人群隔离和防控防疫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让全人类免于重蹈覆辙。正是科技的力量,让新冠疫情肆虐之后,经济得以快速恢复,社会秩序得以迅速重建。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信任科技的力量,不去坚持科技之路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
如陈黎芳所说,科技不应该被涂上太多情感、政治的色彩,甚至被妖魔化。
以5G技术为例,因具有大带宽、低时延、广联接的特性,是一项促进传统行业升级转型、造福整个人类的科技,也是一项标准化的技术。随着5G网络在各国、各行各业的部署,消费者开始享受到了5G所带来的极致体验,越来越多的行业,如港口、矿山、交通等已经开始通过5G来提升作业效率。
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因为5G网络的高速体验,让很多行业实现了隔离期间的远程协作,数以亿计的学生通过远程授课,做到了停课不停学。5G所带来的无所不在的连接,亦是贫困地区享用公平教育资源的基础。
对事实评判的标准,应该更为客观,任何从主观意识出发的,对科技力量的诋毁和畏惧,都有可能导致全人类的驻足不前,我们经历了农耕时代、工业时代,走进了科技时代,这是时代的洪流,根本无需去寻找“诺亚方舟”,只需顺流而下,避免充当无意义的拦路石。
科技终将变成一种改变世界的基础元素
当然,行胜于言,在形成共识之后,最重要的还是如何让科技落地,让科技普惠。
陈黎芳提出,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从小做起”。引用产品开发中的一个概念“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简可行产品。它原本指的是,凭借有限资源造出满足设计核心概念的产品,在面向市场的用户的过程中,再不断迭代,不断完善。
的确,科技的进步是如此之难,如人工智能技术已诞生60多年,但经过不断地迭代和完善,以及计算基础设施的支撑,终于在近几年焕发出真正的活力。科技走出实验室的象牙塔,走向商用,再走向民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同时,科技变成一种能力,变成改变世界的基础元素,也需要大量的实践。
例如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60多个国家,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8亿吨,相当于种植了2亿多棵树。以埃塞尔比亚为例,华为帮助客户部署400+太阳能站点,每年减少碳排放2850吨。在中国的宁夏和山东,全球最大的单体“农光”、“渔光”互补电站成为当地环保产业新亮点。
“每一个联接的产生,每一克碳排放的减少,每一瓦特电力的节省,所有细小的改善背后,都是技术一点一滴的进步,这就是技术带给世界的价值。”陈黎芳说。
客观看待科技的正义与角色
实际上,科技的善与恶,不取决于技术本身,科技本就兼具的恶魔和天使的两张面孔,它掌握在正义的手中,就是正义的力量。
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实际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危机论”。 任何对新生事物的恐惧和抵触,都源于未知和对“失控”的恐慌感。
就像云计算技术诞生后,银行业对其嗤之以鼻,当互联网金融席卷全球,银行发现自己有被颠覆的危机,又纷纷拥抱云。 工业文明早期,蒸汽汽车行驶起来浓烟滚滚、噪声隆隆,被美国人称为“魔鬼之车”。蒸汽汽车的出现还引起马车商的强烈不满,甚至于英国还在1861年颁布了“红旗法”,规定汽车严禁鸣笛,以免惊吓马匹,当汽车与马车狭路相逢时,汽车还要为马车让路。
而关于新兴科技的各种担忧,它所折射的其实是一种两面性。历史的车轮永远被科技驱动,科技的两面性源自使用者的属性。用蒸汽机生产坦克,就是战争狂魔,用蒸汽机生产汽车,就是推动社会进步。
客观地说,科技并不只是冰冷的技术和代码。在疫情防控等重大突发事件面前,科技就是我们的保护伞;在数字经济崛起的背景中,科技就是助推器;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科技就是效率;在全人类走向世界大同,消灭贫困和饥荒的愿景中,科技就是粮食。
拥抱科技,就是拥抱人类的未来。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