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的思維-《被討厭的勇氣》閱讀紀錄
《被討厭的勇氣》全書主旨在傳達一個,截然不同於我們常聽到的心理觀點,對情緒、煩惱、自卑等心理的層面的獨到見解。但在這些之中,最開始的起點就是「改變」
有一位先生,在家中繭居多年,沒踏出過房門半步,生活空間就跟那四邊形的房間一樣大。然而,他也會想著,「該踏出家門找份工作了,老是這樣也不行,不能再拖累別人了。」但每當試圖踏出房間,心臟卻總是突然不規則的跳動,加速後漏幾拍,再逐漸趨緩,又開始加速,同時,他的全身開始發抖。
也許是某種精神官能症吧,他想改變,也改變不了。也許是因為他曾經歷了什麼,讓他害怕,害怕外面的世界,也許是和父母的相處,也許是曾在職場上發生了甚麼。那讀著文章的你覺得呢?他怎麼了?
你也認同是過去的某個心靈創傷,造就了這件事嗎?
然而,《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並不認為是心靈創傷所致,更甚至否定心靈創傷。全書也從此展開,帶出阿德勒與佛洛伊德的理論中最不同之處。『目的論』vs『決定論』。
目的論是什麼?決定論又是什麼?
◆ 決定論,交由經驗來決定自我。
談談我自身的經歷吧。我曾有一個想法,要是我小時候出身在貧窮的家族就好了,因為困苦的家族總是能逼人不得不努力,也許那樣我就會很努力了吧? 我是一位懶惰的人,做事常常拖著,也沒什麼動力想要好好進步。很多事情常常就是放著放著就沒了。對於這樣的自己,我萌生出了這個念頭,現在想來有點好笑,卻又可怕。可怕在哪?這個念頭背後隱藏的邏輯很可怕。這個念頭的思考邏輯是這樣的。 小時候過得不困苦>>困苦的人才有動力努力>>我沒動力是正常的 換句話說,我相信因為小時候過得不困苦這個經驗,讓我沒動力努力。而這個經驗是不會改變的,換句話說,我覺得我這輩子沒動力努力,不過是剛好而已,而且無法更動,因為我小時候的經驗無法改變。 這就是決定論思維,因為小時候衣食無憂,所以決定了我不會太努力。 這就是放由經驗來決定自我的決定論,這種思維最大的弊病就是一切已成定局,因為經驗無法改變,所以我們註定是這樣的人。 這也是所有心理創傷背後隱含的思考邏輯,因為有了這樣的經驗,所以我們注定是這樣的人,無法改變,這輩子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所以阿德勒堅決反對心理創傷。 還記得那位無法踏出房門的先生嗎?因為某些經歷,他這輩子都無法踏出房門了,無法改變。
◆ 目的論,由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決定自我。
故事又得回到那位在踏出房門時會害怕、會抗拒的先生身上了。通常會是這麼理解的,這位先生是「因為不安,所以無法踏出房門」;但目的論卻會這麼解釋,「因為不想踏出房門,所以製造出不安的情緒」。 什麼意思?所以這位先生在即將踏出房門時感受到心悸、發抖還有害怕都是裝的?只因為他不想外出?那所有有心理障礙的人都是假的? 作者說,不,那些感受都是真實的。只是我們每個人都會因為某些「目的」而活著。假設這位先生相信因為曾在職場上被霸凌,所以無法適應這個社會,而躲到自己的房間當中,那是因為他心中有一個他這麼想的目的。 什麼目的呢?就是他不想外出,他不願意去面對人際關係的挑戰,畢竟躲在家裡朋友、家人都會關懷小心翼翼的面對他,他一瞬間就成為了一位「特別」的人,這是書中內容提及在簡居族中常見的案例。 讓我們回到我曾經有的那個念頭上吧「因為我沒窮困過,所以我沒動力努力」,已目的論來說,其實是我不想努力,所以萌生了這個念頭。 所以我賦予了衣食無憂的生活一個意義,那就是我不用努力,從而影響了自我。
為甚麼要採取目的論?
我賦予自己一個不用努力的理由,看起來沒比較好對吧?那為甚麼還要採取還目的論?因為目的論能夠讓主導權回到我們自己手上,給了我們改變的可能。 病人因為不舒服去看醫生,但診斷完後醫生卻只告訴病人:「因為你昨晚跑去淋雨,所以你感冒了。」你覺得病人能告接受嗎?當然無法接受吧!畢竟我們去看醫生,就是希望能夠有解決方法,吃個藥,打個點滴,讓我們好過一點,不再那麼不舒服。 目的論就能夠有吃藥的效果。讓我們能夠改變。因為賦予的意義是可以改變的。我可以說因為我衣食無憂,所以我不用努力;但我也可以說因為我衣食無憂,所以我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做我想做的事,好好努力,全在我的一念之間。 所以,目的論思維,給了我們改變的機會,只要我們鼓起勇氣改變,但當然,改變自己的慣性思維沒那麼簡單,改變的過程中也會面臨種種問題,需要一段時間好好練習、好好適應。
人生的不幸,是我們自己選的。
要不是我要付學貸、要是我出生在富貴人家、要是我腦袋聰明一點……,人生中的諸多不幸不過都是我們基於客觀事實賦予了一個悲觀、不幸、悲慘的解釋罷了。換句話說,人生中的不幸,往往是我們自己選的。 不過,當然沒有人可以選擇自己的出身,包括出身在這個國家、這個時代、這個家庭都不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可是,重要的是,事情不能結束在這裡,不能結束在對自己背景的自怨自哀。問題不在過去、不在背景,而在現在,就在「這裡」。我們知道現在的生活長怎樣,但未來要怎麼辦,就全是我們自己的責任了。 要堅持原來的生活型態,或者是重新選一個新的,全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生活型態不是天生的,而是自己選的,當然就有重新選擇的可能性。大家儘管有種種的不滿,但保持「現在的我」,還是比較輕鬆的。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在改變之前要有「捨棄現有生活型態」的決心。
《被討厭的勇氣》以哲學家與年輕人的辯論形式,寫下了更多關於阿德勒心理學的思考。但我相信,這本書中最基本的地基就是「改變」,所以節錄了關於改變中最根本的內容。
而在「改變」之後,此書開始談到關於改變時會面對的種種問題,並指出這些問題的背後藏著的都是關於人際關係的問題,也是此書的精華。不過我想,那些內容就不是一篇閱讀紀錄可以乘載的了,如果有興趣,不妨自己閱讀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