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問答|曾稚驊:誰能住、如何住?台灣社會住宅的制度與居住經驗(feat. 鄭人瑋、楊喬安)
【日期】2018 年 10 月 24 日(三)
【時間】東八區晚上 10 點( GMT+8 10:00PM )
高房價是全球議題,如何提供價格合理且適合居住的社會住宅(各國名稱略有不同,例如公屋、公共住宅等),就成為社會普遍關心的議題。
2014 年開始,「社會住宅」突然成為一個台灣的熱門政策關鍵字,政治人物開始喊「要蓋讓年輕人跟弱勢者住得起的社會住宅」。2016年的總統大選,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更喊出要在八年任期內蓋二十萬戶社會住宅,社宅政策正式提升到中央政府層次。
但在此之前,台灣難道沒有高房價跟居住問題嗎?那為什麼從 2014 年之後,這個話題才開始被政治人物重視,同時進入一般大眾的目光中?這背後牽涉到台灣的住宅法制度,以及漫長的居注議題發展脈絡。
目前台灣的社會住宅主要分佈在新北市跟台北市,已經完工招租的分別是五千多戶及兩千多戶(以廣義的社會住宅定義來計算),如果納入已規劃跟興建中的戶數,雙北市未來將會有三萬戶的社會住宅。
但公宅不只是「房子」,而是一群人的移動、住居與生活;過去,外界對於社宅居民的印象就是弱勢者、窮人,因此也曾遭遇居民抗議,甚至拍桌、灑冥紙,反對政府把社宅蓋在他們家附近。
如今,社會住宅已成為縣市長候選人的「政績」,從被灑冥紙抗議的政策,變成市長們凸顯自己有做事的證明。隨著住進社宅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的居住經驗,也會影響社會大眾對社宅的認知。在這個時間點上,回顧台灣社會住宅的階段性發展成果,格外有意義。
Matters 邀請社會住宅的制度研究者曾稚驊@稚驊,他剛以論文《中介空間:台灣社會住宅的制度與權力分析》拿到台大社會所的碩士學位。曾稚驊仔細耙梳了台灣的社會住宅制度是怎麼誕生的,這過程中又經歷什麼樣的歷史發展與背景?並且以台北市跟桃園市為例,分析地方政府如何「催生」社會住宅。
本次線上問答也邀請了兩位嘉賓,分別是實際住在社會住宅裡面的人,以及跟社會住宅合作的人。
鄭人瑋@Sophie Cheng 是台北市興隆公宅第一區的住戶,兩年半前,她以「在台北市就學」的身份抽中興隆公宅。當時一千餘件的申請中,只有九戶名額,中籤率不到1%。人瑋將跟我們分享入住公宅的經驗,凡舉家電(冷氣、冰箱、洗衣機)跟家具要自己買、房子出現狀況怎麼跟「房東」溝通,生活小事無一不是大事。身為一個來到台北求學、工作的外地青年,公宅對她帶來什麼好處嗎?
另外一位嘉賓是「玖樓」的社群經理楊喬安@9mYang。「玖樓」是台灣有名的共生公寓品牌,他們跟新北市政府合作,在社會住宅中嘗試「青銀共居」、「青年共居」等實驗計畫,前者是不同世代的室友共居,後者則是由入住者共同打造客廳,以自身專長參與社區。這種「一起居住、一起營造我們的家」的方式,重新塑造了社會大眾對社宅的想像,也讓社宅的面貌更加多元。我們將請喬安分享「玖樓」的經驗。
10/24(週三)晚上十點,一起來聊!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