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行记· 7、不说人话的风格是如何炼成的 (清晰即力量)
所有科目里最重要的是语文,语文里最重要的是作文,作文的要义是把话说清楚。糟糕的是,似乎没人真把这当回事。
把话说清楚,一是要简洁明晰无歧义的叙事能力,欧阳修的“逸马杀犬于道”堪称典范;二是要对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有理据的分析和比较,也就是现代教育所强调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与之相比,什么意境辞藻之类都是锦上添花的衍生品,这本应是所谓“说人话”的基本要求。
然而一个常见的误解是:因为作文讲究的是“文采”,所以一定要写得光华缭绕霞蔚氤氲才算到位。非得让读者瞻之在前勿焉在后,似明白似不明白,才能产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越咂摸越有内涵的回味。而这就得像做红烧肉一样,把似是而非的哲理和真假难辨的故事三分肥七分瘦地搭配在一起,足火足料可劲儿炖,产生一种肥而不腻又有嚼头的“隽永”口感。
问题是,隽永也有真假之别,世面上多见的是那种小清新式的伪隽永。其重灾区是心灵鸡汤类杂志和高考作文题,关键症状都是“经不起推敲”。
就拿那些文艺范儿的高考作文题来说吧,虽然出题者也算煞费苦心,可是不受人待见确实也不冤枉。因为纵观各个省份,几乎没人肯老老实实拿出个道理来让学生就事论事,非得整出些看似意味深长其实稀里糊涂的小故事才觉得踏实。而坏事也恰恰就坏在这里。
“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把“注意安全”的口号落实到可操作的细节当然好,问题是这梯子有多长?多重?使用频率有多高?再竖起来方便吗?找东西顶住梯子脚让它倒不下来行不行?横着放成了绊马索怎么办?这些非常具体的因素决定了这个主意到底是高明还是愚蠢。现在啥都不讲清楚,就摆出一副请君讴歌之的架势,你让真心喜欢动脑筋的孩子怎么办?
“放下顾虑”——顾虑太多做不成事我承认,可是在这个干农活的事例里,恰恰是顾虑让这孩子保住了自己的衣服鞋袜不弄脏,所以你知道为什么人类不可能真正放下顾虑吗?因为在咱们当原始人的时候,那些真能放下的都已经被狮子吃掉了!
“被舍弃的微光”——心灵里有闪光不叫天才,能把人人都有的心灵闪光写出来才叫天才;就像会做梦不是天才,能把梦写得让人读起来仍然有梦的意境才叫天才(建议读读《为了报仇写小说:残雪访谈录》里关于描写梦境的真知灼见)。所以根本不是我们“舍弃”了心灵中闪过的微光,这个立意根本就是错的!
“你想生活的时代”——现实的说,活得怎样主要不是时代的问题,而是爹是谁的问题,揣着明白装糊涂可不好。学术的说,这个思想实验正是罗尔斯“无知之幕”的精髓所在,人家《正义论》写了一大厚本,你让我几百字讲清楚?
“大隐隐于乐”——穿得太朴素都“引起争议”了,你还隐个鬼啊!用这种刻意矫情的逆向思维方式喧宾夺主,你也太腹黑了吧?
“船主与油漆工”——举手之劳与人为善的道理,不用讲得这么容易引起误解吧?(邪恶地省去若干字)……
不是有意抬扛,也不是无视出题者的良苦用心,只是我死活不明白,这些缺乏营养且不耐咀嚼的小故事怎么就成了气候?想得越深入越全面,就越是不知道应该怎么下笔,而果真把问题想明白了,离高考零分作文也就不远了——这不是“逆淘汰”是什么?最可气的是,如果你直截了当要求写成不着边际的花样美文、不知所云的官样文章,或是打了鸡血似的校运动会大喇叭广播通讯稿,也只能算你狠;可是一方面自己诗意盎然思维发散,一方面又明令学生“不要写成诗歌”,你这是要闹哪样?
总之,摆出一副发人深省的样子,拿出一些不能细想的例子,逼大家用评述的方式歌颂,用说理的方式抒情,用议论文体写诗——不说人话的文风,恐怕就是这样炼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