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彈專家2》:空洞的控訴,中二的恐怖份子
「令人想摧毀一切的,是憤怒。」
喜歡邱禮濤的,都說他總是嘗試在商業片的局限下儘可能地作出個人的表達。而他在《拆彈專家2》裏面想表達的,在開頭恐怕都已經說得明明白白,沒有半點要隱藏的意思。這樣的表達放在本片這樣的故事裡,我也並不覺得有多麼地敏感。
事實上,在香港的政治語境下,控訴制度並不一定危險。建制派也控訴制度,甚至可以說,更想改變制度的其實是建制派。對於現政權而言,如今的制度很多都是英國人留下的,掣肘太多,並不利於全面管治,最近有建制派政黨甚至公然提出「變革香港」這樣的口號。有人認為,這部片子如果是在反送中風波後才開拍,可能根本無法開拍。
劉德華這個角色的動機,兩次轉變都動機不足。以主角的奉獻和能力,警隊對他確有不公,但也不至於令一個人憤怒到要炸毀一切,假如他只是炸毀警察總部,倒還說得過去。相比之下,像「博士」炸教育局,即使篇幅不多,理由也充分很多。正因為主角的動機不足,所謂的控訴制度(且僅僅是警隊內部人事安排),就顯得牽強和空洞,甚至有點中二──一個原本為了救市民而願意捨棄生命的好警察,竟然因為傷殘後無法回到原崗位而成為不惜炸死大量無辜市民的恐怖份子?主角被植入的虛假記憶,反而在情理上更站得住腳。
如果非要對照現實,現實中人民憤怒的原因顯然要複雜很多,而且現實的憤怒更多是來自制度的崩潰,而不是制度的不公。雖然電影一開始就道出了令人想摧毀一切的根源在憤怒,但劇情最終安排主角「改邪歸正」,說到底還是否定這種憤怒的。而對於這種憤怒,電影提出的「解決方案」,竟然是主角無厘頭的「自我醒悟」(他一早識破了臥底計劃只是被洗腦)。
警察的形象在本片中也是相當正面。有朋友認為選了「奸人王」鄭子誠來扮演警務處處長,是有所指涉,但問題是這個警務處處長除了對主角的人事安排欠缺人情味和擔當之外,其實沒什麼毛病。恐襲當天,一哥是親自部署、親自指揮,還親自看IFC的建築圖紙,絕對稱職了。片中港警也是一個個英勇有為,行動迅速且專業,唯一因「制度不公」而變了恐怖份子頭子的,也回心轉意,最後還成了悲劇英雄。
戲當然好看,全程幾乎毫無尿點,一路高潮到尾,除了CG比較假之外,沒什麼可以嫌棄的地方。但在好看的商業片之前,給它更多的讚美之詞,我就覺得沒什麼必要。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