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hupili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ClubHouse

hupili
·

ClubHouse

Original 服老思 P话 Yesterday

收录于话题

#互联网 1 #产品 1 #社交网络 1

今天闲聊 ClubHouse:一款新的纯语音社交 App。

10 个月,据说已经估值一亿美金。也有十亿美金的说法。

但这不重要,抛开体量的估值没什么意义。下次我创业的时候,我爹投我一元,我分他十亿分之一的股份,ppt 都没做,就十亿美金的估值了。

如果类比于 YY,那么它在功能上更轻量,并且利用通讯录来 bootstrap。仅凭这两点,就已经有当年微信崛起于后 QQ 时代的感觉。

粗略看下来,我觉得它更像聊天室,20 年前的聊天室。chatroom,其实不止于一种功能,它更是一种文化形式。这种半开放的组织方式,更容易令社区的血液流动起来,但又不至于失焦。

这其实符合 🔗小世界模型 的本质:

以规则网络为主体,用随机跳链产生短路径

两者是缺一不可。然而,大多数的社交产品,过于开放,把重点放在了后者,导致社交网络结构的坍缩 —— Erdos Renyi 模型中,存在短路径,但你找不到一种去中心的方法去求解他。

直到某天,噪音大到无可忍受,终于🔗发出感叹

公众号才是朋友圈,朋友圈都是陌生人

其实,所有社交产品,都或多或少朝小世界的方向努力过。或者,有那么一个阶段,交流是基于内容的。比如,微信。但发展到后面,关系就会凌驾于内容。最后,网络总会朝两个极端去发展。

叫好的内容,走订阅制,区别是你用钱订阅,还是用社交货币去订阅。

叫坐的内容,走广告模式。媒体作为中枢,从猪身上捞羊毛。

在这两极之上,我们感到窒息。一是筛选成本的居高不下;二是注意力进一步被抢夺。要主动探索好的内容,成本越来越大;花在筛选上面的时间,分分钟超过我们愿意为内容本身所付的费用。如果要被动接受资讯,则大多数时候得到垃圾 —— 就是做提供羊毛的猪。

有一段时间,我觉得 🔗BarCamp 的模式挺有趣。但想不明白,如何能在互联网上去复制这种体验。

BarCamp 有一个 “Two Legs Rule” —— 如果你不喜欢,就直接离开。到处走走,总能找到你喜欢的。这就有种泡吧的感觉。你不能勉强所有人都气味相投,但花点时间去淘,总能找到合适的群体。

ClubHouse 成功展现了这种气质。


一个产品细节,是左下脚的 “Leave quietly”。注意它不是 “Leave”,也不是一个 leave icon,而是用了醒目的文字,并且加了 “quietly”,顺便还加了个 “peace 手势”,而不是“拜拜 手势”。

这就极大降低了参与的心理负担。它告诉用户,来去自如是一个基本设定。

对比微信群,如果别人好心邀请,你又离开,这就很尴尬。所以,后来微信干脆不显示谁离开了。但在微信加入这个 feature 前,用户已经建立用 mute 当作 soft leave 的习惯,改不过来了。这样一个组织就很容易死,因为你不知道哪些细胞还是活的。

至于其他产品设计,感觉没什么可谈。

它目前的功能极其简陋,很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一些房间,就是开来大家讨论 ClubHouse 应该怎么玩…… 所以目前的用户,还是以创业圈为主。

但有趣的是, ClubHouse 的布道者 (Evangelist)密度非常高。我一开始是拒绝的 —— 从 🔗App 断舍离 起,我要装一个 App,一定得同时删一个。当第三个人来问的时候,我感觉这势头挡不住了。况且一个人只能邀请两人,营销得特别饥饿,先占个坑也未尝不可。

我想每次有新 App 出来,大家都有收到邀请链接的经验。一般来说,从某人的邀请链接进去,所产生转化都会分成奖励。这里我们看到的是 trader 的行为模式,通常拉完皮条就不管死活了。

Evangelist 的气质则不同,他们会跟进。

当我一头雾水进去的时候,就有朋友过来打招呼。因为 ClubHouse 只能语音,没有文字、图片,很多腼腆的用户一开始不适应,比如我就是一例。结果有两位朋友分别用微信和 Hangout 来进一步解释…… 甚至还 brain storm 了一些主题。

这个体验,大家有过吗?

不就是第一次泡吧的样子吗。

一开始需要一些交际花来带入门,然后你就可以自我探索了。他人的引导,比任何 documentation 都有效。

这也是该产品一个显著的特点 —— 完全没有 getting started guide,不存在新手任务。你和他人的每次互动,都是学习的过程,甚至包括那些尴尬的瞬间。

比如 T 君,是我的一个通讯录联系人,但我完全不认识他。由于 ClubHouse 推送,让我去 welcome room,我想可以试试,或许聊聊还有什么火花。但进 welcome room 后,他的邀请人不在线,只有我们两,就很尴尬了。我想他还在熟悉功能,mic 没有 mute,能够听到背景的声音。于是我尝试打招呼。然后他逐渐熟悉了功能,把自己 mute 了。我继续打招呼,过了一会,他就 “leave quietly” 了。

ClubHouse 基本没有确认体系。“正常” 产品可能会提示 “是否确认进入 XX 的房间”,或者 “您的 mic 将默认打开”,…… 但这款产品就是不正常,从推送通知,可以直接点房间,然后声音就出来了,如果在办公室摸鱼就很尴尬。如果进入 welcome room,直接是可以说话的,背景声音就广播出去了。

简单粗暴,我很喜欢。

过去几年,微信培养了浓厚的网络偷窥文化。我觉得这病得治。

最新上线的拍一拍功能,终于治好了一些人视奸头像的习惯。然而,拿朋友圈做 background check,趴在群里伺机捞一把别家的鱼,还是大有人在。

我们应该不断强化一个概念:“只读” 式参与,也是有成本的。

ClubHouse 迈出了这一步 —— 一个时间只能在一个房间;并且,你会显示在线。这就是参与者的成本。成本不是你付出了什么,而是因为参与而不得不放弃的别的东西。

这可以有效避免 “收到了吗?”、“收到请回复” 这样的 overhead。

至于我和 T 君是怎么认识的。我真的不认识。我想应该是拜全能名片王所赐。这是创业时代留下的肿瘤。

我想,ClubHouse 以通讯录来 bootstrap,有一个假设,是通讯录比其他社交网络更私有(personal)。但像我这样把通讯录玩残的人,估计也不少。虽然很多人没有联系了,但现在电脑空间又不贵,就懒得删。

这个策略的后果是,从通讯录里面带来一大块不认识的人。由于是商业社交的遗留,还存在语言问题。所以有次我意外开了 room 后,看到大陆和香港的朋友都进来了,在想说英语是不是有点尴尬?

最后,我发现第一批玩 ClubHouse 的人,profile 都搞得很走心。

在这个 App 上,你能做的两件事,就是选一张图片做头像,然后用纯文本介绍自己。

我进去的第一个感觉是 woc……

这么好看?又不失真?

他们既不是 LinkedIn 上强捋袖口的保险经纪照,也不是 Tinder 上以肉为主的孔雀开屏照,更不是微博上的 45 度大头贴,也不是 GitHub 上的二次元假妹纸 ……

第一批用户,基本都是本人照片,且大方得体。

至于介绍文本,大多数人是一行流。但有的玩家可以写上几页,还用 unicode art 进行排版,真是太专业了。

早晨的邀请

目前看下来,我还是会用一段时间。这个 App 很打扰,不适合在工作时段使用。我会在🔗早晨起床后创建一个房间,晨练结束后退出,通常是日出前半小时,到日出后一小时。以目前香港日出时间,则是 6:30-8:00 左右。

欢迎新来的朋友互粉。ID 你们知道的,我的所有社交网络都相同。

房间随时进出,你懂的,Two legs rule。


控制感 | 好奇心 | 弱链接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5ML4YoIF9USGf0ywMLamA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