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曉
看完了影帝,接著看影后。就如同金馬獎頒獎典禮上淑芳阿姨講的,人家十二歲在拿影后了,實在是令人汗顏。原本很好奇是怎樣的角色能讓一個電影新星突破重圍,看完電影後,再對比她在領獎時的台上表現反差之大,影后拿得實至名歸。
【以下涉及劇情,請斟酌閱讀】
家裡有特教生的人們真的辛苦了,而對於自己孩子的班上有特教生的家長,我相信應該也很辛苦,只是電影或許是為了製造戲劇性與衝突點,所以稍微以刻板印象來描述這些家長們。電影呈現的場景一定有部分真實,畢竟我也曾經看過這樣的人們,但也看過能互相理解並協助的家長們。只是電影呈現的面向,多少也讓人感受到身為父母的無奈,大家都護子心切,當孩子出事或處境有疑慮一定會挑起敏感神經,而心一急往往就無暇顧及事件背後的原因。說要他們冷靜,往往只是流於風涼話。
只是看著教室、課堂上發生的一切,當下第一個反應是:「如果在這些地方裝監視器會不會有幫助?」在教室能不能裝監視器似乎是近來爭議頗大的一件事,反對最主要的理由還是這涉及肖像權與隱私權,而支持者最主要的原因或多或少也與這些年許多在校園發生的霸凌或師生間爭議事件有關。對旁觀的我來說真的是很兩難的問題,看完電影也一定會想著要是當同學拿雷射筆照小曉時,或是拿筆戳她時,有被監視器拍下來,讓這些孩子的家長看看自己的小孩在學校如何對待特教生,他們還會如此氣燄高張的指責小曉的行為嗎?但從小就身處一個會被隨時監視的空間裡,一言一行處處受到壓抑,會不會對小孩的身心發展造成更嚴重的影響呢?而且會不會有人公器私用呢?說來說去最後都會繞回人性,如果大家都能彼此尊重,也不用考慮監視器問題了,但人們似乎總是有某些劣根性,總是有人想藉由這樣霸凌的行為來補償自身感到脆弱渺小的心態,也使得這樣的問題始終無解,重複地在各個角落上演。
此外電影中的老師,就先不提他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曖昧關係會不會影響他對待學生的態度。但從一開始看著他對小曉呵護備至,盡可能的表現體諒與理解,對照親生母親的冷眼旁觀形成強大反差。順帶一提,陳意涵或許在個人演技上不見得受到很多人喜愛,但我覺得她在片中表現真的相當不錯,充分傳達出一個母親的厭世,並且也能讓觀眾隨著電影劇情的推進,漸漸從一開始將母親視為不負責任的人,轉為理解母親的真心以及伴隨無以名狀的疲累而來的厭倦。正因為母親的態度,襯托了老師身為一個外人在心態上轉變的諷刺感,多數人一開始遇到這樣的特教孩子都會滿懷包容與愛心,並且基於長久被灌輸的道德感認為自己應該要多幫助這樣的孩子,可是時間久了,或許是進展不大,或許是外在因素的轉變,於是輕易地就厭煩、離開了,有些甚至態度還會轉而抨擊是這個孩子不受教,自己當初付出多少云云,但事實是他們並不具備足以支撐這個重擔的能力與耐心。光要塑造一個普通人的人格就已經是很困難的事情,更何況是轉換幾乎定型的一個人,又加上對方是個特殊孩童?或許不先體認自己有沒有這樣的格局,就別輕易去嘗試扛下如此重擔,這樣對雙方都比較好。
電影的結局,是個極其無奈的現實,會持續長久陪在特教生身邊的終究是父母,這部電影更進一步血淋淋地強調這個角色往往是母親;父親只是個我行我素,長期出差逃離家中困境,回來享受親情紅利的混蛋而已。片尾母女在床上抱在一起的畫面,呼應了前面家中出現的骨頭浮雕。只是我多少還是好奇,是不是母女之間經常會有特別的摩擦?就像父子在成長的某個時期也會有額外的衝突一樣?這是源於同性間的競爭心理嗎?電影中隱隱約約地帶出這個面向,但又沒有認真地繼續挖掘,讓人有種心癢難搔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