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代將軍吉宗」一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們的大聯歡
如同巨鯨出海,力挽狂瀾,雖不至波瀾壯闊,卻也靜水深流、行穩致遠,給暗流潛藏、貧乏交加的老朽幕府以重生般的托擎,樂觀穩重、機敏謹慎、得道多助方成大業,這是我心目中八代將軍德川吉宗的寫照。追劇《吉宗》的過程比較“坎坷”,一是因為資源難尋,二是妄想力害人,尋來了難得的資源卻久久閒置在網盤裡,端詳著吉宗二字,總覺得這是一部古朽晦澀的歷史劇,泛著一股塵埃味道,多番勸退了觀賞慾望。最後下定決心追起來,果然一起步就真香,一部八代將軍成長史,並非一味描述爭鬥權謀的男人戲,而是細緻展現幕府將軍家庭生活、情感變遷、君臣關係、施政方針等多方面的全景式畫卷,配以James·三木充滿人情味的編劇風格以及歷史功底紮實的劇本,端端正正不疾不徐回顧了享保改革的主要施政過程及相關世情分析,中間有機穿插吉宗的家庭與后宮生活,可以說是既滿足歷史普及主旨又關照人情戲娛需求的一道水油平衡的配方,觀感良好,頗可引發感觸。那麼還是照舊,依託我碎片化的世界觀碼一些碎片化感想中最鮮明的部分,雖恐文不成章詞不達意,但亦權當聊勝於無,為耗時年餘曠日持久地觀看過這部知名大河留下些許印記。
首先是史觀。我對於觀看電視劇還要“關照”史觀的習慣,也可說同吉宗這部戲有著極大淵源。數年前,因為追尋吉宗的漢化資源,微博上詢問了當時還在世的涅槃字幕組組長Stevetheseeker,不打不相識,因擔心對方是否因史觀不合而未譯製這部大河而遭對方誤解我看碟下菜,被關進小黑屋,小號上幾經解釋才消除誤會,經此一番波折更堅定了要找到吉宗資源的決心;時移世易,物是人非,此刻我剛觀賞完畢此劇並饒有興致地塗鴉幾筆心得,然斯人已英年早逝,少了一位可以仰托資源、可以爭論吵架、還能受其影響發興“苦學”日語妄圖有朝能成為涅槃漢化組成員的對象,想來十分唏噓。至於史觀不合一說,則是觀看多部大河常有的經驗了:看完了《篤姬》多半是因為葵的上佳表現力和劇本女性敘述力、超高共情氛圍營造能力的合力,在史觀上實在無法認同一位淪為棋子命運、被丈夫洗腦後夾在夫家娘家之間宛如夾心微塵般的女子如何甘當末世獨裁政府最後的擦屁股紙的事實,她被包裝成一位醫術高超醫德感人的臨終關懷醫生,以自己強有力的政治資源盡力延長了德川幕府這個臨終病患的生存期,使其體面地死去,並在其死後封存了它的魂(所謂“德川の心”),但在我看來無論如何精心包裝都掩飾不住男權社會裡被操弄、被脅迫的女性自我意淫的那點石膏粉味兒,哪怕尊貴如島津家長公主德川家話事主婦;然後《新選組》是放在網盤裡多年絕不想看又捨不得刪的“雞肋”,絕不想看是因為史觀不合到簡直勢不兩立,什麼叫“燃盡幕末男兒最後的青春”?一支被洗腦過度的保王派刺殺隊而已,為什麼新選組這個題材能一拍再拍人氣不減,無非就是擊中了對立衝突巨大這一“真香”影視定律的G點而已,決不能將其包裝成捍衛正義、識大勢行大舉的熱血青春group呀!捨不得刪是因為將被許多人奉為經典、喜歡的男演員同台演出的大河一刪了之,冥冥之中有些不安的情緒而已。
說《吉宗》這部劇,它已經盡力做到真實還原歷史原貌評判客觀,並未將劇的主心價值觀歪曲化、魔幻化甚至偶像化,但也對部分細節或者篇章輸出的觀念,覺得無法認同、不吐不快。比如吉宗的上位,吉宗是怎麼上位的呢?劇本是把它寫成了一個夢幻的故事,就是站在吉宗前面的第0-N號繼承人選雪崩式的花式死亡,諸公崩卒唯吉宗靜好,最後繼承人的繡球順理成章地落到了N+ 1號即我們身心強健、謀臣環繞、只待東風的男主身上了,好一個無心插柳柳成蔭。但史實是怎麼樣的呢?不能細想,細想的話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陰謀家劊子手。吉宗的上位只能得出2個有力的結論:一是說古代日本人的健康管理和膳食營養太不講究了,造成一個又一個的英年早逝,這一切貌似都跟我們的吉宗集團沒有任何關係哦;二是說吉宗之所以能成就為吉宗,最大的功臣不是他自己,而是圍繞在他身邊忠貞不渝、足智多謀的家臣們,沒有他們的一系列謀劃,就沒有我們N+1號選手的登場亮相,這陽光勵志的上位史裡面恐怕藏著一段又一段不可見人的血腥故事,這番猜想在久通晚年勸誡吉宗不要改立繼承人時的一句話中得到了印證,他說“不要讓賴職大人(賴方二哥)的悲劇重演!”。所以說了這些話跟史觀有什麼關係呢?這就是想說,故事是故事,歷史是歷史,不要因為故事的包裝忘記了歷史的現實,故事是甘美的三文魚,那現實就是腥臭的魚肚腸,無人不落窠穴!沒有雷霆手段光靠勵誌發家,這是電視劇宣揚真善美而已,包裹在真善美的溫室裡,腦袋發育不會太好;又比如吉宗總體的施政方針,還是極力維護幕府封建獨裁統治、打壓工商業階層興起發展的保守之策,並且將農民、武士同金融商之間的借貸糾紛通過“相對濟令”粗糙生硬地轉嫁給百姓自己解決,徹底“解放”了司法部門;視工商業階層尤其是金融業如毒蛇猛獸以打壓之,這些全部都是幕府的洋相;雖然享保改革也有不少利國利民的民生舉措,但“瑜不蓋瑕”,吉宗只是用繩命托舉住幕府不至使其過早衰亡,並沒有真正地睜眼看國之弊病、看世界潮勢,行興繁昌盛的開明之策,“用心地想為並且去為這個國家做了一些事而已”,實際上,為政權是全力以赴卻力有未逮、為國計是心有不足差強人意;所以總體而言,他只能算是一個優秀的幕府將軍,卻算不上一個睿智的治國元首,近松門左衛門的評價打分還是客觀且客氣的了。
其次是治世。不敢闊論政治,只挑自己有感觸的點說一說。很喜歡看老中們在吉宗面前唇槍舌劍、政論交鋒,吉宗也能從他們的政論中提取觀點、洞察世情、體味人心。印像比較深的倒不是享保改革的具體政策,而是關於治世究竟是靠律令還是靠道德之辯論。這個命題到今天已經不言自明,但在那個特殊的時代,承托幕府內部結構的核心還是君臣忠義,但面對自身的內憂外患和新興產業階層的興起,武家道義忠誠的精神準則早已無法約束控制世人的言行思想,幕府的高官們基本分為立場不太鮮明的兩派,一派主律令彈壓、一派主道德鴻蒙,兩方不時“出個牆”站到對立面那裡去,此狀況多發於己方的政策施行不下去的時候。這種尷尬的治世之則的搖擺是幕府統治基礎和國家發展大勢之間不可調和矛盾的體現,法律政策的製定最終指向都是維護幕府高壓統治,政策不管用的時候就要靠精神層面的枷鎖來夾一夾不安分的良民的腦袋——其實到這裡感覺這套路有點眼熟?或者說法律和道德的約束機制從古至今都是一對公不離婆的關係,只是不同時代,配方相似、濃度不一而已。古今對照,歷史真的是一面鏡子哇!在大結局處,近松門點評古今治世之策造就的人間景象之大不同,說德川幕府時代的日本人忠義道德、情感豐沛、性格鮮明,而當今日本雖然經濟繁榮、天下大治,卻世風日下人心淡漠道德敗壞,究竟哪一套配方才是治世的真正良方?有句話叫“法律是最低層面的道德要求”,不評價對錯,反正我覺得挺對的哈哈。法律是治世的良方,最大限度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效率,但是治理效果就比較扁平化均質化,畢竟一刀切嘛;道德呢,有一雙高度自由裁量的看不見的靈活的手,道德治理之下的世界,政府結構呢看起來牢固實則隨時可能瓦解,但是人心呢卻能得到高純度的提純和靶向治療(儘管治療效果也是看統治階層的意思),德治效果下的人群,普遍情感豐沛、性格鮮明、精力富餘,這一點不用跑國外或者坐時光機,且問問自家老一輩人、了解下五六十年代和當代的人群精神面貌之差異就可見一斑。所以治世啊,最關鍵的就是拿捏人心,律令、道德不可偏廢,取靈活相濟之道,是王道。
其三,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們的大聯歡,點題加一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係是啥?咱也不懂,咱也不敢問,怕是早就處江湖之遠的傳說,這世上還有人照著這個體系訓練演技的嗎?或者說還有多少演員行業內的人在意這個體系的?吉宗這部戲裡,聚集了一大批老戲骨,是真正的老、真正的骨感、真正的有戲!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正宗的斯基們,但他們所接受過的嚴密的體系化的表演訓練、久久為功的技能,全都在一顰一笑的細節表演上展現得淋漓盡致,泛出一縷縷古典表演藝術功底的芬芳!現在就讓我用流水賬的形式來點一點名,為我真心折服的演技挨個鼓個掌:
飾演德川光貞公的大瀧秀治,一點點的老態中始終蘊藏清醒的治世處事之道,含混的發音卻字字珠璣敲打在賴方年輕的心上,浮腫的眼圈卻能折射出銳利的目光,風和日麗時是一團溫和吉祥的老四喜丸子,關鍵時刻鷹爪盡出鋒利迅捷當機立斷,無論是治國、育子還是處理後繼人選等繁難事務,我覺得他都比兒子吉宗多了一份開明和決斷,前半部因為有光貞公的存在,而充滿了雨雪陰晴的豐富元素和一份難言的人情味道,特別有滋味!
飾演綱吉公的津川雅彥,老右翼的演技是真的沒得挑的。同一個人演出,閉上眼睛品品,綱吉和家康這根本就是一張臉,兩個人!即便讓老頭子在一部劇里分飾多角,都能給你區分的明明白白,不像現在的某大批演員,演藝生涯從頭到尾都在演ta自己!家康自不必說,那就是神君本君;綱吉,那也是把一個婆婆媽媽略娘很瑣碎的男人演繹得很到位啊!這部劇里大量使用特寫鏡頭懟臉,是十分考驗演技的,像津川雅彥、草笛光子、小林稔侍等這些老戲骨一看就是舞台功底紮實,慢鏡頭一樣的場景,精準地控制面部肌肉變化,把細微的內心起伏、情緒濃度的漸變都豐滿地展現出來,綱吉公對著成年後的吉宗滿含熱淚道出“我綱吉好想好想有像你這樣的一個兒子啊!”心裡話的場景,感覺老頭子的下眼瞼噙住眼淚慢慢發力讓它流下來的場景,把絕望又心酸的心境全部烘托出來,真是我見猶憐,值得表演專業的學生們好好觀摩。
飾演近松門左衛門的江守徹,啊哈哈哈哈哈先讓我笑一會兒。可以說很喜歡三木大河的手法,這種另類的旁白解說不僅為劇本身增加了大量的歷史知識註解,還增添了古今關照的雙視角,十分獨特有味。江守老頭可以說是這群“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大聯歡”的牽頭人,那種惟妙惟肖的模仿、收放自如妙意橫生的解說語氣、生趣十足頗具舊時代氣息做派的“做舊”化演繹功力,真是讓觀眾看到了一個穿越時光長河而來,閱歷豐富筆耕不輟嬉笑怒罵的古代劇作家,身上似乎還帶著筆墨混合日本酒和脂粉香的味道,嘖嘖,這綜合實力,太復古太slay了!坊間一直有江守老頭兒愛喝花酒、酒品極差的傳聞,哈哈哈哈簡直是古今不分、劇人合一廖。
相比之下,身為主角的西田敏行,對於吉宗角色的演繹,在我看來只能說差強人意。也許是在眾多配角的光環映襯下,也許是在重史實的正劇風格影響下,化身吉宗,勵精圖治而不能行差踏錯,一個又一個政策組合拳的出台讓我們的西田大大忙於政務,反而少了一些展現個性魅力的機會,尤其是晚年對於九代將軍繼承人選的反復為難,演得有些過於婆媽拖沓,缺少了一點層次感,稍稍有些臉譜化;不過呢這不能算是演員的鍋,這是編劇、導演、拍攝綜合效果的體現,我們敏敏的實力獨一檔不容懷疑哈哈。
還有許多優秀的老戲骨在這部劇裡精彩亮相,不能一一道盡。只能說,演藝圈裡的老一輩藝術家們很好地承繼發揚了一些古典主義表演方式,那種深厚的表演能力所展現出來的悠遠的複古味道和細膩多樣的表演手法,真的令觀者如我動容沉醉,這是今日快消文化時代所遠不能相與的高純度文化體驗,這樣的人才能叫藝術的傳承人,才能叫“芸人”。所以能將這麼多優秀的老藝術家聚集一堂,演繹出這樣的古色古香的韻味的作品,怎麼能不說是一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們的大聯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