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觀音來作伴

Angela Chen
·
(edited)
·
IPFS
·
慶幸自己住在淡水,在回家的路上,無論日夜,都有觀音來作伴。
回家路上,觀音來作伴。上:晚上,由捷運公園看觀音山下:白天,由滬尾漁港看觀音山。兩張一起畫在16開的水彩紙上。

我在退休之前非常忙碌,每天早出晚歸,以工作為重,回家大多只是睡覺。

因此,即便淡水落日吸引很多觀光客來朝拜,當我到家時,往往天都黑了,街燈都亮了,太陽都已經到地球的另一邊了。

雖然看不到夕陽西下的美景,但,隔著淡水河的觀音山,在黑幕之中,依舊散發出神秘的氣質。

無論是觀音山山腳下車水馬龍帶來的燈河,山腰上或山頂上數盞稀疏的燈光,映著天上的明月星辰,總令人在河畔駐足遐想,不忍離去。


我在退休之後非常閒散,出門不是值勤、買菜,就是上課,偶爾也會散步。

散步可以順著淡水河往北走,也可以往南走。

往北走,可以走到滬尾漁港,再遠一點,走到紅毛城、海關碼頭。往南走,可以走到氣象測候所(市定古蹟)及紅樹林,再遠一點,走到竹圍及關渡。但,後者走在單車專用道,行人總被單車客唾棄,因此,我喜歡往北走。

往北走時,觀音在我的左邊作伴。無論終點在哪,回程如果經過滬尾漁港,就會刻意走上那長長的堤防,走到漁船的出入口。堤防不窄,但三面被水包圍,仿佛走到河中央,還是有些膽怯。

我也會坐在堤防邊上,研究觀音到底是怎麼看的?

是髮髻在右(出海口,右側躺),還是在左?有一次參加導覽,我說,那最高突起的山峰就是觀音的胸部;導覽大姊說,觀音是男的啦!真尷尬。不過,眾說紛紜,我永遠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回家的路上,觀音在我的右邊作伴,即便施施獨行,總是不寂寞。


觀音在左在右,又何妨!慶幸自己住在淡水,在回家的路上,無論日夜,都有觀音來作伴。


有關「回家路上,觀音來作伴」這兩幅畫

第一次嘗試用紙膠帶貼住16開水彩紙,將紙張一分為二,每張變成32開。

本想畫兩張一模一樣的景,一張晚上,一張白天,不同顏色。不過,因著退休前後生活模式的改變,回家路程也不盡相同,因此,兩張都是觀音山,卻是從不同地點來觀看。

以前下班在捷運站下車,從捷運公園看觀音山,總是被路樹及街燈擋住一部分。現在,沿著淡水河,無論晨昏晴雨,都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角度。

之前的畫的漁港堤影,畫的是滬尾漁港的夕照。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logbook icon
Angela ChenAn old fashioned lady with no brain!
  • Collection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