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90年代的一腔反叛熱血,電影《我們的英搖時光》
細數從1960年代開始風靡世界樂壇的披頭四(The Beatles)和滾石樂團(The Rolling Stones)、1970年代的皇后樂團(Queen)和警察樂團(The Police)到1980年代的電台司令(Radiohead),英搖勢力席捲全球的魅力到了90年代初期崛起的綠洲合唱團(Oasis)和布勒合唱團(Blur)、到中後期的謬思(Muse)和酷玩樂團(Coldplay),90年代的英國搖滾樂壇式個怎樣的狀況?這部紀錄片體裁的電影將它所經歷的那段熱血叛逆的搖滾20年透過Alan McGee的第一手內幕講給你聽!
首先,這部電影的門檻實在的擺在那──英搖愛好者,或起碼得是個搖滾樂愛好者,否則以這部電影那可以說是"狂躁"的步調,很容易看得一臉茫然。同時期來說,我比較熟悉美國的搖滾樂團,英搖喜歡上的晚了些,因此樂團認識的實在不夠多,看電影時稍有吃力,撐到我終於認識的My Bloody Valentine(我的血腥情人節樂團)和綠洲合唱團時整個人在電影院忽然振奮XD 可惜沒多放些他們的演唱歌曲或是現場Live,果然,這是部以老闆視角描述的電影啊。
談回老闆本人,艾倫麥吉是蘇格蘭人,年輕時代憑藉著一腔對搖滾樂的熱愛,即使口袋空空也與朋友兩人一起從格拉斯哥到倫敦為搖滾夢打拼。一起南下的朋友之後回了故鄉,他堅持著留了下來,認識了一群有著同樣搖滾信仰的新朋友,組成了樂團、更在1983年創立了獨立唱片公司Creation Records Ltd,挖掘出那個年代各類獨領風騷的搖滾樂團們,包括the Jesus and Mary Chain, Primal Scream, My Bloody Valentine, the Libertines 和其中最為知名、並把Creation Records聲勢推至頂峰的Oasis(綠洲合唱團)。雖然Creation Records隨著攀上頂峰後被世界級音樂唱片公司索尼音樂Sony Music(SME),但艾倫麥吉在英搖歷史上絕對擁有濃重的一筆,他也曾是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和英國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 UK)的音樂評論撰寫人。
──好,輝煌的紀錄就寫到這裡為止,畢竟這部片更接近艾倫麥吉的人生自傳。一如現在許多搖滾樂相關的傳記片,璀璨時刻背後更多的是麻痺於藥物的時光,何況艾倫麥吉更主要的身份是一位老闆,比起擁有大把時間在舞台上嘶吼的樂團成員,他更多是跟金錢和各類人物打交道的經歷。
電影一開始,帶著蘇格蘭口音的英文就直接了當的告訴觀眾:『傳記電影通常都會美化,而這部電影沒有,真實呈現。』──所以,接下來將近兩小時的時間,耳朵裡除了搖滾樂,就是各種髒話;這部電影完全沒遮掩地把艾倫麥吉藥物毒品濫用的情景和困於藥物作用後的各種副作用呈現出來,包括艾倫麥吉最終因為長期攝入過量藥物引發一系列恐慌崩潰的情形,以及後續的治療等等,都真實的還原給觀眾。
多虧了如此"誠實"的呈現,整部片給我的感覺真的就是各種稱得上狂躁的論述步調,整齣除了在觸及艾倫麥吉關於家庭的柔軟時才有緩和下來的趨勢,其他彷彿是泡在酒精、派對、藥物與音樂組成的迷幻池裡。
在是一位"合格的搖滾反叛者"(a rebel, 是艾倫麥吉長掛在嘴邊的搖滾魂)的同時,艾倫麥吉也是個不折不扣的"賭徒",從Creation Records創始之初就是以投入身家並且舉債的方式去經營,銀行借貸不了怎麼辦?沒關係,借高利貸繼續;終於挖到了熱門樂團開始有賺錢了,有大唱片公司來商談購買要答應嗎?不,那些大公司就沒安好心,即使賺得還是比不上投入的還是欠的,但我絕不允許搖滾樂變成商業公司的賺錢工具!即使到了2000年,還是將Creation Records給併入了SME,這之前的二十年"硬骨頭生涯"足以可見艾倫麥吉的叛逆精神。老天也在他豪賭了十年後次給了他一個"錯過末班火車"的契機,也是因為這個契機,讓他遇上了讓他徹底翻身的樂團,綠洲合唱團。
隨著在音樂界佔有了一席可被稱為傳奇的地位,艾倫麥吉也開始擴展向政治(聽著真有即視感)。他在1997年,被英國工黨(Labour Party)給相中,利用他和綠洲合唱團在當代青年文化中的影響力,在當時開展了一系列的做媒體宣傳,協助工黨順利拿下當年的壓倒性優勢,包括當時順利奪下首相之位的Tony Blair,這位首相年輕時也是個搖滾人,曾是搖滾樂團Ugly Rumours的主唱兼吉他手。電影中提到一段艾倫麥即受邀前往首相府邸謁見新任首相夫婦時,遇到了一位令他冷汗直流而且從此政治夢醒的可怕人物,電影中艾倫麥吉稱他為"英國最惡名昭彰的兒童強姦犯",然而原諒我已經不記得這位人物叫什麼了......而且查不到名字......因此這裡就不再過多敘述。(如果有誰查到了拜託跟我說一下)
艾倫麥吉這部自述視角的劇情電影,在他緩步克服濫用藥物給他帶來的恐慌症,並在治療途中與從小不合的父親達成和解,解開多年心結的尾聲中結束。最後一幕,是艾倫麥吉回到格拉斯哥的家中,狂按門鈴也不見應該在家裡的父親來開門,終於獲得其門而入後看到的那一幕,是父親戴著耳機聽著艾倫麥吉年輕時創立的樂團的音樂,沉浸在音樂中的父親沒注意到兒子回家了,艾倫麥吉也無意打擾,只是微笑著偷偷放了張父親節賀卡在他手邊的小桌上。
其實我想,艾倫麥吉狂躁又叛逆的一生,也許是用來治癒和滿足他從小對於家庭父權下壓迫所產生的怒火,而等到艾倫麥吉步入了中年,父親也垂垂老矣,兩人終於卸下半生的針鋒相對,開始理解了彼此的世界,搭配綠洲合唱團的著名歌曲《 Wonderwall 》真的是再適合不過的ending。
"There are many things that I would like to say to you, but I don't know how
Because maybe
You're gonna be the one that saves me
And after all
You're my wonderwall"
── Oasis《 Wonderwall 》
( 圖片來源:IMDb與Google Images)
◆ 別忘了在下方的Liker拍5下手,支持一下這篇文章吧!
◆ 是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贊助】我、給我些鼓勵喔!
◇ 同步發表於 Vocus方格子【衷零|觀劇觀影與原創】專欄
◇ 一些較短的觀影觀劇心得只會放在Instagram【@natvinger1989】,歡迎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