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像魔術

叮噹
·
·
IPFS
·

香江電台第二台逢星期一至星期五,晚上九時至十時便會播放一個音樂節目,名為「音樂情人」。這一個長壽音樂節目由二零零一年十月八日啟播,第一代的「音樂情人」是陳永業先生,二零零三年一月二十日由第二代的「音樂情人」馮偉棠先生接任,直至二零零五年四月四日由第三代的「音樂情人」鄭子誠先生主持至今。

超過二十三年廣播的「音樂情人」,最廣為人知的就是節目主持人鄭子誠先生開咪前,他總會在節目中播出一段序言。鄭先生以男性雄厚磁性的聲音,娓娓說道「有時候,太多嘅說話擠壓咗聆聽嘅空間,有時候,太多嘅動作會令你失去咗安靜嘅能力。喺日間,你穿過重重嘅人群,接收四面八方嘅聲音,嚟到夜晚,唔好再執著過去嘅遺憾,亦唔好預支未來嘅憂愁,讓音符代替動作,讓歌詞代替說話,我係鄭子誠,又或者你可以叫我做音樂情人......」

第三代的「音樂情人」鄭子誠先生

不知道從那一年開始,叮噹成了「音樂情人」的忠實聽眾。移民到花旗之前,叮噹差不多每一個晚上都收聽鄭先生的節目。鄭先生喜歡在歌曲與歌曲之間的過場,給聽眾送上許多人生哲理和至理名言,那些看似簡單的話,但又蘊含着深刻的道理,叫人回味不已。很多時候,他的説話安慰了很多受傷的心靈,給人帶來無限的鼓勵。如今回想起來,那可能是接近二十年前的回憶了。

離開香江以後,為了儘快適應和融入花旗生活,叮噹停止了收聽或收看所有來自香江的資訊。很長一段時間她完全不知道香江發生什麼事,就是那一場雨傘運動都是從本地新聞報道才略知一二。畢竟新的地方有太多事情要學習和了解,其他的也沒有太多心力去關注。因為離鄉別井的關係,很多發生在香江的重要政治事件,叮噹也錯過了,是幸與還是不幸,她不知道?!

雖然如此,偶然看見有心人把「音樂情人」的節目製作成為短片,上載到網絡平台公諸同好。此外,香江電台亦通過網絡進行「音樂情人」的直播或重播節目,讓身在不同地方的人也可以同步收聽鄭先生的節目。可惜叮噹沒有再像從前天天追聽「音樂情人」,或許是習慣改變了吧?!

偶爾重聽「音樂情人」,那些被鄭先生選取的歌曲不約而同記錄了昔日美好的香江情懷。聽着、聽着,一下子人與音樂起了共鳴,各種回憶瞬間在腦内迴盪,是音樂的魅力使人陶醉?還是人墜進了音樂的陷阱?此話何解,君不知音樂的影響力嗎?它既能鼓舞人心,亦能拖跨人的情感,否則失戀的人就不會因為聽到一些關於失去愛情的歌曲而緩緩落淚,而熱戀的人聽見歌頌愛情的歌曲就不其然心花怒放。由此看來,音樂對人類影響至為深遠。試想如果有人别有用心地利用音樂去蠱惑人心的話,相信那股破壞力可以非常巨大,其傷害性一定不能輕視。

誠然人心軟弱,一不小心就會失足墜進難以自拔的深淵。在情緒低落的當下,遠離那些叫人傷感的歌曲是避免讓自己進入自憐幽獨的方法之一,因為憂傷情緒處理不好,對身體可以帶來很多的壞處 。不過,叮噹還是說了自相矛盾的話,不得不自打咀巴,因為傷痛的時候,她也愛聽那些悲情歌曲,彷彿得到歌者為她説話一樣。無怪乎,失意的歌曲永遠特別受到大眾的吹捧。 

無論如何,音樂就像魔術,它能帶給人們喜、怒、哀、樂,亦能給人送上鼓舞和衝勁,支持我們好好的繼續生活下去。但願人生不再有苦難就好了,可惜這只是叮噹痴人說夢。或許人生如過客,何必太在意人世間的悲苦呢?

按此收聽   香江電台第二台「音樂情人」的重温節目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叮噹來自香江的叮噹,遠嫁到米國。願與你分享她在花旗的「和蕃」生活......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