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问题出现在了哪?
上一辈人经常疑惑,我为什么时常表示我对于白人的偏见。我一直没有机会认真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会牵扯到上一辈人那段时期的一些作为,谈起来比较容易发生冲突。不过,既然美国威斯康辛州的12个陪审员上周五放过了那位在Black Lives Matter游行上射杀两人的17岁白人少年,我就来说说我和白人最早的问题出现在哪。
我的高中是一所位于北京的国际学校,规模不大,股东是华人;老师基本都是白人。至少我在的时候没有见过黑人老师。那时最黑的老师是来自摩洛哥的男老师,教法语。一个年级的人三分之二来自亚洲,三分之一来自别处。人数在20人上下。其中一位混血儿同学罗伯特也崇尚白人至上的想法,后来沾老爸的光上了哈佛。对,他老爸是哈佛校友,白人。
回想那时候,我们年级的人都很铁,即便常常出言不逊、政治不正确,甚至开很多反犹太人的笑话。可能都有那种“自己把自己拉扯大”的同感,因为父母都比较专注于事业,否则不会来到北京。既然如此,我们也很少见到彼此的父母。
那么我何时开始在意种族这件事?可能因为高中时发生了一件震撼三观的事。老师中很多属于不婚主义者。稀有的是,有一对夫妻教师,女的来自美国,教数学;身材火辣,后背纹身“pi”的符号。种族为白人,但肤色偏棕。男的来自英国,教电脑课。英国男老师留长发,骑摩托,据他说在北京拿摩托证相当费劲。当时也是他教我们班上的人怎么用flash程序。
女的某一天决定自己爱上了经济学和知识论的男老师。这位男老师也来自美国。于是英国丈夫出局了。他们后来在facebook贴了孩子的照片,有很多人点赞。
那时虽然尚且懵懂,但我还是觉得他们相当奇葩,相当高调,相当个人主义。尤其是得知电脑老师悄然离开本校的时候——感觉真是服了美国人。我没有问过大家当时的想法,尤其是年级三分之一的韩国同学们,是否和我一样感到碎裂。
这件事我当时假装无所谓,毕竟还要天天上这个“新上位”的男老师的课。不过对这二位印象分还是减掉了很多,也一直希望他们能给我一个交代。当然,他们对于儒教什么的“师长”认知比较模糊,大概也是因为他们是来自美国的白人。这一对新人后来搬去了东南亚,继续给国际学校的人上课。我上一次瞟到社交媒体的更新是他们还在一起。今天,这位曾经的男老师点进了我的instagram story,让我有机会回忆起了当年的狗血,理解我现在为什么还是对白人有很多成见——即便那个17岁的白人没有当街射杀那两个无辜的人。或许有一天,我可以不计前嫌,把他们看作是会犯错的普通人,而不是欠我交代的一群人。